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冰 《金陵瞭望》2007,(24):59-59
清代道光年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为了提供一个让读书人“用经史古文相磨砺”的场所,同样选择了清凉山,在盔山东麓创建了惜阴书舍。太平天国剿灭异端的“圣火”烧光了清凉山周边的文化胜迹,也烧掉了惜阴书舍.然而天国灭亡之后.出现的是规模更大的惜阴书院。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18日,正是饱含余热的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南京城西的·清凉山·公园,参加位于清凉山南麓的“龚贤纪念馆”开馆活动。 清凉山公园,西北接马鞍、四望诸山,东南与小仓山、冶山相属,其海  相似文献   

3.
我有很深的清凉山情结。但尽管如此,我以为清凉山的文化蕴涵仍不宜以“清凉山文化”称之。文化者,乃人类社会发展中所生产、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令仅从精神财富而言,与清凉山有这种那种关联的名人、文人虽有,但也不比南京其他地区为多。  相似文献   

4.
薛冰 《金陵瞭望》2007,(12):64-64
“清凉山文化”,与南京文化的历史一样悠久。换个角度说,南京文化最初的内涵,应该就是“清凉山文化”。  相似文献   

5.
薛冰 《金陵瞭望》2009,(3):60-60
今天看到打出的横幅是“清凉山文化论坛”,我觉得用“清凉”要比“清凉山”更准确些。不管用什么概念,这个文化的概念是今天鼓楼区的范畴。晚清两本重要志书,以及民国的《首都志》,定义清凉山基本上与今天鼓楼区的范围吻合。  相似文献   

6.
赵锐 《金陵瞭望》2009,(3):55-56
历史上的清凉山其实与现在的鼓楼区大体吻合。清光绪九年(1883年)顾云著《盔山志》,其所涵盖的范围是:“起山前龙蟠里,循城垣至蛾眉岭;又斜循小仓山,道陶谷,至虎踞关;又斜道四望、马鞍诸山,至清凉门:又循城垣折至山前乌龙潭迄焉,方可十数里。”后来的《石城山志》、《首都志》等大体仍承袭了这一区分。从军事据点到文化重镇,清凉山有过与众不同的华丽转身。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煜清凉山问佛:耿定向振兴崇正书院,缪荃孙驻足陶风楼……清凉山上走过诸多撼动历史的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7.
厉思宝 《金陵瞭望》2009,(15):41-41
清凉山小学:南京历史上菜农创办的农会小学 清凉山小学创办于1931年,当时叫“清凉村农会小学”,是菜农的农会办的。1946年,“清凉村农会小学”改为公办,当时无钱办教育盖校舍,学校便租用生意萧条的茶馆——万胜茶棚做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清凉村农会小学”改名叫做“第五区清凉山国民学校”。  相似文献   

8.
赵锐 《金陵瞭望》2009,(2):18-20
清凉山就是现在的清凉山公园吗?错!清光绪九年(1883年)顾云著《盔山志》,其所涵盖的范围是:“起山前龙蟠里,循城垣至蛾眉岭;又斜循小仓山,道陶谷,至虎踞关;又斜道四望、马鞍诸山,至清凉门;又循城垣折至山前乌龙潭迄焉,方可十数里。”后来的《石城山志》、《首都志》等大体仍承袭了这一区分。这一范畴,与现在的鼓楼区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9.
薛冰 《金陵瞭望》2007,(22):67-67
崇正书院的声名远播.使清凉山一带成为南京著名的文化胜地。自晚明到清初.文人学士在这片被誉为“水木清华”的自然景观中.建起了数不胜举的园墅书斋.切磋学问.诗文雅集.与清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薛冰 《金陵瞭望》2007,(20):58-58
宋元时期,清凉山一带地理形势发生重要变化.即随着长江西移.石头城离江渐远,莫愁湖逐步形成,外秦淮河的人江口下推到今龙江关附近。清凉山下的乌龙潭也与长江断开,过去汇聚城西诸山之水泄入长江.此后则由干河沿一线东行,进杨吴城濠转入内秦淮河。石头城因此失去了,“扼江控淮”的重要地位,不再成为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11.
陕北名胜     
宝塔山,又名嘉蛉山,在延安城东南。《隋书·地理志》所载肤施县有丰林山,即指此山。宝塔山与清凉山、凤凰山环峙于延安城周围,延河水湾环曲折,绕城流过。坐落在嘉岭山上的宝塔,象一个勇敢的战士守卫着延安古城,成为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宝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相似文献   

12.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反革命的地主武装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历时十四载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中外反革命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据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家中发现的“李秀成供”记载,在天京城破的那天,李秀成为了要救护幼主,“将战马交与其坐”,自己“另骑不力之马”.先去辞别家人,然后“带主而上清凉山躲避”.是日三更之后,他又“舍死领头冲锋”,护幼主从城墙缺口冲出.因城外湘军“营营炮发、处处喊声不绝”,他“与幼主两下分离”.“走到天明,人人俱散,马不能行.那时无法,是以逃上荒山暂避”.结果他在山上被人发现了.后因奸民争夺他带在山  相似文献   

13.
金萍 《金陵瞭望》2006,(5):51-51
春节前,南京清凉山公园通过某媒体向社会上征求意见:若在扫叶楼内建一酒楼是否合适?忙于过年的市民们似乎并未予以关注,媒体上也并未讨论这一问题,笔者家住清凉山附近,常去玩,碰巧还在公园办公室里见到模拟效果图,甚感惊讶:照图上所显示,拟在扫叶楼正门内侧山坡上拓建一蹬道蜿蜒向上抵达后门以不破坏正面风景,蹬道上覆盖以曲折拱廊。并在走廊顶挂出“仁和世家”巨型店牌。夜晚,彩色霓虹灯将映亮拱廊店牌与扫叶楼后那片幽寂山林……  相似文献   

14.
道教自创立之日始,即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道教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洞天福地”为崇拜对象,以山的“仙灵性”、“苞养性”为崇拜内涵,以祀神山居、入山修炼为崇拜形式的山崇拜信仰。考察了山崇拜信仰的形成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山崇拜信仰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的那边     
诗意空间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每个人都想到“山的那边”观看美丽的风景,体验新鲜的事物,爷爷也是如此。他或许也想和自己的儿孙们一样去“山的那边”走走,开阔眼界,闯荡世界。但是,岁月不饶人,爷爷老了,“夕阳”‘秋风”很好地点缀了爷爷现在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清凉山志》是部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的五台山寺志,有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内168—169页有“如来大宝法王传”,全文如下:“大宝法王,名葛哩麻,乌斯藏人也。道坏冲模,神用叵测,声闻于中国。永乐间,我太宗文皇帝,遣使西土迎之,师适有五台之游,应命至金陵,道启圣衷,诰封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师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7,(1)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爬山,站在山头远眺台北的家。“左边有山,右边也有山,这是拱抱之势,后面这座山接着中央山脉,是龙头。好风水!”有一年深秋,看着满山飞舞的白芒花,父亲指着山说:“爸爸就在这儿买块寿地吧!”“什么是寿地?“”寿地就是死了之后,埋葬的地方。”父亲拍拍她的头  相似文献   

18.
铜用于建筑,由来已久,《汉武故事》称,“起神屋,以铜为瓦,漆其外。”大抵古代较精的建筑,都以铜为瓦。东汉末年,曹操在(凿阝)所作之铜雀台,乃台上装饰有铜雀,并非台之全部以铜饰。明清建筑物中,就我所见到的,全部结构以及宫庙内外装饰,皆为铜原料者,当数今所遗留的铜殿。这些建筑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本文将着重介绍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因在清凉山,又称清凉铜殿。)建置及与其它铜殿作一比较,从而看出在明清时期冶铸技术是如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一重境界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肉眼凡胎;二重境界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慧眼识物;三重境界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法眼辨物。“境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事物发展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显然,小学生习作也应该是有“境界”之说的。在充分参考专家思想和立足小学习作教学实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郑永 《北京纪事》2015,(1):86-87
在北京西南房山区蒲洼乡,有个山清水秀、宗族观念浓厚的古老村庄--芦子水村。村内隗氏村民居多,有“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之说。除此之外,名扬四方的便是村里有370年历史的山梆子戏了。
  芦子水村的山梆子戏,不同于河北梆子,虽然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一致,但是关键在于韵味不一样,集中体现出一个“山”字,有板有眼,干脆,这也就是山梆子戏的独特所在。山梆子戏在旺盛时期,能唱130出左右。例如“大登殿”“长坂坡”“二进宫”“龙凤呈祥”“秦香莲”“牧羊圈”等。唱腔设计,有快有慢,有抒情有憎恨,板式头板“三服”“二六”“苦梅子”,武场有单鼓、皮鼓、大锣、叶子、小鼓、板胡、二胡、笛子。芦子水的山梆子戏没有剧本,全凭口传,动作示范,没有进过科班,没有专业老师授课,就是用这种办法,芦子水的山梆子戏传承了3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