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引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了价值观的含义、特点,并根据价值观所涵盖的基本内容编制了适合于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五所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探讨了高校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加强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选择两难的困惑、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非道德主义泛滥,道德冲突增多、现行的道德准则的模糊、道德评价标准的模糊等因素造成。应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营造良好的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环境,进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呈现健康、向上、积极的状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和社会教育的低效以及大学生自己四个方面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来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生群体多为80后末、90后或独生子女,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对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同时,也存在着自我中心、消费攀比、行为选择功利化、诚信缺失等问题。综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现在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呈现个人本位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道德意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深刻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道德人格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和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南大学部分学生在网络、流行文化、道德文化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意识,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思想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这里从国内外环境因素分析入手,就社会道德现象和大学生所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分析,相应地针对教育引导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党校300名学生学员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在政治经济价值观上肯定改革开放国策及其成果,但腐败与贫富差距带来严重干扰;非常关注和一般关注国家集体的虽然仍占较多数,但道德价值观上的个人本位倾向已越来越明显;在自我价值观方面,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的关系上,则更多表现为多元追求与对实现条件的一定困惑。应加强对学生的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加强党建,以党团组织优势和党团员摸范作用引导带动学生;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11.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最注重自我实现因素,然后依次为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和才能发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住址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方面则无显著差异.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以西南地区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涉及27个关于生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对他们的生命价值观进行评估研究,从而找出目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认为高校应把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转变教育观点,确立生命教育的人文教育理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相关师资培训、鼓励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期为高校进一步完善生命教育体系提供一些现实依据,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实现生命价值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亟需科学地引导和重塑。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指引。本文通过对广州某重点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调研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现状,并提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反馈形成的五位一体导引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多变与复杂的特点,但学术界对其研究相对滞后。今后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开创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新局面,取得新成绩,真正达到理论研究回应现实变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面临多元化的社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对河北省部分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价值观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社会转变时期,从总体讲,大学生洋溢着进取、锐意创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但是,在这些和谐音符之外,也能听到不和谐的音调。市场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经济,“人对物的依赖”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货  相似文献   

17.
理性爱国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感性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对时政高度关注,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媒介,他们既认同本国文化也包容外来文化,但极少数大学生仍存在偏激和盲目行为。为此,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教育与网络媒体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包容并蓄的国际胸怀及合理利用突发和偶发事件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迅速发展,被多数学生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带有自发性、情感性、流动性的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同时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利用有效的途径、方法强化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并对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校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问题,而价值观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为价值观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作为,当代大学生无所适从,不少大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难以分清。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现状入手,通过分析价值观困惑原因并提出了解惑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认真梳理并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经梳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高校德育应明确网络德育内容,创新网络德育方法,拓宽网络德育途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