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王朝统治下的二百七十六年中,在广西这块土地上,几乎没有一个平静的年头,英雄的各族人民自始至终进行了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起义的发动者,多为瑶壮人民,参加的有汉、苗、侗各族群众。实际上,它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起义的烽火,盛旺之时,遍及大半个广西。本文仅就明代广西少数民族人民起义的阶段划分、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进行初步的探讨。三个阶段根据明代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发展情况,可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明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迫使各族人民不断举行起义,以反抗封建统治。据记载,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广西先后爆发农民起义多达数十次。其中古田地区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起义长达百年之久,在广西农民斗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深入探讨这次起义,对于了解历史上壮族人民的英勇斗争,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明代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杨虎领导的北方农民起义是明中叶数次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涉及区域最广的一次起义,它是在明初以来不断发展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社会经  相似文献   

4.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乾隆四年至六年,在湘桂黔交界的地区,爆发了以苗、瑶、侗、壮等民族为主的大起义。领导人是湖南城步县苗族杨清保、侗族粟贤宇、广西龙胜县(当时属义宁县)侗族吴金银、苗族张老金、瑶族杨老襄等。起义军以城步、龙胜为中心,北到湖南通道、绥宁、城步,南到广西义宁、怀远,西到贵州黎平、永从,东到资源等县,坚持斗争两年多,在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就这次起义作一简要评述,望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有较多的人同意以明代为一关键时期。为什么明代经济会有这样迅速进展呢?自然,这应归功于元末农民大起义对于解放生产力所起的重大作用。封建时代的农民战争,虽打击了封建统治,可是并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而且旧的地主虽被打垮,而新的地主却又不断产生出来。那末,在这情况下,如何巩固农民革命的成果,让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我们还得进一步的研究新王朝统治集团的某些活动,藉以考见农民战争是怎些推动历史的前进。关于明初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咸丰、同治年间绵延西北各地的回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汇合成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清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然而,西北回民起义自身几乎没有文献传世。研究这次起义,我们能利用的,只有清光绪间官修的《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以下简称《方略》),这是军机处关于咸同西北回民起义专  相似文献   

8.
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到嘉靖十八年(1539年)的近百年间,在广西腹地的浔江上游藤县、平南、桂平、贵县、武宣、象州等县之间方圆六百里的峰峦迭嶂的大藤峡地区,爆发了连绵不断的反抗明王朝统治的瑶民起义。这次反政治压迫、反经济封锁、为民族生存而战的瑶民起义,震撼了全国,迫使明王朝数易将帅,并牵制了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南京、江西和京师的官兵数十万,沉重地打击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9.
农民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关于明代农民起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明代的前期同样存在着一些农民起义事件,这些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不同,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区农民所处的特殊处境,导致无法正常生活从而引发了明前期的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0.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史学界对此已有多方面的论述,本文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就其产生的深远意义,作一粗略的论述。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清浪朝的影响下,一八六四年新疆各族人民也爆发了反清起义。但起义不久,领导权即为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所纂夺,他们以“排满、反汉、卫教”的口号蛊惑人心,制造民族分裂,先后在新疆建立了几个互不统  相似文献   

11.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领导云南迤西回族和其它各族人民举行反清大起义,建立了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十八年,在云南各族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此搜集、整理史料和进行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史学界关于云南回民起义史的研究状况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起步、初步深入和向纵深发展三个阶段。在五十年代,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从头开始的,因此,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史料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学者谷口房男教授所撰《论明代广西的土巡检司》一文,提出了明代桂西几乎不是汉族居住的地区,也不是明朝的统治势力所能直接到达的地区。本文则以为明代始自洪武即已全方位管理了广西,明代在广西的改土归流和流地设土是明朝强化管理广西的举措,这两种举措的结果是广西东、中、西的地区管理差异越来越小,广西各族对明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中越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对接平台,与越南山水相连,越南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怎么样?对于广西有怎样的新机遇?记者近日采访了东南亚问题专家、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兼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古小松。  相似文献   

14.
一八六○年在太平天国影响下,毕节县爆发了苗族领袖陶新春领导的各族农民联合的起义。随即与太平军石达开部联合,共同开辟猪拱箐根据地建立了农民政权。其势扩大到滇东、川南边境。参加起义的苗、彝、布依、回、汉各族人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反动统治。经过十二年的斗争,最后清王朝调集黔、滇、川三省兵力疯狂镇压,终于失败。但这次起义的各族人民,团结战斗,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精神,在我国近代少数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震撼下,云南各族人民燃起了反清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其中,以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 杜文秀(1823—1872年),字云焕,号百香,系云南永昌府保山县金鸡村人,回族。1856年秋,于蒙化起义,联合回、汉、白、彝各族人民,一举攻克大理,建立政权,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对这场滇西各族人民反抗清朝残暴统治的英勇斗争,解放以来发表的论著几乎都给予肯定;然而对杜文秀本人的评价,却一直是史学界争议的课题,长期以来,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明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虽然还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加强,明代广西社会经济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发展。农业明代广西农业的发展是从多方面反映出来的。首先表现在农田水利发展上。明代广西各  相似文献   

17.
公元1856年至1874年,滇西爆发了以杜文秀为首、回民为主的大规模起义。这次起义联合了汉、白、彝等族人民,奋战十八载,攻取五十三城,“燎原之势几覆全滇”。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对云南,特别是对滇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事实,重温各族人民的祖先怎样联合斗争,解除剥削和压迫,犹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  相似文献   

18.
明代广西社会矛盾除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个主要矛盾以外,还有民族矛盾,土官与朝廷以及土官内部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互相联结,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激荡,使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格外复杂和尖锐。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终明之世,从未间断。因此,要研究明代广西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必须分析研究造成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激化的各种因素。笔者认为,造成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很多,除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之外,还有土官与明朝廷及土官内  相似文献   

19.
陈胜、吴广起义时打出的旗帜是扶苏和项燕,“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①这是利用扶苏和项燕的声誉和影响来争取民心,号召起义。扶苏和项燕何以会有这样的声誉和影响,以致死后还为平民百姓所怀念,并且用作反秦起义的旗帜呢?  相似文献   

20.
从清咸丰三年(1853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高原上先后爆发了三、四十次各族人民起义。起义烽火燃遍千里苗疆.全省城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曾先后被各路义军攻占。斗争时间长达22年,与清政府调集的黔、川、滇、湘、桂五省官兵及众多的地主武装,展开了殊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