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戏剧叙事学课题组诸君要拿我和张芳合作编剧、张平导演的豫剧<蚂蜂庄的姑爷>来"解剖麻雀",使我们获得了从一个新的角度回望、审视这台现代戏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孬货"在<蚂蜂庄的姑爷>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比较重要的次要角色,他的分量自然比不上齐凤兰、冯二宝,甚至比不上冯大宝、桃花、齐修竹.但是,他在整个情节叙述、舞台表演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称得上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仅从小说描写"笑"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陈子龙词的审美意趣.陈子龙有两个词集:一是<江蓠槛>,一是<湘真阁存稿>.<江蓠槛>写于青年时代,主要歌唱的是春天和爱情,凸现其名士风流,间有英雄迟暮之感.<湘真阁存稿>乃是明清易代之后的作品,自觉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手法,春情绮思中寄托着亡国之恨.从<江蓠槛>到<湘真阁存稿>,一以贯之的是风流婉丽的风格,但后者的审美意趣又有若干演进和突破,词蕴更为绵邈凄恻,包含更丰富的隐喻潜能.  相似文献   

5.
布莱希特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因子,形成自己独特的"间离化效果"理论.但是对这种吸收应作辩证的看待:一方面,中国戏曲的表意性演出影响了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念,使得他突破西方戏剧写实的藩篱,对戏剧进行了划时代的革新;另一方面,布莱希特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吸收中国戏曲的,他的"间离化效果"理论与中国戏曲分属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对中国戏曲的"误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哲学地位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好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只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没有创立"唯物主义辩证法",甚至认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受到传统哲学把"两个对子"作为哲学评价标准的...  相似文献   

7.
於梨华女士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始祖,她的早期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表达了许许多多海外飘泊学子的心声,主人公牟天磊更被认为是"无根的一代"的典型.近期於梨华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多个作品,特别是<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着血和泪的"士林百态图".让我们再次目睹了这位文坛"常青树"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师圣"和"师心"是<文心雕龙>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统一于<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中的.无论是"师圣"还是"师心",都是对"道"的体认方式."师圣"与"师心"体现了对创作主体意义的重视,是创作主体的不同的创作取向."师圣"与"师心"的关系也是对文学继承和革新关系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9.
戏剧叙事学课题组诸君要拿我和张芳合作编剧、张平导演的豫剧<蚂蜂庄的姑爷>来"解剖麻雀",使我们获得了从一个新的角度回望、审视这台现代戏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要闻     
<正>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11月7日,新加坡当地时间下午3时,习近平、马英九同时步入会见大厅,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两人长达70秒的握手,习近平在致辞中提到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以及马英九送给习近平的"台湾蓝鹊"和"马祖老酒",这些细节都预示两位"先生"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展望。点评:"习马会"务实智慧,打破了以往两岸领导人会晤"雷声大、雨点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焦点:我国基础研究受制约,应该关注两个深层的问题:一是我们从一开始引进西方科学就与之伴随着的功利心态;二是管理者同样基于功利目标,因政绩等方面的考虑而对基础研究的"规划"和干预。只有解决了深层的制约,基础研究才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从实例说起按照我们现行许多人对"非正规就业"的说法,从以下两个事例来看,是否视他们为"非正规就业"?例1:一个农民进城,在一个社区里靠擦皮鞋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13.
一群娘儿们,三十七八岁,五六个人,她们直爽泼辣的性格,风骚轻狂的言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颍河岸边荷叶掩映、绿波荡映下这一窝蚂蜂庄里的“蚂蜂”的嬉笑打闹,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喜剧性舞台叙述,实际上它在《蚂蜂庄的姑爷》中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在我看来,以翠翠、秀秀为代表的这些次要人物──蚂蜂庄的挂毯生产者们,她们本身的社会背景就是本剧时代气息的重要基础。因此,众娘们的叙事意义首先在于她们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勤劳致富的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这种背景叙事紧扣时代脉搏,与歌颂农村基层税务工作者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蚂蜂庄的姑爷》叙述了一个未转正的姑爷到丈母娘所在的村庄补收税款的故事。在这出戏中,故事进展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大都经由剧中诸多人物的潜在叙述与显在叙述而传达给我们。即在“演员演故事”进行戏剧展示的同时,较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讲故事”的显在戏剧叙述。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显在的情节叙述。首先就时间因素来看可以划分为如下几方面:①故事实际发生的时间。剧中故事实际发生的初始时间并不十分明确,我们可以从二宝给桃花“算命”时提及的三十岁时守寡和修竹与母亲回忆儿时由偷摘枣而…  相似文献   

15.
<尚书>是我国古代重要经典.为弄清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渊源与承继关系,不研究<尚书>是不行的.<说命>是古文<尚书>中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篇章.<学记>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如"教学为先"、"学学半"、"循序渐进"等,皆引自<说命>.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大.本文对<说命>之真伪、价值阐述了作者的意见,并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剖析.这在教育史界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进而论证这些现象与因素是同源传递还是异域共生是有意义的。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散点透视和梳理求证:印度梵剧浸渗影响中国戏曲的文化中介是佛教的传播;印度宗教习用的"沿门教化"同我国民间傩仪的"沿街念唱"形式两相结合共同架构了我国的戏剧演艺形式;中国戏剧角色行当中之"末"、"旦"、"净"皆源于梵语、梵文之转音,戏曲中的一些剧目如"目连"戏系取材于佛经和变文。  相似文献   

17.
<正>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业务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电视大声说,因为"怕落伍"。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江苏镇江市房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西方后现代文化和批评语境中诠释和发展<圣经>传统,是当代<圣经>解释学各种方法中的重要进路.希伯来<圣经>的智慧文献,作为犹太教正典"著作"部分最具边缘化意味的文本,还没有太多地被置于后现代理论框架下进行解读.借助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可以了解作者在<传道书>中是如何运用一种新的二分法,解构了过分简单化、容易引起偏见的智愚二分法,但是他所替代的新的二分法(益处/虚空),与其说对以二元对立著称的智慧神学构成了破坏,不如说新的真实的明确区分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它不得不被无限地推迟,这正对应于德里达意味上的"延异".如果说,德里达的"解构"是为了达到对逻辑中心论的颠覆,那么,<传道书>的"语言辩证法"则表现了在传统的智慧教导不足以描述现实生活的复杂和多元的情况下,人如何重新处理与上帝的关系,接受自相矛盾的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 毫无疑问,沈从文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空白意识的作家.在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些“空白”的成因有二.一属作者“无意”而成.就是说,尽管作者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甚至某一细节,主观上希图进行精密的描写,不容出现什么遗漏,但若读者细加检察,在其行文中,仍可发现一定的情节或细节的描写“空白”.我们把这种无意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自然空白”.一属作者“有心”之作,即作者出于艺术上的需要,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或细节,作有意的虚写或省略,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艺术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