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2·2)类推变调一个迄今只发现了八个词的小小的词类有这种类推变调,这个词类叫方位词,它们只出现在名词性短语中名词的前面或在指示词的前面。在下面的例子中,方位词前面都有动词y~1‘在’或 mu~4‘去’:y~1 pe~7 o~1‘在山上’,y~1 o~7 o~2‘在桌子上’,y~1 na~7 ha~3‘在谷下’,y~1y ti~7 o~4‘在山上(对面,同一水平)’,mu~4 t~7 kh~5‘去赶场(有一段距离,但在同一水平)’,mu~1nt ke~3‘走在路上(附近或在前面)’,mu~4 tshai~7te~1‘到山上的地里去’(在山的背面)。  相似文献   

2.
1956年民主改革前,永宁纳西族还保留着封建领主制。农业是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家庭副业从属于农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土地关系是封建土司土地所有制。社会成员分属于“司沛”、“责卡”和“俄”三个等级。“司沛”等级是贵族集团,有32户,由土司家族成员和上层喇嘛组成。其中当权的“司沛”占有大量土地和一定数量的“俄”,  相似文献   

3.
论四川嘉绒藏区铠甲舞的藏传佛教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嘉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与地理环境关于“嘉绒”一词的由来 ,学术界争论颇多。所谓“嘉绒藏族” ,实际上是 1 954年在民族识别中将原有“嘉绒族”归入藏族后才出现的称谓。① 而对“嘉绒”一词的解释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 :“靠近汉区的山谷地区的通称。”② 从实际的地理状态来看 ,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故而有学者认为 :“‘嘉绒’一词并非族名 ,而是对一个地区的泛称。”③ 也有学者认为 :“‘嘉绒’表示了汉藏两族文化交融汇合的意义。”④“在藏语中 ,‘嘉’为汉族 ,‘绒’为溪谷之意 ,联称即为靠近汉族的溪谷居民。”⑤ 从历史上看…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朝曾两次对四川西北藏区用兵,此即著名的“杂谷事件”与“大小金川事件”。事后推行改土归流或改土设屯,在一些原土司区设置土屯,委土屯守备等进行管理,称土屯制。迄至解放前夕,在理县及大小金川地区尚有11个土屯。清初在土屯区仍保持封建领主制度,土地名义归朝廷所有,而由土屯守备代管并分与屯民耕种,不能进行买卖。解放以来,众多调查报告与著述均认为这一土地制度一直延续至1913年或1935年左右。近期在理县甘堡乡发现的两份以汉文书写的田契纠正了上述看法。从二田契可看出,在乾隆十七年改土设屯以后的30年间,土屯区已有土地买卖行为。这表明当地的封建领主制已走向崩溃,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相邻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川边藏区交通乌拉差徭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一词系突厥语,大约在元代传入藏区,藏文为(vulg)。“乌”意为徭役,“拉”意为掌管,即人民向统治者承担无偿劳役的意思。它是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制下,农奴主对农奴的一种强制劳役。农奴领到一份差地便为领主提供劳役地租,如无偿地为领主耕种土地、修建房舍、交通运输,供应柴草、背水喂马等,其中交通运输一项,即本文所论述的交通乌拉。  相似文献   

6.
“吐蕃”考     
一、问题的提出 “吐蕃”是唐朝时期汉文史志中对藏族的称谓。至今国外仍沿用“吐蕃”一词的译音tibet。关于“吐蕃”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可能来源于藏语,有人说来源于汉语,有人说来源于突厥语。已故学者牙含章先生说:“唐朝人在‘蕃’字前为什么又加了一个‘吐’字,到现在还弄不清楚。因为从藏文的古今史书中,查不出在‘蕃’字前加‘吐’音的任何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国内外,人们对民族历史和民族起源问题给予很大注意,甚至在民族学中出现了新的分科,诸如民族史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等。对“民族”这个词也开始给予不少研究。尽管在“民族志”和“民族学”两个名称中都含有这个希腊词的成分,意指人民、群体、氏族特征,但是民族学者在过去谁也没有对这个词的确切内涵给予注意。这个词只在学科称谓中使用,而且往往有所区别:(民族志)指对各民族的描述,(民族学)指对各民族一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民族论坛》第2期上,笔者发表了拙作《侗族款的名称》,提出“Kuant(款)”是侗语固有词,意为连成片的联盟组织。发表此文意在抛砖引玉,引起讨论。正好,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上拜读到《〈侗款〉的“款”字探源》(以下简称《探源》),该文提出,“作为盟约法规的‘款’,决不是侗族所固有,而是好几代封建王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我们回回吃的食品称“清真食品。”“清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出现过。大约在我国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就有文人在诗词中使用这个词语。他们大都是在赞美某一个人的行为端正或描写优美环境时使用“清真”一词。后来,对按回族风俗习惯制做的食品也都加上“清真”一词,以表示与非回族人制做的食品之区别。故直到现在,我们仍可看到“清真餐厅”、“清真食品店”的招牌。凡是出售清真食品的场所,在门前和牌子上都有一行阿拉伯文,译成汉语就是“这里是穆斯林的食品。”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历来把“油香”作为一种既尊贵又香甜的食品。“油香”是一种面食。制作时,把用温水搅和好的白面分别拍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饼,放在油锅内炸熟。回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里有成语、谚语、俗语、俚语、歇后语、习惯语等的区分,但存藏语里它们却没有明确的概念上的界限。藏语“gtam dpe”一词一般可译成“谚语”或“成语”。其实这个词却具有上面各种语的内容。无论是谚语、成语、俚语、俗语、歇后语、习惯语在藏语里都可叫它“gtam dpe”。不过有些书面性强些,显得文采些,可称它为  相似文献   

11.
“土司”一词究竟如何界定,学界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将“土司”一词在明、清两朝的演变细细梳理一番,则“土司”一词在不同时期的所指亦有脉络可寻.嘉靖时期“土司”一词刚刚从“土官”一词中衍生出来,使用次数很少,是明朝以来民间对于兵部或吏部所管辖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土官机构或首领约定俗成的泛称.万历至明末,“土司”一词开始普及,其所指与嘉靖年间大体相当,但也有个别例外.清朝以来,“土司”一词普遍泛化,往往与“土官”一词混用.无论是文职土官,还是武职土官,亦或藏族、维吾尔族部落首领均可称为“土司”.由此导致在《大清会典》中,吏部既管辖文职土官,也管辖文职土司;同样兵部既管辖武职土官,也管辖武职土司.清代“土官”、“土司”两词虽可混用,但吏部与兵部的管辖职责却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12.
索马里人     
关于索马里一词的语源尚未得到可靠的证实。有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由So(去)和mal(奶)结合成的,这归因于当过路的陌生人来到素马里人的住地,主人派妇女或小孩去找奶时可能听到的词。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个名称来自“Somahe”,它是一个阿比西尼亚词,意为“异教徒”。索马里人自己认为,  相似文献   

13.
“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指出了由原始阶段也即氏族、家族或农村公社阶段的公共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个  相似文献   

14.
门巴或门,在藏族文化中被广泛用于指有很少共同点的不同人类群体。阿里斯先生写道:在第八、九世纪的藏族文献中发现有和(时和a。”)这两种字形,后来这个词用于指与藏族人有接触的分布于喜玛拉雅山的各种群体。这个术语渐渐失去原有的特定意义,变为指“非印度、非藏人的南  相似文献   

15.
<正> 元朝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进入中原后建立的封建政权,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第一个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封建王朝,因而,它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元朝统治者虽然没有全盘承袭传统的封建职官制度,但在继承和发展监察制度方面却很突出,充分体现了封建监察制度成熟期的特色。一元代之中央监察机关元初蒙古贵族缺乏管理统一大国的经验和能力,及进入高度发达的中原封建社会,用人行政.多不知所措,“政事废弛”,元世祖忽必烈发现这个问题,问汉臣张雄飞等人说:“今任职者多非材,政事废弛,譬之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卿辈能任此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一词在英文中如何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最近在电视中看到一位导游在向外国旅游者介绍我国民族时 ,使用英文nationality一词。这样的表述与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人类学界对民族的表述是不一致的。所以有必要谈谈“民族”一词在英文中如何表示的问题。在人类学的英文著作中用来表示具有共同文化的人群或民族共同体的词有 :nation、nationality、people、ethnicity和ethnicgroup。关于ethnic(民族 )一词的涵义在 1 999年出版的WEBSTER’SNEWWORLDCOLLEGEDICTIONARY第三版中这样…  相似文献   

17.
尚风同志在《西藏研究》八六年第一期上撰文提出:“‘喇嘛教’一词已约定俗成,改称‘藏传佛教’或‘西藏佛教’大可不必。汉人称‘喇嘛教’乃十分尊崇之意,是非常好的名称”云云。我认为,这实际上避开了问题的实质。文中尚有拟于不伦之比较,牵强附会,令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壮族农村中,有一种群众性的歌唱活动,叫作“歌墟”。壮语原称作“窝埠坡”或“窝坡”,因为这个词并不含有唱歌的意思,后来便把它叫作“歌墟”了。“歌墟”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傍晚,青年男女身着整洁的服装,从四处聚拢而来。女子三五成群,男子四六结队,互相寻找对象,这一组用歌声向另一组挑战,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于是歌声四起,此起彼伏,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19.
在马来半岛的高地和丛林中居住着许多原始部落。占主导地位的马来族海岸居民称他们为“萨凯人”(Sakai),但由于这个词带有“奴隶”的涵义,政府现在使用“阿斯里人”(Orang Asli)一词,意为“原始人”。阿斯里人没有历史记载。人类学家推测这些部落民(tribal peoples)大多数是在8000到3000年前,由泰国北部、柬埔寨或越南等地迁来的。尽管部落和语言的界线常常模糊  相似文献   

20.
一、封建领主占有土地的情况西藏社会现在尚保存着一种世界上最黑暗、反动、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它吮干了西藏劳动人民的血汗,阻碍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西藏所有的土地都掌握在地方政府、贵族、寺院三大封建领主手中。他们三者共同构成西藏的农奴主阶级。原西藏地方政府对所有土地享有最高的权利,它可将土地分封或租佃给贵族、寺院,又可因某种原因而没收他们的士地。地方政府并规定,任何一块土地(包括山、水、草地、森林等),都须向地方政府支差或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