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种看法认为,陈贻焮等的王维“亦官亦隐”说,不符合唐王朝的制度与政策,其实,陈贻焮等的“亦官亦隐”说,是从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角度立论的,同唐王朝的制度与政策无关;从唐人自己的说法入手,可论证“亦官亦隐”并非子虚乌有,它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近五百年来吴文化新变的史迹,切入的层面是新兴世族的文化投入,进而显现其所构成的文化性格。这一命题的所以形成,是因为:吴文化既然有着漫长的时缓时速的演进过程,那么,人们有理由想知道今日我们身处目接、心领神会的具体实在的文化景观和氛围,是怎样从“三山文化”、“草鞋山文化”,“马桥文化”等先期文化发展演变过来的?特别是而今成为人们所艳羡亦是吴地子民深以为自豪的具体表现于衣(如苏绣)、食(如苏帮菜、茶艺)、住(如园林)、行(如桥)以至视听官感艺术享受如书画、评弹等等,这种种无不令人身心愉悦的几乎是全方位地囊括社会生活的精湛绝伦的文化形态,是怎样经历着历史长链一个链圈一个链圈地演化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3.
“通判”在唐代并非九品序列之官,是为职官当自五代始。但是在唐代基础文献中,多见“通判之官”一词。故笔者检阅相关资料,对唐代“通判”之义做详细阐释。文章指出其有两种含义:一是动词,即“共同参理,分曹掌事”;二是名词,指“副贰之官”,是佐职的泛称,即所谓“通判之官”是也。笔者以为,唐代的“通判”是动词和名词之义兼用的;南唐时,以水部员外郎充“通判”的例证,表明了其具有了正式职官的特征,是其走向职官的标志性变化;北宋初,便置“通判”一职,并明确了它所应具有的行政、监察之责。  相似文献   

4.
明无名氏《土官底簿》一书,为研究明代土司制度的史料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备载明正德以前诸土司官爵世系,承袭削除。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录存之也。”故“是编调虽俚浅,而建置原委,一一可征存之,亦足资考证焉。”作者曾将书中所载广西诸土官的袭职年代与《明实录》中土官朝贡时间相参证,知是书所记大多确实可信。因此,此书对研究明代土官的传袭,具有十分重要之价值。然该书流传已久,传抄错误难免。作者搜集《明实录》、诸本省志、府志及县志材材,对书中年代、  相似文献   

5.
《佩文韵府》是一部供查找文章典故和韵藻丽句出处用的大型类书和韵书。初编于清康熙年间。“佩文”是康熙皇帝的书斋名。本书收罗广博,蕴藏极富,收不同单字一万九千多个,词藻典故大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所收单字都是按韵排列的。字词分为平、上、去、入,平声又分上平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有官就有官文化。因此,所谓官文化,应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据科学家的研究,似乎在人以外的其他生命现象当中,有极少量的生物物种之“族群”或“社会”活动里面,也有“官文化”的形迹,但迄今为止,我们明白,那也是绝对不可以与人类同日而语的。至于神话、童话、寓言作  相似文献   

7.
“好好做人”亦即“好自为之”,是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的一句话。 他的学生终于混上了个官,坐着卧车去看他的老师,当年在学校他表现得很差,没想到出了校门,数他当得官大,他想让老师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8.
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年)的云南大理县太和村的《德化碑》的作者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说法不一。《中央民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刊载《南诏德化碑》一文说该碑“系南诏国王阁罗凤命清平官(宰相)郑回(汉人)撰文”。但又加“注”曰:“一说为清平官王蛮  相似文献   

9.
置书斋,起斋名,这雅好缘于古代的名流雅士。今天,随着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此种风尚更盛于先前。虽然书斋的斋号仍旧袭用“斋、居、室、屋、馆、堂、轩园”之类的名号,但其含义却更加清新典雅,大方洒脱,呈现着明显的时代特色,绝少酸腐气息。 全国知名的老作家、老艺术家、老学者,许多人都建有一方书斋,起有一种雅号。杜宣的“晚晴  相似文献   

10.
书斋,被喻为知识分子脑力劳动的特殊车间。古今文人雅士都对自己的书斋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以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来吟咏自己的书斋,谓之“书斋联”。其联,有的抒写身居书斋、学海泛舟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聂鑫森 《社区》2013,(20):8-8
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明窗净几”,其意为: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几(小桌子)。宋代苏辙《寄范文景仁》:“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亦作“窗明几净”,“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在书桌上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的小书斋,今日也依然是所谓窗明几净”(鲁迅《野草·一觉》)。  相似文献   

12.
朝隐,是古代文人在恶劣人文环境下保护自己又不枉道变节的一种政治斗争方式,其萌于《庄子》。“陆沉”、“市隐”,直接开启了东方朔身在朝而明哲保身的“朝隐”。而对于西汉宫廷文人亦官亦隐传统的继承,以晋宋文人最为典型。出处意念往往与文人“饰美”心理传统有关。特定官僚体制、社会形态决定了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殊与普遍,出处之叹成为古代文人抒情诗惯常主题。晋宋文人“朝隐”作为出处两端的折中与变通,是整个主题价值流向和主要表现程式、意象趋于定型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亦是推动非遗文化由资源变资产、遗产变财产的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可以从产业融合、交流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继续开发开放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协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用好用活“节、赛、会”资源,加快推进长三角“非遗+旅游”交流融合。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构建海派非遗文旅融合生态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功能提升,增加城乡区域文化辐射力,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的官文化与科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教育完全成了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工具,不可能按照自身的规律健康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治人才,士人的理想人生就是入仕做官。这就形成了以“官文化”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国特有的地理条件、农业经济及宗法制等,应运而生。儒家思想又为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科举制对“官文化”的进一步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官文化”已成了巨大的阻力,批判和否定“官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唐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不仅大诗人云集,连“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因贪赃被处死时,也居然索笔题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四行小诗,言简意赅,没有从高官到死囚的经历,仅靠“做”的功夫是做不出来的。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峰,名句佳作不胜枚举,连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在举家南逃的路上还写了一首《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此词高度凝练,概括了蔡京一生的经历,并找出了…  相似文献   

16.
“吹官”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至于我写这篇“并非闲话”,则是新近的一篇“命题作文”,一个老同志亦老朋友所“命题”的。这位老友是一个热血的男儿,看了3月2日新浪网上关于《统计局长自杀疑云》的报道,深为吹官之祸所震惊,开始是自己想写一篇评斥吹官的文章,而后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说还是你写更合适一些。3月8日,又打电话给我,说人民网上有两篇报道可作为资料参考。既然老友如此一再“命题”,我也就不能不遵命而“破题”。“吹官”一词,《新华词典》上没有,《辞海》上也没有。权威辞典上没有,那就只能自己界定了。我想,所谓吹官,不外乎吹己和吹人两类。吹人的,那是奉承拍马;吹己的,那是为己涂粉。不过,此篇随笔所说之吹官,不是指一般的吹人奉承之官,也不是指一般的说大话自吹之官,而是特指以虚报政绩、谎报政绩,或者假报政绩、伪造政绩,以此自吹和吹人之官。这籍“也说吹官”随笔,就是对如是吹官的一个抨击。  相似文献   

17.
诗人臧克家说过“古今最怆然伤神的事 ,莫过于把笔撰写悼念亲友的文章了”。成功者 ,往往能收到“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从而使读者“去以心发现心”的效果 ;不成功者 ,往往自己“声泪俱下” ,而别人却无动于衷。读罢《项脊轩志》和《祭妹文》二文 ,我们深深感到作品有一股不可遏止的感情潮水强烈地撞击着自己的心 ,不由得眼眶发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两文胜在情真 ,美在情深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选材异 ,意境同《项脊轩志》一文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 ,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 ,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 ,…  相似文献   

18.
《说文》亦声字说略任胜国“从某,从某,某亦声”是《说文》分析汉字结构、训释字义、标明音读的一种条例,例如“拘,止也,从手从句,句亦声”。据我们对大徐本的统计,《说文》亦声凡212条,约占全书总字数的2.2%。这个比例虽然不大,但亦声条例揭示了汉字形音...  相似文献   

19.
《福乐智慧》作为维吾尔古典文学的典范,不仅著称于其“质”的包罗万象,亦以其“文”的别致与兼收并蓄为人称道。这凸显在其体式的对话体、韵律的玛斯纳维体与四行诗柔巴依的创造性使用三个方面,某一程度上这一“文”的兼收并蓄,恰反映出其“质”的多元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20.
孔令燕 《社区》2012,(2):11-12
在拿到《定西笔记》这本小书的时候,贾平凹说,“《古炉》之后,我跑了定西是惯力所致”;编辑编此书,亦是惯力所致。我们是坐在书斋里编书,作家却真的是走出城市,走到偏远闭塞的地方,一村一巷地去走,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