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胜利 《兰州学刊》2006,(12):195-196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对深度报道进行重新诠释,我们更倾向于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叫做新闻深度,它只要求新闻的文本能够诱发受众的深入思考,从而体尝思考的乐趣;它只要求通过各种新闻背景的合理运用,表现出新闻事件的“景深”———历史纵深感。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其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为受众解疑释惑,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对重大题材形成的舆论强势,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21,(2):128-141
为进一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的“社会性”问题,通过对媒体社会网络的实证分析,揭示新闻媒体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机制如何影响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结合“互定向”概念与“扩散”理论,以700余家新闻媒体的微博文本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热点新闻事件为例,考察媒体属性(如“定位”)以及网络结构(即“互定向”关系)对其报道特定新闻事件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媒体角色或定位显著影响其对时政、社会和突发事件类新闻的关注;在控制媒体属性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媒体的感染性或敏感性,以及结构凝聚性和结构对等性等变量对社会和突发新闻事件扩散产生显著且正向影响,但并没有对政治新闻事件产生同样效果。该结论有助于改进对社交媒体中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及规约的认识,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的社会新闻,具有题材广泛、人情味和趣味性强、受众面宽等特点,在当代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媒体专门开辟社会新闻版面,有的还把社会新闻放到头版甚至头条的位置。但是,目前一些新闻媒体由于没有把握好报道的“度”,致使社会新闻过多过滥、变质变味,给读者的印象是轻飘、琐碎,称之为“垃圾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对报道大量“注水”,做“合理想象”,添枝加叶,甚至夸大事实,歪曲真相。有的眼睛只盯着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对正面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新闻深度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追踪与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掌握新闻报道的“度”,把握深度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全方位的报道,是每位新闻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传媒关于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大幅增长.其中的一部分事件,可以说是"媒体制造"版的"伪公共卫生事件",使受众和社会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伪公共卫生事件"与传媒报道的操作失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运用媒介事件理论,剖析了"伪公共卫生事件"的建构过程及其内驱机制,揭示了商业主义、煽情主义对传媒建构公共卫生风险议题的伤害,提出应参照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从新闻实务和职业伦理规范等层面来防范"伪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换言之,应从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入手,推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  相似文献   

6.
媒体新闻失实一直是业界和社会抨击的诟病,它不仅损害媒体公正无私的社会形象,亦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影响.从近期媒体新闻失实事件分析发生缘由提及预防时策当对有关方面不无丝毫裨益.  相似文献   

7.
媒体新闻失实一直是业界和社会抨击的诟病,它不仅损害媒体公正无私的社会形象,亦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影响。从近期媒体新闻失实事件分析发生缘由提及预防对策当对有关方面不无丝毫裨益。  相似文献   

8.
龙璐 《南方论刊》2008,(5):53-54
新闻文本和新闻体制的差异会导致重大政治事件在不同媒体上报道重点和角度的差异。本文以“安倍访华”这一国际社会关注的政治事件为例,选择我国《人民日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为样本,分析比较两者对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归纳出我国主流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国际报道的特点和角度,解释政治新闻报道如何建构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和认知,反思我国媒体国际报道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最早见于报纸,它是一种阐明事件的因果,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诞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这种报道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要在“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件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追朔深度报道这种形式的发展过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根据《新闻学简明词典》中记载,当初这种报道形式是西方报纸为了对抗电子新闻竞争而发展起来的。西方记者认为:“报纸只有充实版面内容,开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胜过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自本世纪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10.
肖朝利 《兰州学刊》2003,(5):205-205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在新闻媒体向市场化进程中 ,社会新闻迎来“黄金时代” ,社会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新闻不再局限于生活小事、奇闻异事 ,更注重突出反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社会事件 ,报道范围更广 ,深度更深 ,题材更丰富 ,形式更多彩。一些好的社会新闻题材 ,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 ,现在的读者已不满足于获悉简单的社会新闻事实 ,而希望能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相关背景事件 ,必须在其他方面深入挖掘 ,从新闻事件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切入 ,挖掘出既具有本地特色又不同常…  相似文献   

11.
节目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对事件进行的报道。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与完善,现场报道已成为当今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电视新闻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达到了报道过程与新闻事件发展在时间上的统一性,以获得最真切、最及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中,应体现其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角色存在冲突与异位现象,包括过于关心极端事件,题材挑选有失偏颇;议程设置重心偏移,过度报道吸引眼球;内部管理失范,炒作泡沫与报道失实仍时有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思路包括:善待与善用结合,推动和聚合社会"正能量";强化议程设置公众责任,主动适应议程设置前移新趋势;促进"知沟"弥合与消除,提升报道感召力与亲和力;加强媒体内部规范与管理,着重新闻价值深度挖掘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改善媒介生态环境和格局,推动与规范新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媒体在新闻策划上也日益讲究起来。在这种竞争要求下,如何才能做好同题新闻策划?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既要能“上天”,围绕一个事件、一个主题进行发散式思维,寻找最佳切入角度;还必须要“落地”,结合本单位执行能力和具体情况,注重可行性,确定最佳切入时间,制定最佳执行方案。这个“上天”“落地”的过程往往要经历几个回合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寻找新闻策划火候的过程。一、策划“上天”,出奇、出味、出彩新闻策划本质上是主观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摈弃报道…  相似文献   

14.
解释性报道作为西方重要的新闻报道门类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本文拟从五个方面阐释了西方解释性报道的历史发展与成因,即解释性报道的产生首先是社会变化对媒体提出的要求,其次是报纸与一些新兴媒体激烈竞争的结果,再次,新闻从业人员的成长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最后,认识论和社会责任论对于解释性报道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在传媒商业主义导向下,媒体在报道知识分子新闻时,遵循商业主义导向下的新闻价值框架和叙事框架,追求报道内容的"可售性",将知识分子作为"名人"报道是对知识分子的轻慢,知识分子新闻被当作"媒介事件"来炒作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媒体对知识分子群体报道的偏差,从而遮蔽了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通常指以报道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气和轶闻趣事为题材的新闻报道。与时政、经济、文教新闻相比较,它具有产生新闻领域的社会性、引起受众关注的广泛性、披露新闻主题的共同性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电视新闻百花园中灿烂夺目的奇花。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传媒商业主义导向下,媒体在报道知识分子新闻时,遵循商业主义导向下的新闻价值框架和叙事框架,追求报道内容的"可售性",将知识分子作为"名人"报道是对知识分子的轻慢,知识分子新闻被当作"媒介事件"来炒作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媒体对知识分子群体报道的偏差,从而遮蔽了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8.
张剑 《兰州学刊》2000,(6):76-77
一、深度报道和系统思维的概念所谓深度报道,是指对某些重大的新闻题材,进行全方位深入报道的一种系统性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在全方位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其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在新闻信息的深度、广度上做出一定的开拓性剖析,以引起新闻受众对所报道题材进行带有社会性的思考。显然,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发散性、动态性、多向性和立体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打破传统的平面化、静态化的思维模式。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而揭示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公共新闻实践的内涵与边界问题,并通过典型公共事件论证中国媒体已具备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即在公共冲突性的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新闻监督的基础上为冲突双方提供间接表达与参与、协商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公共问题提供决策或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20.
杨保军 《阴山学刊》2005,18(2):5-12
讨论媒体环境实质上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传播业做出的一种新的审视,它的用意和价值在于促使人们以整体的、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思考个媒体各要素之间、特别是不同媒体之间以及整个新闻业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弥补我们以往注重媒体实体、忽视媒体关系,注重传播本身、忽视环境影响的研究缺陷与不足。目的在于使媒体和整个新闻传播业获得良性发展的思路,使新闻传播业与社会系统处于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运行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