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盛洪 《领导文萃》2011,(7):23-25
近日,陕西吴起县的“全民免费教育”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比起一些地方盖大楼、修广场,吴起优先发展教育无疑是个进步。吴起县的理念是否该在全国推广,甚至列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2.
杨鸿玺 《领导文萃》2013,(13):23-23
在世界范围内,提倡简朴行政、反对铺张浪费的呼声此起彼伏。再大的富国也无法对奢靡浪费之风熟视无睹和无动于衷。联想到数年来,中国许多地方竞相攀比,兴建豪华大楼,不断举办大型盛会和论坛,攀比讲排场盛行、大吃大喝普遍、豪华盛宴成风,许多饭菜被"蜻蜓点水"甚至根本未动就直接倒掉。有统计  相似文献   

3.
“豪衙”     
《决策与信息》2007,(5):36-39
近几年,一股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豪华风”,逐步升级,攀比势头愈演愈烈。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严禁超标准建办公大楼,新闻媒体对建豪华办公大楼和场所也屡屡曝光,但在一些地方依然“顶风而上”,我行我素,置党的纪律和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4.
吴江 《决策探索》2009,(23):67-67
鹤立鸡群,堪比“白宫”的政府大楼见多了,忽然间冒出一个“最破政府大楼”来,还真是让人感觉不太适应。事实上,这个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用就是五十年的政府大院,不仅显得相当寒碜,甚至有些已成了危房。要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政府财政也同样水涨船高,理应“不差钱”才是。尽管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但政府盖起豪华办公楼的其实也并不鲜见,更何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先住上豪华楼,才能更好地为民办事和谋福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北大名县政府作为一方百姓的公仆,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委屈和亏待自己。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一些地方驻京办专门从事“跑部钱进”的歪风予以痛斥。他说:“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部委,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告、找关系。”他把“跑”作了“解读”: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得多,就有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近年来,“跑部钱进”成为京城的一道“风景线”,大有越演越烈之势,管钱管物管项目的国家政府机关,天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尤其逢年过节,一批又一批的地方“跑部”官员带着“土特产”纷纷前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是很讲究名正言顺的。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些人改头换面,巧立名目,打着“需要”的名义搞腐败。比如,坐进口轿车,住星级宾馆,建摩天办公大楼,是“门面”需要;公款吃喝,打牌赌博,是“公关”需要;装修豪华办公室,购置高档办公用品,是“办公”需要;召开会议时发地方名酒,是“纪念”需要。  相似文献   

7.
官场中的维稳烦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领导文萃》2010,(24):85-88
<正>近期,不少地方官员向人民论坛记者透露,虽然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逐年增多,但一些地方维稳压力仍然越来越大。面对压力,个别地方相关部门不惜借维稳之名打压上访者、干扰司法、违法行政等,一不小心就掉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不仅使当地政府的威信受到损害,更是延误了地方发展。"维稳"渐成一些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业务》2013,(2):34-34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相继“亮剑”,一场“光盘行动”席卷全国。吃喝之风有所收敛,“舌尖腐败”得到初步遏制。然而.据媒体和网友披露。个别单位将宴请转移到装修豪华的内部餐厅.其标准、其规格.丝毫不逊于高级酒店的豪华套餐。  相似文献   

9.
夏自钊 《决策》2013,(9):32-34
“建设新农村,什么最重要?现在都讲城镇化。房子是越盖越漂亮了,农田水利却一直在吃老本,下点雨就涝,十天半个月不下雨就旱,长期下去,怎么得了!”  相似文献   

10.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4,(3):8-8
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当了贫困县以后.开庆祝大会热烈祝贺,当不了贫困县的县委托记、县长就感觉灰溜溜的,觉得对不起全县人民。一些地方扶贫多年,乡村干部越扶越富。而没看到老百姓脱贫。扶贫款成“唐僧肉”的问题已经不是秘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会委员李连宁说,去年司法机关查办涉农、惠农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些单位的头头儿都有一件烦心事:有本事的人在工作中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三十六计———走为上”,人一走,工作自然受影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在一些地方人多才少,才多事少,偏偏人才又被部门、领导控制而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一个“走”字常常挂在他们嘴上,让“头头儿”们心烦意乱。留吗?越留越傲;放走吗?实在可惜,还落得个“毁才”之名。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卡培里最近提出了一个重要看法:不要把人才当做一个水库,应该当做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而应该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方向。换句话说,不能再把留住人才作为一个目…  相似文献   

12.
反思"经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上出 现“经 营城市”这个概念 有四五 年了 ,不知不 觉这一理论 渐渐变成了 实践,且 越来 越轰轰 烈烈 ,一些地方还掀起了轩然大波,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经营城市”的关注和反思了。 一 张 概念 混乱 的 牌 在 这个新事物 纷呈、新概念叠 出的时 代,人 们常常 无暇顾 及一些概念 的内涵,但它 忽然膨 胀及 至蒸发 ,产生 出正面或反面的巨大效果,即使不想 理会也避之 不及。“经营城市”就成了这样一个避之不及的概念。 什 么 叫“经 营”?通 俗 地讲 ,经 营就 是买 卖 。经营 的目 的在 于 实现 利润 …  相似文献   

13.
徐永华 《经理人》2009,(11):84-84,86
2006年3月8日,迪康集团总部大楼门口,面对公司9位高层,迪康集团董事长曾雁鸣神色凝重:“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搬离了这个地方,但还是辛苦大家了……”当时,迪康为了解决债务危机,不得不卖掉总部大楼。  相似文献   

14.
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纽约报界称他是“促使纽约形成独特城市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自1973年打进曼哈顿到1988年的15年中,拥有资产已达数十亿美元。他除了涉足游乐业、体育商业、航空业、股票等,还拥有庞大的房地产。他在曼哈顿繁华区的特朗普大厦是美国最豪华的公寓兼商业大楼。特朗普对人说:“我经商并不是为了钱。我已经赚够了钱,远远超过我之所需。经商对于我来说是一门艺术,我喜欢做生意,特别是大生意……事业对于我是永无止境的。”“出售幻想”1973年,28岁的特朗普实现了他在纽约房地产业中…  相似文献   

15.
婚姻之"痒"     
现代人喜欢用一个“痒”字,伊拉克的自杀性爆炸是美国之“痒”,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否定“欧宪”成了欧盟之“痒”,男人不男为女人之“痒”,妻子施暴乃丈夫之“痒”,腐败是官场之“痒”,作弊是足球之“痒”……这个痒那个痒,仿佛当今世界处处发痒,现代人身上无处不痒。痒了就要抓,就要挠。现代之痒大多是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直至挠破,血糊肉烂,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痒。而在当今世界诸多的痒中,似乎惟婚姻中的“痒”最多。不信咱们就数数看:“婚姻的一年半之痒”。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他们经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新婚夫妇18个月后…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和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策,主张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今中国,冗员才是最大的浪费。试想若官员只有如今的半数,则各级政府大楼或可少盖一半,地皮、建材、人工、能源、日常维护费用等就一概节约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件大好事,但不应仅限于节约经济资源,理当标本兼治。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1941年11月,李鼎铭先生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提出“精兵简政”的议案,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认为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有人…  相似文献   

17.
高崴 《经理人》2006,(4):40-43
不光我一个,还有一批人深圳南山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站在迈瑞公司前的草坪上,董事长徐航指点着迈瑞大楼略带遗憾地说,“这楼在建的时候,报批的时间有限,只能盖到8楼,因此我们选择了醒目的红色外观。”继而,他手指对面不远处已经圈起来的一片空地, “新公司办公大楼已经动工,这次一定要盖高了!”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48岁的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可以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纽约时报图书评论》称他是“促使纽约形成独特城市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自1973年打进曼哈顿到1988年的十几年中,拥有的资产已达数十亿美元。他除了涉足娱乐业、体育商业,航空业,股票市场等,还拥庞大的地产。他在曼哈顿繁华区的“特朗普大厦”是美国最豪华的公寓兼商业大楼。特朗  相似文献   

19.
王大鹏 《领导文萃》2006,(11):119-123
中国目前的政府部门与它所管理的社会事务和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员自身的物质利益也受到管理对象的极大制约。加强官员流动性,可延缓小集团利益的形成。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最近中央纪委等六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一次对2003年10月以来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全面检查。算老账,还是我们的政治体系很少采用的施政方法。为什么一些地方发生矿难或其他重大事故后,很快就能“坏事变好事”,地方媒体连篇累牍的是“官员坐镇”“、抢险救人”的新闻,盖过了对事故原因的反思;为什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要求屡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末,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井喷。尽管有关方面一再表示“政府性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质疑之声并未停止。尤其是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包括天津、山西、黑龙江等在内,累计已有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实施,再度凸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