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生前,许多进步青年真诚地把他尊为“导师”,也有不少共产党人由衷地把他引为“同志”,在鲁迅身后,不仅他的战友和追随者们又推崇他为“民族魂”,而且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知识界人士也深深地觉悟到:事实证明鲁迅是正确的,而自己则是错了;至于心同鲁迅相通的毛泽东同志,更是明确地指出:鲁迅是一切革命者的“榜样”。的确,伟大的鲁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和光荣,鲁迅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从歌德孩提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看 ,歌德虽未到过中国 ,但受文化迁徙的影响 ,仍然具有较深刻的中国意象 ,这种意象一方面对他的创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产生过积极意义。也正因为他未曾到过中国 ,所以他的所谓中国意象只不过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不完整的 ,系“不完全文化迁徙”所致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经说过:“批评家兼能创作的人,向来很少。”①这“很少”,大约源于其“难”——因为创作与批评虽然有其内在联系,但毕竟又是两种思维方式,两套语言符码。而鲁迅却以自己的艺术才情成为这“很少”人中的佼佼者。鲁迅的创作和批评的两副笔墨一直相伴相随,从来未曾分开过。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掀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辉  相似文献   

4.
1926年后,鲁迅终止了以现实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其原因就在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和他自身的客观处境.鲁迅以启蒙思想家的姿态,为人生,为改良社会而创作小说。“五四”退潮后,新文化阵营分化,鲁迅由“呐喊”转入“彷徨”,并开始反省启蒙者自身.鲁迅洞察到,不但启蒙未曾唤醒民众,未曾改良社会,反而连启蒙者自身也被黑暗社会所吞噬.再继续复制阿Q、闰土、吕纬甫、魏等形象。已没有新的社会意义,陷入了先觉者无路可走的境地.因此,他中断了小说创作而几乎全力地投入杂文创作.这是鲁迅在思想文化启蒙阵地上一次绝望的抗战中的“换防”.  相似文献   

5.
一、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虽然终生未曾谋面,但是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尊重。鲁迅对毛泽东衷心拥护和爱我,毛泽东把鲁迅当作自己的同志和战友,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酷爱鲁迅著作,经常阅读.在战争年代,行军打战,长征路上,也把《鲁迅全料带上。解放后,在书房卧床上放着《鲁迅全集》,出外观察,也常常带着。毛泽东很熟悉鲁迅著作,很了解鲁迅的为人。早在1937年他就充分地肯定和赞扬了鲁迅。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的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6.
鲁迅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作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①。的确,诗歌不是鲁迅的主要斗争武器,他也并非以诗人名世,除散文诗集《野草》外,未曾刊行过诗歌专著。但是,鲁迅在写作大量战斗的杂文和小说的同时,偶尔也写诗。鲁迅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②“胡诌几句塞责”,当然是鲁迅的自谦,但也可以看出鲁迅写旧诗的大概情况。许广平说,鲁迅对旧诗“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应朋友邀请,或抒一时性情,随书随弃,不自爱惜,生尝以珍藏请,辄遭晒笑”。③所以,鲁迅后期的旧体诗除见于杂文中的几首外,几乎全部是应人之请而作的。鲁迅一生创作  相似文献   

7.
“王道”、“仁政”是孔孟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他们最高的政治理想。两千多年来,从孔孟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从蒋介石到林彪,也都把自己装扮成“暴政”的反对派、“王道”的鼓吹者和拥护者。历史上真有超阶级的“王道”“仁政”吗?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在《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这篇杂文中深刻地指出:“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倘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似乎还没有人做过,鲁迅著作中的确也没有直接提及《中国青年》,但事实证明他是读过的。一九二七年冬,鲁迅写了《在钟楼上——夜记之二》(收入《三闲集》),回忆起二月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时,读到宋云彬发表在《国民新闻》副刊《新时代》上的文章《鲁迅先生往那里躲》。文中揶揄鲁迅到了广州“不曾恢复他‘呐喊’的勇气”,“跑出了现社会,躲向牛角尖里去了。”当时鲁迅曾想撰文予以反驳,声明他“虽不呐喊,却正在辩论和开会,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只吃一条鱼,也还未失掉了勇气。”后因别的缘故,没有亲  相似文献   

9.
王金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九○五年冬,他在东渡日本时与鲁迅初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在绍兴有过一段从亲密合作到意见相左的交往过程。鲁迅后来在文章中对王金发的错误有过中肯的批评,并从中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陈赓是中国解放军将帅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经历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创造了很多解放军的“唯一”或“第一”. 陈赓1922年就入党了,在十大元帅十大将中,只有萧劲光可以和他比肩.他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黄埔三杰”之一.他曾救过蒋介石的命.何香凝曾想把廖梦醒嫁给他.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并差点牺牲.他到苏联学习过特工并担任过中央特科的情报科长.他既在四方面军当过师长,也在一方面军当过师长.他是唯一见过鲁迅也是鲁迅唯一见过的红军将领.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作家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即从一个新的视角全面阐释某个作家的创作活动,发前人所未发,言他人所未言,是文学研究者的执著追求;成功地体现论者的匠心独运,准确地剖析作家的创作得失,提纲挈领地梳理作家的艺术脉络,是文学研究者的智慧所在。赵俊贤先生的近著《论杜鹏程的审美理想》就是这样一部凝结着智慧同时又将杜鹏程研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硕果。杜鹏程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曾影响了一个时代。杜鹏程的研究亦因冯雪峰、胡采、潘旭澜等文艺理论家的辛勤耕耘而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开拓一个新的视角,开创一个新的格局,足赵著将杜鹏程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也是日本人民的伟大朋友。他与日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他在风华正茂的年代越海留学日本,学得了进步的科学和思想。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和中国人民起而革命的岁月,鲁迅曾结识下众多的日本朋友,这些朋友曾支持过、同情过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杜鹏程同志的短篇小说,同他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和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一样,是思想和艺术上都有很大成就和独具风格的作品。杜鹏程同志说:“以短篇小说来说,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最早接触的是它;为了能较好地掌握这种形式,也曾作过多方面的思考、钻研和种种尝试”。研究杜鹏程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对于探讨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于短篇小说的创作,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17周岁即1898年来到南京,在这里度过了4年青春年华。这是他“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①新的生活征途的第一站,对鲁迅的一生影响极大,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据鲁迅自己说,他如果不到南京来,留在绍兴,不外有两路可走:“学做幕友或商人,———...  相似文献   

15.
费秉勋同志在《杜鹏程风格新论》一文中,不同意以往研究者们关于杜鹏程的艺术风格是“哲理和诗情的结合”的论断,他认为这个论断不但没有抓住反而掩盖了杜鹏程艺术风格的根本,似乎作家特别注重主观。文章认为杜鹏程艺术风格最本质的特征是正面显示生活主干的坚实严峻性,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敏锐、尊重、熟悉、关切中形成的。他的思考和抒情是现实主义的,是受着生活制约的。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上,很感谢主席要我讲几句话。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鲁迅,只是他的一个普通的学生,只能说一些常识性的话。请各位指教。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对中外文化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对介绍近代外国文化,整理和批评中国旧文化,发展中国新文化,有特别的贡献。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仍然继续他在中外文化方面的研究。鲁迅厌恶偶像,在坐的各位也都厌恶偶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同志逝世已六年多了.他的诗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已出齐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出六集,现在市面上已见到四集,其余两集的目录也可见到.但所有何集(包括解放前后他自选的集子),还有一些诗文未曾收录.下面谈及的《新的山西》和《平凡的歌》就是未曾收入上述集子的两篇散文.《新的山西》发表于民国二十八年(即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三日的香港《大公报·文艺》,下署写作时间是八月二十二日.推算起来何其芳一九三八年八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同年十一月与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等随贺龙过黄河到晋西北岚县的八路军一二○司令部去实习;一九三九年一月起,随贺龙部队到冀中平原敌后战场,同年七月回延安.此时陆续写了《一个太原的小学生》(一九三九年七月十五日作);《七一五团在大青山》(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一日作),《老  相似文献   

18.
一鲁迅留学日本,精通日语,世所共知。他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鲁迅1902年四月到日本留学前没有学过日语。到日本后,他先在东京弘文学院江南班学习日语,1904年九月转入仙台医学专门  相似文献   

19.
正1936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中国呼声》的主编格莱尼契突然告诉我(即作者夏衍,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鲁迅病情严重。当天我就去找周扬,但只有夫人苏灵扬一人在家;接着就去找了沙汀,他也不在。回家路上碰到沈西苓,我告诉他鲁迅病重,他还不相信,说不久前他在八仙桥青年会见到过先生,觉得他精神很好。不幸的事终于到来了。两天之后,我正在吃早饭,章汉夫急匆匆地打电话给我,说鲁迅先生在这天清晨去世了,要我立即到周扬家里去。沙千里告诉我们,丧事已确定由宋庆龄和沈钧儒主持,并说冯雪峰已向党中央发了电报。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也  相似文献   

20.
黄团元 《社区》2009,(20):22-23
七十多年来,虽然有过多位中国籍作家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揭晓时总是花落别家。鲁迅:“谁也不配拿赏金”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期间。曾经对刘半农说.他想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知道鲁迅的脾气.便托与鲁迅关系更好的台静农告诉鲁迅。1927年9月25日.鲁迅给台静农回信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