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世纪现实主义掀起了美国文学的第一次浪潮。这一时期,产生了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等享有国际盛名的作家。他们摒弃了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突破了关国文学的"欧洲化"局限,使美国文学跃上了一座高峰。同时,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呈现了多元化景观况,产生了乡土文学、心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流派。这些流派以美国式的表达和美国式的主题构建了美国民族文学,成为民族文学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2.
周维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8,(3)
20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成为美国知识分子反对剧坛商业化倾向,推动戏剧改革的武器。贝拉斯科为代表的注重技术细节和舞台装置真实感的“旧现实主义”,奠定了百老汇专业戏剧的格局;奥尼尔、莱斯等人继承易卜生、萧伯纳、契诃夫的社会批判精神,以社会问题剧为主要表现形态,开创了“新现实主义”时代,直接影响了战后阿瑟·密勒等人的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3.
宫炳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69-73
随着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被称为"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相继对其全球战略和东北亚战略作出调整.针对东北亚地区和朝鲜半岛的特殊战略地位,美国以"利用与限制"和"遏制与接触"两大政策来框定其东北亚战略,以确保其在全球及东北亚地区的超强独霸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炳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认识到东北亚地区对于世界的持续繁荣非常重要,所以为了对俄遏制和将日本纳入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一直将在东北亚地区维持有利于本国的势力均衡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现实主义是自二十世纪末期以来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一大主流倾向。本文在系统梳理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之后,认为新现实主义在写作题材和文学主题上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而在创作手法上批判性地继承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特点,从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此,新现实主义文学既是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文学形式的反叛,同时也是继承,更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分而治之战略是零售业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分而治之战略使零售业跨国公司得到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高的资本收益,并对劳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以及世界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是构筑大规模国际合作体系非常理想的区域,但各国所陷入的安全困境阻碍这一体系的建构。这种安全困境与扰动这一区域政治结构的要素相关联,这一要素就是朝鲜半岛问题和美国的控制战略。正因为如此,欲实施我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就必须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切入,由此弱化美国对东北亚区域的控制力,并营造必要的政治环境,使东北亚各国的战略指向转移到合作的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日韩相互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需要的内在联系,佛教和儒、道融合与现世产生着必然的关联。东北亚佛教信奉大乘佛教具有多元化特点,是“人间佛教”。光大东北亚佛教理念和价值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静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当代写实绘画领域的代表。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对当代人类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卢西恩.弗洛伊德是20世纪后半期在国际艺坛倍受推崇的一位艺术大师.弗洛伊德坚持油画创作,他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强烈个性化的技法和形式风格,作品传达出二战后时代的人特有的惊悸、冷漠的特殊精神意味及探入人性深处的深刻洞察力,突破了西方五百多年的写实油画传统。本文从三个时期对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剖析,并且从造型、笔触肌理、色彩及精神意味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以期全面认识这位现代具象写实绘画领域大师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于晓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5-40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天生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法学界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否定了认为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传统观念,对美国正统的法律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对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对传统法学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我们试图在学术脉络中凸显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反确定性传统的法律观,力图揭示其所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限于自身视角而难以逃脱的学术限度。这场“反叛性”的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消失正是它的胜利,因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实际目标与任务,就是要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打破已有的思维惯式。 相似文献
11.
赵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8-31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是连接欧亚大陆的纽带,倍受俄美关注。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对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战略空间步步紧逼。面对挑战,俄罗斯与美国在军事安全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这场角逐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构建有利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亚地区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和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地",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新世纪伊始,美国借助打击恐怖主义强力进入中亚地区,推行新中亚政策。面对美国的介入,俄罗斯调整了原先的中亚政策。美俄对中亚地区的战略争夺,必将对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国际战略格局以及相关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永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10
2010年,东北亚安全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包括日美安保同盟重新定位,"天安"号事件,延岼岛炮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韩国推迟收归军事指挥权,日本民主党政权回归现实主义的对美政策,朝鲜推进核聚变技术,中日撞船事件等。2011年3月的日本核泄露事故又为东北亚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不仅继续主导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事务,而且,仍在东北亚地区发挥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影响力。除了美国以外,其他东北亚地区各国也都依据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变量。面对复杂的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国必须认识到本国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反对美国舰队演习等问题上当谨慎行事,重视政治大局,维护东北亚的稳定和现状,树立和平发展,公益、道德、正义的国际形象,重视大国关系的协调与合作。今后能否理性对待这类问题,是对中国外交是否具有长远战略的一个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赴美培训考察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8-12
从反腐败机构、措施、机制、制度及趋势等方面考察和研究当前美国政府推进反腐败的战略和特点,探索结合实际推进我国反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大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力度的有效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彭春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1):99-101
冷战结束后,美一直对其全球军事战略进行缓慢调整."9.11"恐怖袭击加速了美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步伐,促使美开始了冷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美将亚太地区作为此次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将对亚太安全形势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中国这个亚太地区大国来说,如何应对亚太新的安全形势,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是中国战略决策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赵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19-21
中亚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中亚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堪称世界的聚宝盆.中亚地区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因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依据形势的变化适时的调整对中亚的战略.美国的战略调整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不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在判断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时,除关注其影响力的大小以外,还需关注受众对他国影响力性质的评价。从整体上看中国在东南亚六国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美国。具体而言,持传统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众对中国的评价显著好于美国,持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众对美国的评价相对好于中国。政治体制差异对民众判断中美国家影响力大小存在显著影响。虽然整体上中国影响力的优势已经显现,但是中国在全球化影响力方面仍存在不足。中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态势的同时,也要着重提升影响力的质量。中国应继续提升全球化竞争力,打造中国的全球品牌;注重改善社交媒体上中国的形象,鼓励更多的民间组织“走出去”,注意区分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刘红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4):37-40
新时期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以往的不同意义在于不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照相,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崭新的风貌;即使吸收一些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方式也是有限的,也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变异和探索。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在这段时期里此起彼伏,大致经历了复苏、深化、低谷、回归这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随着各自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有着不同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9.
袁长青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28-32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研究近代留美或赴美群体,各类游美见闻手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档案,它们是了解访美学人主体意识的一扇十分重要的窗口,也是访美学人主体发声的重要渠道及意见传播平台。1946年,张其昀根据他在美国期间的见闻,出版了《旅美见闻录》。该书深切地体现出作者在抗战时期对民族国家复兴的所思所感,再现了美国形象。同时,张其昀对其在美生活访学历程的相关探讨,形成了一套基于赴美学人自身价值观的对西方社会文化的认知,也建构了一个访美学人视野中美国访学生活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