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渡礼仪: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俗学者一直偏重从民俗的角度看待丧葬活动 ,而在西方民俗学家看来 ,丧葬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民俗现象 ,它还是一种仪礼或仪式 ,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民俗类型学研究的发展 ,另一方面还为丧葬活动的结构分析和意义、功能解释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为对象 ,尝试用“过渡仪礼”理论分析其结构特征与仪式的功能、意义 ,认为从习俗视角转变到仪礼或仪式视角对丧葬活动进行研究将会对民俗学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僾尼人历史上曾实行严格的丧葬等级制。其丧葬等级,并非由死者生前的品行、功德、地位、财富等社会因素决定,而主要与死者死亡的地点、死亡的方式、成年与否、结婚与否、特别是有无子嗣等诸多所谓的完人因素相关。这一制度目前虽有不同程度的遗存,但很多方面已发生流变。僾尼人丧葬等级制及其变迁,为深入认识人类的丧葬文化史提供了独特案例。  相似文献   

3.
过去,中国民俗界一直偏重从民俗角度来看待丧葬活动而忽略了其亦是社会活动中的一种仪式或仪礼.本文以罗城县仫佬族丧葬活动为研究对象,试图用盖尼普等西方民俗学家提出的"过渡仪式"理论来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所产生的仪式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打牛祭丧是贵州黔西县化屋歪梳苗丧葬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仪式。该仪式的举行与否,取决于死者的年龄大小、是否生育及死者家庭的经济条件。通过这一极富象征性的传统仪式,苗寨社会建立起了一种以费用分摊为目的的经济扶助模式,有效缓解了单个家庭举行丧葬活动的经济负担。同时,家族认同功能也在仪式中得以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打牛祭丧仪式也在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5.
论藏族人生仪礼中的头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仪礼民俗。其中 ,有许多民俗事象是与头发有关或通过头饰表现出来的。具体说来 ,在婴儿的诞生礼中 ,与头发有关的庆祝仪式成了藏族人关爱婴儿的直接表现 ;在成年礼中 ,头饰及头发的改变充当了藏族女子成年的主要标志 ;在婚礼中 ,头饰成为识别藏族女子婚否的主要标准以及陪嫁、迎亲的必备之物 ;头发的改换既是死者进入阴世的需要 ,也是生者表达对死者哀悼、怀念的手段之一。总之 ,头饰是藏族人生仪礼中诸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6.
沈宏格 《民族论坛》2012,(18):98-101
湘西土家族的丧葬仪式不仅是对死者的哀思,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知识教育、生命关系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生命教育的内容,这将为社会的生命教育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7.
"撒尔嗬"是鄂西南清江流域土家人为亡人举行的一种以歌舞为载体的丧葬仪式,这种"哀而不伤"的丧葬仪礼在当地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深入调查研究了巴东"撒尔嗬"现代变迁的表现形式,并从文化互动的视角进行分析阐释。随着基层社会的变迁、民间丧鼓队的出现等因素使得"撒尔嗬"在地域分布、人员结构、表现形式、文化信仰及社会功能方面发生了较大变迁。族际通婚及汉族融入当地社会的实际需要等使巴东局部地区的汉族采用土家"撒尔嗬"丧葬习俗,巴东"撒尔嗬"已从土家族文化发展成为当地土家族、汉族共有的区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8.
谈谈我国民族地区的多人合葬夏之乾多人合葬是一种颇为奇特的丧葬文化现象。它是以二次葬的方式将不同时间正常去世并以安葬的死者的遗骨同时迁葬于同一墓穴或同一木棺之内;也有以一次葬的方式将不同时间的正常死亡者先后分别置放于同一木棺之中进行安葬的。多人合葬的埋...  相似文献   

9.
丧葬,一般来讲,就是办理丧事,埋葬死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的独特习俗。而禁忌,简而言之,就是犯忌讳的言语和行动。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禁忌也就各不相同。有些民族的禁忌与本民族的丧葬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藏族的几种丧葬形式简介如下,并谈谈它们与禁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丧葬习俗是湘西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所反映的文化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体现出来。丧葬习俗是人们应对死亡的思想观念、传统理念以及复杂的个人、群众的心理状态而成的一种传统文化积淀。这一独特的世代传承的丧葬习俗背后,体现了土家族的睦族友邻,敬生礼亡,神贵祖崇等社会文化意义。透过丧葬习俗研究可以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