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英 《经营管理者》2013,(2X):370-371
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重大转变。一方面,经济急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上不断出现道德失范、道德虚化的现象,人们的道德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制度管理等方面对出现这种道德失范、道德虚化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道德领导在中国情境下具有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反复检验和修订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道德领导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中国道德领导是一个三因素结构,包括道德品质、尊重与包容、道德奖惩3个维度;基于中国道德领导的内涵编制了中国道德领导问卷(CELQ),数据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制度体系与道德体系都在抓紧建设,各自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制度建设需要道德强力支撑而不断完善,道法建设必须指向制度而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牛慧琴 《经营管理者》2009,(24):367-368
道德信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一定道德价值理想及其规范的信仰;二是对这种道德价值理想及其规范得以成立的根据或者所能达到的理想结果的笃信。本文从道德信仰的诠释及其功能、道德信仰何以可能以及道德信仰的培养途径和它的当代意义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把道德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保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实效和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即经济制度决定的,同时又受到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强烈影响。因此,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道德建设的成效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的状况。制度是对一定社会关系、行为模式的规范化、系统化,是强制一定范围的社会主体(机构、组织、群体、个体)遵循的社会规范或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一定的合道德性,道德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因此要不断完善中国的体制建设,规避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市场有序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观与道德修养观;以实践论为基础的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姜福斌  王震 《管理学报》2023,(1):149-158
首先,通过系统梳理工作场所道德勇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归纳了有关理论视角,分析了道德勇气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和影响结果(个体内和人际间效应)。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未来应开发道德勇气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挖掘中国情境下道德勇气的独特内涵,探索促进道德勇气转化为道德勇气行为的因素,以及考察道德勇气对人际间互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源头,制度是手段。再好的道德,若不付诸制度建设,"不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道德就没有意义。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这个中国高校中的"异类",还没"开张"就赢得了众多的"眼球",也算是取得初步成功了。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两拨教授在争论南科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真正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于是我们提出: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这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倩 《经营与管理》2023,(5):103-110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道德领导、无道德领导和不道德领导的概念内涵、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分析比较。指出,理论界应以道德维度领导力的前因剖析、不同道德领导力影响结果的对比验证、产生道德领导力“双刃剑”效应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等为研究方向,并立足国情整合和拓展不同理论研究话题;实践界应重视管理者道德领导力开发、关注无道德和不道德领导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政策制度和培训教育引导管理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2.
盛云芳 《经营管理者》2009,(18):314-314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坚巨的考验。在面对理论界关于德育有效性的怀疑和学生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如何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较为宏观的三个角度:道德本质认识的重新定位、调整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德育在认知和体验间的整合,分析了如何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喜民 《决策探索》2009,(16):82-83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见仁见智,新论颇多。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企业管理道德水平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提出企业科学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制度,管理道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指出如何科学管理及当代企业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校的工作就是"育人",育人就是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做到"五育并举,德育领先"."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必须通过德育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道德从实际应用角度可分为五个层次,每个道德层次上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和效率,作为理性人的道德当事人在作出道德行为选择时,势必是追求效率最大,风险最小.以此原则在某些道德层次上应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煜 《经营管理者》2015,(3):218-2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都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没有太多的借鉴经验,难免导致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现象,这些现象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建设的问题,需要正确把握"经济人"和"道德人"的辩证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只有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完成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才能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张耀谋  李力 《经营管理者》2013,(13):152+36-152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将道德建设和制度认同有机整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和倡导尊重他人、尊重权益和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制度认同,维护平等互助诚信自律的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已成为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聂维婷 《经营管理者》2013,(4X):363-363
立法机关通过立法这一途径把世俗中的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把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这就是道德的法律化。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西方,这样的转化一直都存在着。本文立足中西方各自的立法实践,看不同文化氛围下的道德法律化。  相似文献   

20.
从现在到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继续生活在道德与信仰的废墟中,不仅仅是商业,整个社会都将陷入一种信仰崩溃和道德失范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