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软件业的兴起与软件人才国际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虽然属于第三世界国家,但其软件业的发展却独树一帜,一跃而成为世界软件大国和强国,软件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印度软件业发展的战略是:创造国际化环境,抢占国际市场;重视国际化教育,培育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吸引IT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业的兴起,世界各国对IT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把他国现成的高端IT人才吸引过来,为我所用,成了各国的首选。对此,美国首当其冲,第一个利用《移民法》大规模吸纳海外高水平IT人才。仅在1998-2001年期间,美国就发放了40万个H-1B签证。据统计,目前仍逗留在美国持此类签证的人数已超过150万。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是继美国之后,另一批大规模吸引高水平IT人才的国家。这些国家是运用了哪些手段,广招天下人才的呢?请看《世界各国吸引IT人才战略》一文。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大量优秀专业人才流向西方,且势头没有减弱的迹象。每年从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就有近1/4去了国外。美国硅谷中38%的人才来自印度,印度5所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是国际最抢手的。印度重视数学和英语教学,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印度培养的信息技术工程师每年增加7.5万人,而且多数是为美国培养的。近年来,印度技术人员在美国不断取得成功。美国硅谷的2000家企业中,有40%是由印度人领导的。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对于人才外流,印度政府表现得非常豁达。印度前总理拉·甘地曾说过:“…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IT业又占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八成。这其中,华为、中兴和金蝶等国内IT巨头功不可没。进入21世纪,华为、中兴和金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人才国际化的道路。其共同的做法:一是在公司管理层中引入具有跨国企业运作背景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二是在海外广泛布点,并从当地聘请本地化人才;三是引进印度、美国硅谷、爱尔兰等地的IT精英到深圳本部研发中心从事项目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的一天,美国西海岸阳光炽烈,暑气逼人。然而,就在美国著名的软件集中地硅谷,1000多名印度人不顾酷热的天气,来参加一场特殊的人才招聘会。这些久居美国的印度人并非要在硅谷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开创事业,报效祖国。印度人才开始回流近两年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报纸的标题。那些过去争相去美国淘金和施展才能的印度顶尖人才,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他们说,“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历届…  相似文献   

6.
发展信息产业,离不开人才,而一支长期稳固的IT队伍不可能仅仅依靠外来人才。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本国IT专业人才的数量,留住本国人才,才是解决各国普遍缺乏IT人才这一现实问题的关键。为此,各国政府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对本国IT人才的培养。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培养IT人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IT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趋势是裁员与增员同步发展。裁员主要集中在欧美等IT需求减缓而人力成本高的地区;而增员,主要是像中国、印度、波兰等IT市场增长潜力大而人力成本低的地区。业内人士认为IT公司在欧美地区增长乏力的原因是产业迁移和人员调整;那么,人力低成本地区靠什么竞争越来越多的外包业务?回答是:靠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IT行业作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热门行业之一,企业对IT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IT人才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又如何评价IT人才素质?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IT人才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有利于企业对IT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这是我国教育、人才工作向着更高更远目标推进的具里程碑的纲领性文件。我在《人才开发与中国崛起》(见《人才开发》2010年第5、6期)文中指出: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但对中国崛起的原因,海外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魏阿庆 《现代人才》2000,(4):11-13,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要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与否,人才是关键。如何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工程”,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推动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的出现,使印度人的智慧获得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一场IT革命正在印度兴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比尔·盖茨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印度在IT领域创造的一切辉煌,皆缘于一点成功的人才战略。“计算机总理“和基础教育 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印度的兴起和发展,与印度国家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印度刚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颇具远见卓识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指出,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技…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这个特殊语境下,作者重点探讨了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译学研究,反思了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其自身领域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07,(3):45-45
2006年12月19日,中国对外人才开发咨询公司(即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总经理易凡平和副总经理焦京虎会见了美国一IT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商务代表。双方就组织中国IT专业人员赴美国工作一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在2007年4月1日前招聘21个职位.近百名IT专业人员赴美工作。这也是美国企业首次在中国招聘IT专业人员赴美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吴鹤龄 《人才瞭望》2003,(12):21-22
在所有IT企业中,每个商业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合格IT人才。如何招聘到理想的IT人才应是企业各级部门经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IT经理们应实事求是地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GartnerGroup公司(以下简称GG公司)的专家说,如果能把握住招聘人才基本要素,那么招聘人才并不难。招聘取得成功的因素包括:有竞争力且制订了灵活的薪酬;在培训业务发展方面有明确的承诺;提供的福利能满足各种不同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需要;领导层聪明、有眼力;招聘过程合理、完善;企业和IS部门形象良好;令人感兴趣并具挑战性的技术工作;企业在IT方面拥…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大多数人对人才及人才市场的了解还只是局限在几个月一次的招聘会和存放档案等初级阶段.随着入关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社会越来越深的影响。人们并始认识到人才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脑力越来越取代体力。知识与土地、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已成为主宰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更新人才观念吸引人才尊重人才使人才市场合理化己成为我国人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IT产业中,中国与印度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美国人便将之戏称为印度中国产业。英特尔、微软、IBM、摩托罗拉等海外的大公司为了实现产品的本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入世”成功,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没有宣言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在我国已经打响。面对此形势,一位著名学者曾感慨道:过去殖民主义者抢夺的是黄金和白银,而现在西方国家抢夺的是人才。一、引入现代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用好各类人才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是现代人才资源战略的核心。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将会利用其良好的发展空间、优厚的薪酬待遇等一系列手段抢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将成为激烈争夺的对象。我国国有企业要想留住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机制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框架。第一,从国家整体改革层面上讲,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必要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尚志同志:时值《人才开发》创刊20周年之际,谨以本人名义向你表示祝贺。20年来,《人才开发》在你的精心培育和领导下,带领全社同志,正确宣传新时期的人才开发策略,积极为人才开发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才开发事业做出了贡献。作为杂志的社长,你已年愈高龄,但却能以旺盛的精力把《人才开发》经营  相似文献   

18.
许永惠 《人才瞭望》2006,(12):58-59
IT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取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吸引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无疑是IT行业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但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资本投资,有投资回报的同时必然存在着潜在或现实的风险,其中优秀人才培训后流失成了众多IT企业“痛心痪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人才开发工作,要研究创新人才的特点、创新人才开发的内外环境、创新人才开发的机制,适时运用新思维、新理念,从组织层面、团队层面、个体层面加强人才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人才测评的功能与作用□崔建国人才测评在国外起步较早,自十九世纪末便开始研究。一战期间,使用人才测评技术甄选军事人员。二战以后,由于西方各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对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人才测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务员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