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哈回合集团化谈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出现了以谈判集团为载体的谈判模式。这一谈判模式一方面以集团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为基础,减小了谈判成本,提高了谈判效益,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民主化、透明度;但另一方面,集团的产生也使得谈判中的利益协调更趋复杂,达成最终协议的难度增大,多哈回合谈判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在可预见的将来,要重新创建一个广泛承诺的多边谈判议程已不太可能。但在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内,仍有一些领域存在达成共识的可能和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区域贸易协定中,仍有继续扩展和深化的空间,并存在一些新的努力方向。我国应把握当前世界贸易法发展趋势,合理自我定位,积极参与规则谈判,正确处理多边与区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被视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典,但是这一协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则未充分反映.在2001年开始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坚持发展权优先原则,与发达国家展开了艰难的谈判.然而发达国家不愿作出让步,多哈回合达成最终协议遥遥无期.在此种情况下,通过区域贸易协定(RTA)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不失为一条迂回前进路线.  相似文献   

4.
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一度陷入困境,阻滞不前。2015年12月,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定》的扩围谈判成功达成,以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零关税、解除非关税壁垒为目标,对成员方之间信息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使得WTO成员方重拾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赖。通过审视此次扩围谈判中各国不同的立场,研究ITA扩围对中国的冲击及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启动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屡次陷入困境,其原因主要存在于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冲突剧烈、利益博弈格局复杂、农业议题坚冰难破,政治因素推波助澜。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特殊背景下,多哈困境无疑严重打击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同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WTO多哈回合谈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是欧盟实施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共同政策,40多年来,在内外压力下,它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2004年8月,世贸组织成员达成了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在核心领域农业问题上,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发达成员承诺将最终取消出口补贴,大幅度削减国内支持,实质性改进市场准入条件。如何与WTO新的自由贸易协议相协调,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9月14日,世界贸易组织第5次贸易部长会议在墨西哥城市坎昆落幕。在经过5天艰难谈判之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是世贸组织成立8年来无果而终的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坎昆会议的任务,是对2001年多哈会议启动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即“多哈发展议程”)进行中期评估,并对今后主要领域的谈判模式以及是否启动新议题的谈判作出决定。本次会议一开始,与会各方就在会议议题次序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发展中国家强调,会议应首先讨论农业问题,发达国家首先应该承诺取消农业补贴,然后才可以讨论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成员国,虽然口头…  相似文献   

8.
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始于《巴黎公约》,但TRIPS协议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最全面、保护标准最高。分析了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国际公约,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关于地理标志保护谈判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在TRIPS协议新一轮国际谈判中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WTO《农业协议》的不平衡规则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为此,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多哈农业谈判,阐明粮食安全立场,争取农业政策空间,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然而,历经10年的"发展回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因此,《农业协议》及多哈农业谈判最多仅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外部环境,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最终依赖于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势头似乎已经无法遏止。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兴致勃勃地嘲讽自由贸易。世贸组织原本打算通过“多哈回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为优惠的贸易条件,但该回合谈判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且重新启动谈判依然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1.
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产品成为焦点问题,而出口竞争又是农产品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出口信贷措施、出口国营贸易企业、粮食援助作为新兴补贴形式全面进入到出口竞争议题中.农产品谈判已历时7年,历经了初始阶段、模式准备阶段、坎昆会议及框架谈判阶段以及模式谈判阶段,目前有关出口竞争法纪的模式已初具雏形,所确定的出口竞争基本法纪,是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在2013年平行取消所有形式的农产品出口补贴.未来可能达成的出口竞争法纪是对现行法纪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复关”紧迫,要加快国企改革张炳光(管理学院)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已于1993年12月15结束,1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内瓦达成了协议。该协议范围比以往同类协议更加广泛,不但有货物贸易问题,而且有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问题,还确定要建立“...  相似文献   

13.
多哈回合谈判呈现新的特点,成员方的集团化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影响了传统的南北矛盾和南南合作,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退潮导致了WTO成员面临多元化的选择。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的对外政策,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国和新成员等复杂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厘一揽子协定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带来了新局面。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至多哈回合时期,粮食安全关注越来越成为谈判的重点,多哈回合谈判中各大利益集团也就其自身情况表明不同的谈判立场及利益诉求。协定的达成,在确认粮食安全等非贸易关注的重要意义、公共储备计划的"和平条款"、关税配额制度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又存在文件约束力低下、取消发达国家农产品补贴目标失败、利好政策实施程序及条件复杂等缺憾。对于中国而言,应分析此次协定为增强中国的粮食获取能力带来的政策利好,继续在后续谈判中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同时及时地修改中国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WTO西雅图之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千年回合”未能如期启动,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却刚刚开始。依喀斯喀特山脉而建的西雅图是以一位睿智的印第安酋长命名的。四周环水,大多数时候天气阴沉,湿气重重。在20世纪最后一个圣诞节前夕,世界贸易组织在这座阴雨绵绵的太平洋城市举行的135个国家部长级会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们曾对这一预计启动“千年回合”谈判的重要会议寄予厚望。然而经过4天的鏖战,终因分歧太大,各方坚守自己的利益,大悖会议组织者的初衷,未能达成任何有关“千年回合谈判”的协议,使世人感到极为震…  相似文献   

16.
1999年4月10日,经过中美双方艰苦的谈判,两国领导人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美国报纸形容美国各地农民一片“欢呼雀跃”,而中国国内议论却分歧较大;有的认为《协议》是“双赢结果”;有的认为《协议》是中国送给美国的“一份大礼”;有的认为《协议》的生效,将对中国的农业产生“雪上加霜”的效应。如何认识已经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作者认为:《协议》的达成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ID谈判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在年内加入WTD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尽快加入WTD,中国在农业谈判中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一揽子成果中的重要协议之一,以及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关于国际直接投资措施方面的协议,TRIMs协议首次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纳入WTO体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来调整。随着中国加入WTO,TRIMs协议必将对中国日渐繁荣的国际投资和贸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TRIMs协议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中国有关投资法及政策与国际接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利用外资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极度恶化的夏天,没有什么人去注意世贸谈判多哈回合的又一次失败。自由贸易论者感到痛心疾首,但其他人却不当回事。在世贸组织基地日内瓦的失败,似乎是一次附带事件。  相似文献   

19.
WTO多哈回合谈判与中国的多边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多哈回合谈判,是中国第一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此类谈判方数量众多、议题广泛、旷日持久的大型多边经贸外交,它为中国全面学习、适应多边经贸外交的游戏规则并积极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行提供了宝贵契机。通过过去几年积极、务实、灵活的参与,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下一阶段,中国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自身与谈判有关的能力建设,同时采取市场准入议题和发展议题"两手抓"的策略,推动谈判的成功结束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认为,美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让步并不符合美国劳工阶层的利益。在欧洲,法国政治家正在利用食品危机来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在亚洲,数以万计的韩国人抗议从美国进口牛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