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校广大教师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莘莘学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全校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创“重庆市文明单位”已获成功,蝉联“万州区最佳文明单位”。特别是,学校高2005 级在入口生源较差,参考人数较少,今年重庆市高考录取计划率大幅度下降等不利形势下,取得了总计上线367人,上线率达到84.4%,超重庆市29.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达50%的优异成绩。其中,上重点本科56人。更令人骄傲的是,600分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快解决"三农"难题,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成了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点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直接关系到本世纪头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有关专家通过纵向比较,从10个方面概括了外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资本形成、提高丁业产值与增加值、提升出口规模、促进技术转移和生产率提高、创造外汇、缴纳税收、提供就业机会、产生外部效应、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2003年在遭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仍实现了小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仍继续名列全球前茅。 相似文献
7.
8.
9.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对于我们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精神的形成过程列宁曾经指出,要想理解一种理论,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研究它的形成过程。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 相似文献
11.
12.
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军事对抗中动员起来的一切思想、情感、斗志、胆量、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结与升华。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精神”和“利剑”两种力量,最终“精神”必定战胜“利剑”,战场上的胜利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其他条件。军队要不断提高战斗力,确保克敌制胜,就必须把战斗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作为一种科目来训练,作为一种作风来砥砺。战斗精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当前,“武器装备决定论”比较流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大幅度提高,精确打击能力、远程…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着文化全球化 ,民族精神遇到强有力的挑战。探索文化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明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解放思想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工作常态和一种前进姿态,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重要的无形资产,要使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弘扬四种精神,即创新精神、进取精神、超越精神、自我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守法意识、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但是,目前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社会的举措,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上带下用,要依靠制度形成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