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诗韵新编>1293个古入声字的调查,参照<中华大字典>、<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的注音释义和组词进行修补.结果表明旧入声字派入九道辙的四辙中,且平声字仅604个,其余689个仍为仄声.从而论证新诗韵九道辙亦适于今人作旧诗讲求平仄的需要,更拓宽了押平声韵的用字范围.  相似文献   

2.
<词林正韵>是清朝人戈载于道光元年编撰的一部词韵类韵书,该书的反切主要取材于宋朝丁度等人撰修的<集韵>,而<集韵>亦出于<广韵>.通过比较<词林正韵>、<广韵>、<集韵>中的反切,对<词林正韵>承袭<集韵>反切上字之误进行了订正,以裨助于今人对<词林正韵>及<集韵>等韵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读若条例的本质是标注字音,许慎在用读若方式给字注音的同时,客观地也反映了古书用字及字的形义问题;<说文>读若字与被解字之间的形义关系有五种情形,即通假关系、同源关系、异体关系、同义关系和古今字关系;把握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说文>的价值和准确地训释古代文献语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清理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进而考论<说文>对传承字与新出字的著录.认为传承字代表着秦简文字的基干,新出字则显示了汉字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是一部体现江淮方言特色的近代小说,此特色从小说中"把"字用法便可看出.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的角度对<儒林外史>中概数词"把"和动词"把"进行比对,从而分析这部小说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6.
根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60多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写成了<<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一文,剖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3个"奄"族字,并附录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近50个"奄"族字,略加分析,分成具有"覆盖、隐藏"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覆盖、遮藏、盛装物体的东西"义这7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现补析、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些"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7.
"读若"是<说文解字>的一大条例,但传统上大都对它的性质认识不清,一般当作注音术语,偶然说明文字通假现象.本文分析了<说文>中的一些读若字,发现"读若"的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五种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说明被释字读音.所以文章认为"读若"是文字训诂兼注音术语.  相似文献   

8.
<逸周书·时训>每节前半部分所记物候与<礼记·月令>等书相同,这是先秦传下来的<时令>.其后半部分则与汉代谶纬之学有密切关系;又"病"、"兵"等上古阳部字在<时训>中与耕部字相韵,这是汉代始有的语音特点.因此,这部分当是汉人的解说,是为<时训>.今传本<逸周书>此篇作<时训解>,"解"字当是孔晁以后人所加.  相似文献   

9.
禾、黍、来、麦等是<说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与谷物生产有关的字使用至今,积累起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但因历史发展,事过境迁,<说文解字>及其有关注释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误之处.原因是<说文解字>著书时,未曾看到过这些字的甲骨文原字;又限于当时的植物学和农学知识,易产生一些曲解及误会.  相似文献   

10.
对苏东坡词<浣溪沙>三首、<临江仙>一首、<双荷叶>一首、<减字木兰花>一首的写作时间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说的简化汉字是指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及1986年《简化字总表》所涉及的汉字。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简化汉字的主要功劳是:减损笔画,于普及教育功不可没;不乏传神之作,于理解大有好处。同时,新的简化字也仍然有一些不足,表现为:识别上,可能造成新的混淆;数量上,没有减轻识字负担;字形结构上,进一步破坏了表意性;传承上,带来了古籍阅读的困难。汉字规范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字研究始于清末的新检字法的创造,而"现代汉字学"学科的建立则以1980年5月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第二辑里发表的《现代汉字学发凡》为标志。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用的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现代汉字应当以五四作为现代的"起点"。研究现代汉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知识界废除汉字、汉语的主张是没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在信息时代,汉字比拼音文字有明显的优势,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汉字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而汉语古典诗歌也是打不倒的,背离了古典诗歌的体统,新诗的发展危机将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汉字被认为是一个可以不断孳乳繁衍的开放的系统。历史上,创制新的汉字一直是应对概念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代以降,日本的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都使用汉字翻译西方的新概念。在方法论上,日本多用直译法造复合词,而中国由于化学元素名翻译的成功,造新字为译名的方法被认为更符合汉语的本质。然而,来华传教士苦心孤诣创制的大量新汉字,最终为日本直译法的复合词译名所取代。中日不同译名创制法对各自语言的近代词汇体系形成之影响表明,对于有限的语音形式,只靠增加记录语言的符号---新汉字,不可能完成新的科技术语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结构关系的手写汉字识到粗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抽取手写汉字基本笔划为基础,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进行粗分类。它不仅算法简单、分类速度快、分类能力强、分类稳定、可靠,而且在分类的同时又能把组成汉字的部件及其笔划随之而分离出来,为用句法结构方法识别手写汉字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成功地用于在PC/AT机上实现的成页手写体(楷书)汉字识别系统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汉语拼音虽在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汉字拼音化成效却不大。这不能不说是与纯拼音文字不适应汉语特点有关。相反 ,汉字的常用字高度集中 ,生命力极强 ,能灵活组装以最简明的方式表达日新月异的词汇发展 ,这些优势是拼音文字无法企及的 ,所以 ,汉字改革继续朝着表意文字方向发展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7.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 ,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 ,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 ,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来源和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化学这一特殊领域所使用的汉字的特点。从来源看 ,化学用字主要有援用旧有的非常用字和另造新字两种 ;从内部结构看 ,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  相似文献   

19.
"字本位"理论强调加强学生的"字"意识,是语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一条全新的思路,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