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驻马店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总体上在逐步扩大,但是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占其纯收入的比重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说明驻马店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在对驻马店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驻马店市整体消费状况逐年优化,尤其是在一些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消费种类,比如医疗保健类和家用设备类。此外,驻马店市城乡居对文教娱乐类和交通通信类的人均消费有扩大的趋势。据此,可从提高消费能力和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而促进驻马店市经济发展,为建立和谐驻马店创建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2.
郜会青 《现代妇女》2014,(5):165-165
在制约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收入是决定因素,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文章以我国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理论,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的影响,并得出了主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雷鸣 《城市》2014,(9):28-31
正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梯度差距,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较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尤其落后,而且,随着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差距变得愈加显著。而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的大小可反映出某一地区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慢。笔者以天津地区为样本,通过研究其城乡居民文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的动力,更是发展生产的动力和落脚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带来城镇居民收入的提升,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平均消费水平却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尤其是可支配收入更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力的拉动作用。本篇文章结合当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并针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以及对策,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独撑大局,对稳定经济至关重要。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作为其主要力量,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对1980—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了调查统计,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找到了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进而对如何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93%的家庭收入有增长85%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有增长工资性收入占比64.4%愿意储蓄家庭拥有现金的30.25%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五年。2010年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38元和13746元,分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消费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是中国消费的主体。中国青年一直站在中国消费新潮的潮头。青年消费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消费水平随着全体人口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Z青年的消费结构随着全体人口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青年的生活质量随着全体人口生活的提高而提高。一、中国的消费状况中国长期实行“高积累”,有一阵还搞“先生产,后生活”,因此,消费水平一直搞木上去。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了“生产目的”的讨论,从此,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消费品零售额已连续6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1996年已达25000…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城镇家庭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总量和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农村的消费结构产生重大意义,与此同时也影响着地理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从城镇家庭消费的现状入手,分析家庭消费现状对地理环境不同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牛凤瑞 《城市》2003,(6):7-10
一、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国农村居民达8亿以上,大约是城镇人口的2倍,而人均家庭纯收入只及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5.9%(200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及城镇居民的33.4%。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造成的过大的城乡差别,在改革开放初期有所缩小后,又呈拉大趋势。1985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为2.3∶1,2000年增加到3.0∶1(若计入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和补贴,城乡人均消费差距大约为6∶1);1990~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了9.7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家庭下降了15个百分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15岁及15岁…  相似文献   

10.
刘洁  李翠翠 《现代交际》2010,(11):138-138,137
中等收入家庭是否具有支付小户型住房的能力是个应该研究的现实问题。基于对住房支付能力内涵的理解和对现有衡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以家庭月住房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等收入家庭内部住房支付能力差距很大。对于60~90平方米住房,中等偏下户不具有支付能力,中等收入户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上户基本具有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重点问题,为此,国家推出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体制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质量。农村金融政策在我国拥有长远的发展历程,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加深。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探究农村金融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并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消费水平偏高,消费水平差异大,消费结构不舍理等不良倾向,这客观地反映了在校学生正确消费教育的缺失.学校和家庭应针对这种不良消费倾向的成因,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推行适合学生特点的理财教育等措施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  相似文献   

13.
消费升级是个多维度的过程,主要包括内容升级和品质升级。在“需求-供给”的研究框架下对消费升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升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应用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不足以支撑新一轮消费升级,收入阶层分布导致了消费升级的“小马拉大车”,供给能力和结构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未来要围绕消费者分层、收入分配政策、市场化改革等解除需求和供给侧的制约因素,切实推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汽车拥有量在以每年一千多万辆的增长速度持续上涨,目前存在很多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变动的要素.笔者主要选取了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宏数据库、 《中国统计年鉴》 和 《中国汽车年鉴》 所统计的1985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旨在对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公路里程数、 国内生产总值、 公路营运汽车总量、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钢材产量对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影响程度.结论为我国公路营运汽车拥有量对私人汽车数量的影响程度最深,二者有着正向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和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当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GDP增加时,私人汽车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多;公路里程数和钢材产量即使不如其余因素对私人汽车数量的影响程度深,但是也在影响私人汽车数量的变化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依据研究推断的结论给出对应意见.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平均消费倾向相对偏低,同时消费支出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是目前上海市民消费的两大基本特征。影响市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投资意愿、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品供给等。应紧紧抓住当前市民在网络、汽车、文化等方面的消费热点,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化解制约消费扩大的各项不利因素,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推动上海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社会在持续1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形成了日渐扩大的中等收入者队伍,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增大,从而使上海的社会结构从1990年底部极大、中部很小的典型的金字塔型,逐渐向2003年中等收入者显著增加的橄榄型转变。这一结论可从运用《上海统计年鉴2004》中各年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二项指标计算出的1990-2003年各年中等收入区间,以及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4》中列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分组占全部户数比重所制成的条形图中分析得出。限于篇幅,这里仅从1990、1993、1996和2003年的图型进行分析。——1990年…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要的是深化改革。收入分配、腐败、消费比重过低、外贸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如果将双轨制改革遗留的弊病革除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增长会很快,产业也会继续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是可以持续的。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很大,而且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会持续改善,消费比重也会提高,投资比重则会下降,并且生态环境也会随着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逐渐转型以及实施环境治理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8.
崔寅 《城市》2022,(9):38-52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发展对扩大居民消费规模、实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线上消费逐渐成为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相应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笔者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规模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互联网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低于其与城镇居民消费规模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互联网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笔者针对提高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扩大互联网应用范围、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互联网建设规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涛舟 《城市》2010,(1):55-57
一、引言 短短的30年间,台州从一穷二白的小地方,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兴海滨城市。关于台州经济增长现象可以从几个重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衡量: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现价)分别是1978年的169.97倍、  相似文献   

20.
侯小菲 《城市》2019,(3):27-40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背景下,也催生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够集约等问题。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则是大势所趋。笔者以天津为例,考察了其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实现与能源消费的主要关系。一是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拟合发现煤炭消费比重与产业结构演进系数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描述;二是利用迪氏对数平均指数(LMDI)分解方法将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从产业部门的视角分析天津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为主导因素;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为降低能源消费保持了贡献,但与总体变化的相关度远远低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则是减少能源消费的核心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