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学说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社会科学》2005,2(9):129-133
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并非是若干个在时序上前后相继的具体历史阶段构成的某种固定的历史演进图式,而是历史运动的内在的、本质上的因果必然联系。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普遍规律是一种科学抽象,它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只能表现为特殊规律。因此,决不应把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释读成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时代的历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从三个方面否定历史规律。他认为,历史陈述不具有普遍性,历史事件不具有严格的重复性,历史研究不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对唯物史观理解不够,在传统唯物史观指导的史学研究中存在把历史规律简单化的倾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能理解历史规律的层次性.历史规律应该划分为一般规律、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对唯物史观理解不够,在传统唯物史观指导的史学研究中存在把历史规律简单化的倾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能理解历史规律的层次性.历史规律应该划分为一般规律、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把马克思说成是社会预言家,视马克思为历史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法西斯主义。对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思想作一个深入的解读,指出其对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唯物史观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文章中通过解读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思想总结出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主要是波普尔不能辩证的理解唯物史观和脱离实践的解读唯物史观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直接立足于人类现实的社会存在,不仅超越了先验反思的普遍历史观念,而且颠覆了绝对思辨的世界精神王国,最终发现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历史规律。因此,回溯康德先验历史哲学的界限,把握黑格尔思辨历史哲学的完成,重新理解马克思批判历史科学对以往历史哲学的超越,是一条通达历史唯物主义本质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代表性著作中,我们可以认识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8.
历史价值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价值活动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的生命存在和优化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本文试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探讨历史价值活动的四条规律。它们是:(1)人们的价值生活决定人们的价值意识;(2)人们的价值活动构成历史运动的合力;(2)历史价值活动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4)历史价值活动过程是发展与代价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疆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自汉代起,我国历朝正史续有记载,并构筑了一套独有的历史叙事体系。新时代新疆历史叙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本文论述了新疆历史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历史演进轨迹特点的系统梳理,阐明了新疆历史的基本史实和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研究叙事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作了一番梳理: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概况,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基本观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唯物史观视阈,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的总问题.如果说资本统治属于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问题,那么,传统社会形成并作为残余遗留下来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则是属于中国特有的中国总问题.哲学作为在思想中把握的时代,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的哲学家们要有深邃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中国经验,建构中国理论,破解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今日民族复兴大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中华文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任务。文章运用唯物历史观梳理、概括和总结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回答了中华文明为什么在近代遭遇到“亡国灭种”空前危机和中华文明焕发面向世界的新的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华文明要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论断,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把握历史主动。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把握历史主动是指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掌握历史规律以摆脱依附状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明确了抓住历史机遇、党的自我革命、主动担当的实践自觉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积极呈现,指明了把握历史主动必须依靠人民主体,拓展了“现实的个人”的全方位、多向度的时代意涵。就把握历史主动的价值旨归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全人类解放理论,提出了实现美好生活、达成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目标,展现了中国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的确立,同其他任何重要理论的创立一样,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横空出世,而是有着其内在理论渊源,只有真正把握了这一渊源以及理论自身演进的内在环节和逻辑,才有可能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和根据,从而进一步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其精髓和实质.本文对唯物史观产生的理论前提--历史哲学的演变进行一番系统而全面的考察,以从中窥视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主动精神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法宝,必须继续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理论、历史、实践和价值共同构成其逻辑体系的四个维度,体现为遵循唯物史观的内在原则,赓续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荣传统,反映总结经验教训的历史理性,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指向。在历史主动精神的逻辑结构中,理论逻辑为行动先导、历史逻辑为精神基因、实践逻辑为思想武器、价值逻辑为精神旨归,建构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精神体系,彰显于党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8.
19.
李晔 《阴山学刊》2001,14(4):61-64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及一切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历史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以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为基础,历史认识是历史和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历史规律的研究涉及历史认识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也需要广阔的视域和更多元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论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正爱 《江汉论坛》2004,1(2):80-83
随着物质利益问题的日益突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确认识物质利益问题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认为,物质利益问题在唯物史观中具有突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一、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契机和起点;二、物质利益问题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范畴的实质;三、人民群众是唯一的真正的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