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会计类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探讨了会计类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及会计类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创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为“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三大创新要素。三大创新要素看似具有一定独立性,其实是密切关联的,尤其体现在全国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堂之上。然而,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新时期环境以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文章就此展开,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展开,结合“理论与实践一并重视”“强化学生专业交流”和“建立校企协同机制”专业教育课堂之下的三大标准,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以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指出学校对学生专业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该创新教学模式在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素生 《经营管理者》2013,(14):352-35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发展迅速,而管理学作为所有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安排应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专业人才,从而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其薄弱环节。因此,按照管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以培养职业管理者为主要目标,融"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构建了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丁媛媛 《经营管理者》2012,(7X):266-26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突出,这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特点和就业困境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合理路径更好的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医药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先声商学院是校企合作孵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平台,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活动、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了社会的用人需求,满足了学生求知、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华夏 《科学咨询》2022,(10):256-258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英语教学内容、英语课程定位、英语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优势,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就业大环境的变化,全国各综合大学均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并逐年扩招,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市场需求增长相对缓慢,这给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为适应挑战,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要应对买方市场,培养具有素质全面、文理综合、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以理工为主的院校比独立设置的财经管理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更具有培养上述复合型人才的先天优势,因为理工类大学依托理工背景可以在文理科的交汇点上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这样既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在众多经济管理专业中确定自己的合理位置,又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本文选择了近3年某理工院校经管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对初次就业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索理工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动态趋势,以便为其就业工作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活动的措施应为完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建立良好地创新环境,促进企业与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电子商务实验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大量与信息化社会相融合的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到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管理,各个方面都要迎合信息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英国、德国和美国为例,首先比较了国外不同的高校管理模式及教学模式,其次对比了国外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学校为主导和以企业为主导两种“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的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并提出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动手和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应本着提高技术培训质量、增强建筑技术人才素质、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为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为基础,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妥善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增强职业适应性,确保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理论上讲,有利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商贸类专业,培养人才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从实践上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解决人才供需脱节问题.高职院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具有优秀职业能力与全面职业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形成酒店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具有现实意义。高职院校通过与酒店多种形式的协作,达到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为酒店行业提供高素质服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财经院校大多已开设运筹学课程,并将其作为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沿用理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财经类专业学生通常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更多困难.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财经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现有运筹学教学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在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杨洁 《经营管理者》2013,(28):272-272
高职财经类作为高职教育体系非工科类专业的主要部分,今年来得到高速发展。根据现在市场对于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应当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要求我们从制度层面、引进人才、校企合作、激励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培养财经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宏观分析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全面剖析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保险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状况。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针对目前保险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指出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在定位培养目标、进行特色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核等方面的建议,为培养合格的保险人才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以下称为"文秘类专业")为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培养了大批文秘类专业人才,为加强文秘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行业趋势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学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本研究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测评中心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多元化、实用型、复合型的文秘类人才,提出中职学校文秘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设计出系统的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的管理实验课程体系,探索与各个层次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管理类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围绕新文科建设这一时代背景,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提升对策,对于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以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为例,运用鱼骨图模型分析了当前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