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中英语教学,许多学校为了迎合考试评比,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在教学中偏重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在高中英语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针对当前英语语言教授与学习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意识培养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三者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  相似文献   

3.
由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因此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专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区县党委书记.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笔者以为,区县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必须强化“五个意识”。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策略意识包括学习者对策略概念和系统、学习过程和任务意识和对学习行为和策略活动的自我意识。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方式具有多样、实践性和体验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和提出全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有适应现代社会的诸多意识.因此,学校必须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培养人才,重视学生五种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创新型人才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全球意识。阐明了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发展特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志,国际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往往注重经济、管理、设施的现代化,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人的现代化,忽视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从整体上来看,公民意识内在具有政治、法律、社会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政治层面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等;从法律角度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身份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平等意识和自由意识等;从社会伦理角度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责任意识、合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探讨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怎样实施语言教学和培养文化意识相互渗透,为日后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又有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细节中.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把化学实验变成探究性、创新型的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是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一班人团结、战斗、协作的核心。如何当好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摆在每一位项目党组织书记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一名称职的基层项目党组织书记必须具备“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笔者针对“浅析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开发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行意志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公民意识教育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职学生是中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公民意识状况既具有一般中学生的共性,又具有中职学生的个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生公民意识的要求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符号是基础。"符号意识"的培养对形成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用符号表示、建立符号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形成符号意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在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有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学习和适应英美文化,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有助于学生运用英语,拓宽知识面。  相似文献   

16.
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它对篮球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已被国内外篮球界专家引起重视,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思想上入手,增强忧患意识,狠抓重点工作意识,增强目标意识;从行动上入手,坚持“管理‘人’为先”、“教学‘改’为先”、教研‘变’为先”的原则,让每一个问题在学生手底下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8,(14):30-33
从顺民到“刁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首先是一种法治意识。在我国.“公民”是近代以后才从西方传人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没有独立人格.个人权利观念匮乏。由于“文革”的破坏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淡薄.期待“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让“官”支配自己命运的顺民思想依旧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遵循了最高准则,体现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况晓朗 《科学咨询》2006,(12):47-48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