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新闻具备四个优势 :体裁多样 ,重在现场 ;声像并茂、视听兼备 ;内容丰富 ,讲究时效 ;新闻美感、艺术享受。电视新闻集文字新闻和广播新闻之所长 ,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被人接受。因而电视传播新闻比报纸、广播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内地普遍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深度报道相混淆.两者可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符号、事实呈现等角度进行区分.从内容(观点)角度界定电视新闻评论的本质,并结合电视媒体特点,灵活采用播音、主持或谈话模式开展评论,避免述多评少等问题,实现电视新闻评论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浪潮,电视传播业要改变思路,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我国电视业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加大新闻传播内容、报道方式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另外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电视新闻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呈常态化的趋势,从对出镜记者的内涵认识入手,结合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特点,详细论述了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出镜记者如何发挥好"我在现场"的优势,从不同角度把握好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确保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传播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受众观和商业价值的驱动下,电视新闻娱乐化成了电视新闻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先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受众的心理欲求进行梳理,再从电视传媒受众观的角度辨证探析,最后从系统的视角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员正越来越频繁地现身我国各级电视荧屏,但其自身作为权威性“意见领袖”的形象还远未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其公信力还有待提高.具体阐述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意义,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三个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员公信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从电视新闻把关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阐述了电视新闻把关人加强思想修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调研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中采用现场声报道,让新闻事件当事人说话,让群众说话,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而且可以使电视新闻摆脱单调乏味的解说配音形式,从心理上、形式上更接近现实,更贴近广大电视观众。但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因采访的对象脾气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等各不相同,因此采访中,如何提问,从而使对象说话,并说真话,实话,就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课题。通常在非特殊情况下,较多采用的是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这种采访往往是记者事先对所采访的新闻事件已有所了解,在思想上作好了准备,采访中要问几个问题、先问什么、…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建——《直播山西》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的“新宠”,不仅提高了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直播山西》为文本,对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度解读,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其环境预设、头条设置和人物形象,整体上总结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建,并对《直播山西》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合肥市电视新闻翻译初稿材料,剖析了导致新闻翻译出现"此非彼"现象的原因:一是对原稿的理解有偏差,二是受原文束缚;并以新闻词汇"代表"等为例,分析交际翻译理论在汉语新闻英译中的应用。从文本类型、读者、翻译目的三个角度提出"此非彼"的规避方法,一是译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二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及时更新语料库。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在新闻内容、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实行变革。以受众需求为选择新闻内容的依据,以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来讲述新闻,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来传播新闻,逐渐成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与此同时,内容上过分迎合受众而走向媚俗,表达上过分煽情而失去冷静和真实,传播上过分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容等问题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媒体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所带来的受众观念的改变,改革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受到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只有以中国国情作为改革的框架和背景,超越对受众的简单迎合,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明明报道的新闻是客观事实,但在受众看了之后,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错位与记者、编辑的理论水平低、专业知识贫乏及粗制滥造关系甚大。为了达到新闻报道真实性与真实感相统一的目的,应该提高记者、编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凤凰卫视新闻策略的战略处境和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卫视新闻竞争力的核心是具有中国本土明确的地缘优势,地处本土和两岸三地地缘交汇处,先天拥有大中华区信息集散和流通的优先话语权,利于在本土公众中形成某种中立性的立场暗示,对中国本土展开和而不同的媒介策略。同时,凤凰卫视新闻战略遭遇的现实挑战是:立足于本土区位边缘,人文语境、政治趋向同本土空气极有可能形成某种隐性疏离甚至是话语对立的倾向;在新闻评论话语方面面临和本土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危险;随着中国本土电视新闻话语空间和电视新闻形态的发展以及两岸三地进一步凝聚,凤凰卫视既在中国本土地区面临本土卫视群雄竞起的挑战,又在港澳台地区面临传统电视王牌媒体的挤压。而实现战略突围的两大基本策略在于:创新需求,构建跨地域的华人中产阶层连线;创新渠道:进军跨媒体领域,开启全媒介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4.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语用问题是电视新闻研究的新领域。文章旨在阐释隶属语用范畴的语言及副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几种分布形式、应用情况和具体研究时的常用方法。这种研究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电视大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近90%,但电视新闻的受众率却不高,表明电视新闻改革刻不容缓.电视新闻改革应该在观念、报道手法、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本周》看电视新闻传播的平民化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业在生存环境和价值取向上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激烈的电视传媒市场竞争中,"电视新闻"的较量无疑又成了关键.在此种环境下,未来电视新闻会朝着怎样一种传播理念前进,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又应树立怎样的传播意识并切实实行之,都是值得的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媒是城市的产物,却又反哺着城市,包括城市电视媒体在内的现代传媒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电视新闻报道在传播城市品牌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内容上关注城市百态、营造城市氛围、倡导城市文化、突出城市特色,报道手法和叙事语言上,多采用平民化的风格,表现形式丰富。它以动态日志的功能,每天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着城市里发生的一切,它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品牌影像志。但它同时也因为其固有缺陷在一定意义上削减了对城市品牌的传播和影响力。我们需要通过主题新闻策划、提升新闻品质、提升媒体形象等举措在一定意义上提高城市品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信度与效度是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标准。电视新闻评论表现形态上通俗易懂的吸引力、平等交流的亲和力、“两面提示”说理的征服力以及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舆论的爆发力,有力地推进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效度的实现;但同时,电视画面的多义性、歧义性和浅表性也成为电视新闻评论效度实现的某种障碍。  相似文献   

20.
以报道加评论的形式播报新闻,是当下电视新闻播报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以媒介生态变局为背景,目前已经呈现出以凤凰卫视、央视新闻频道和城市电视台三方为代表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它既是电视对媒介生态变局的应对,也是新闻立台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