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现代社会中,有不少作家从文学文本出发,以较为理性的视点去审视人类的异化与抗争。本文试以《白鲸》、《红字》、《城堡》和《窥视者》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小说为例,简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小说文本中揭示的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社会对话过程中的异化和抗争,从而体味异化和抗争这同一部乐曲浑厚旋律之一二。  相似文献   

2.
人的异化是西方现代派作家普遍揭示的主题之一。在《儿子与情人》中 ,劳伦斯以英国诺丁汉郡矿工的生活为背景 ,以保罗的成长过程为主线 ,以心理探索为主要途径 ,深入细致地描写了莫莱尔一家的感情纠葛与冲突 ,从而深刻展现了劳伦斯小说的普遍性主题西方工业文明对人所造成的异化。本文旨在分析人的异化在《儿子与情人中》中的具体体现。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给人们的身心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著名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白骨》分别以人类和非洲象的视角,共同表达了现代物质文明下人类生存的孤独和异化这一主题。文章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入手,讨论了现代人病态的生存现状。和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不同思考和类似的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4.
康拉德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间谍》是康拉德重要的关于无政府主题的小说。出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康拉德在书中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异化现象。《间谍》中异化的具体表现为人的情感、道德的缺失,世界的荒诞和人的生物化。异化无孔不入,康拉德对人类是否能扭转这种局面持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5.
《杜宾的生活》被公认为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作品着力刻画出一个经历了现代文明所引发的精神危机的异化了的人物形象威廉·杜宾。本文将从主人公与自我的异化,与周围人关系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三个方面对其异化生活的表征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直以来将《呼啸山庄》作为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鲜有视其为发现代主义文学先声的作品。我们从异化观和对异化的文学再现出发,剖析希斯克利夫等人物作为异化人的精神悲剧之现实根源和裂变过程,可以发现《呼啸山庄》所反映的异化人的主题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而《呼啸山庄》对于象征的运用,也具有象征主义的特点。象征主义在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起到过渡和衔接作用,兼具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布莱索的自我异化,从而揭示了在白人统治的美国,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和自由中,他们的人性与个性遭到摧残和扭曲。  相似文献   

8.
刘震云是当代著名作家。他总是把深奥的道理寄寓在简练的文字当中。他的小说中写满了横七竖八的被异化了人性的人。从权力的实施者和受众两个方面研究和分析刘震云小说中人性异化的问题,并将异化人性的根源指向中国传统的以官本位为主要特征的权力文化意识,对人们理解刘震云的小说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现象以及走出异化的出路做了完整的论述,文化异化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双重文化异化,从而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异化的出路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指导下看现在文化异化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异化和语言、文字文化异化,走出文化异化的出路: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想;依法加强对文化事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金锁记》执着于展现曹七巧与情欲、物欲搏斗的命运史,张爱玲在她身上把封建伦理、金钱对人的异化展示得最为彻底。小说前半部分表现人性被异化的全过程,后半部分则描述人性沦落之后的七巧的变态人生。小说不仅仅是对人性丑陋的展示,更展示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贬抑下如何一步步丧失了母亲的本性,被彻底异化成为变态的母亲,展现了人性的荒凉。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究有二:一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二是认为《手稿》虽有雏形但不成熟或是一部过渡性著作。认为《手稿》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以人本主义逻辑为主体的多重复杂的逻辑结构;文本框架重组维护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为《手稿》的版本结构、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外化扬弃观点、费尔巴哈人的异化扬弃只是精神枷锁的解放观点持有批判态度,完成了对二者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黑暗的心脏》中 ,康拉德讨论了由无情的世界和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产生的人的异化问题。此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异化的定义 ,然后指出康拉德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使他比同时代者率先觉察了人的异化现象 ,并将此 ,如那些现代主义者在他们作品中展示那样 ,在《黑暗的心脏》中提出来。通过分析《黑暗的心脏》中的异化问题 ,我们发现故事中的白人———那些朝圣者 ,女人 ,俄国人 ,库尔茨 ,包括马洛自己一个认为自己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在与世隔绝 ,无情的 ,没了上帝的世界都被异化了。而黑人则被欧洲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被文明化的进程异化了。通过对异化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事实 :人不能逃离由自然和社会组合的力量的异化。《黑暗的心脏》所揭示的与存在主义的观点遥相呼应 :人生活在周围的各种随时变化的情况之中。人不能逃离他生活的环境所以他不能逃离异化———这一问题同样被存在主义者所发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态先驱的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无名的裘德》中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异化所招致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在自然生态危机的描绘中,哈代呈现了自然的凋敝残败、模糊缺失;在社会生态危机的描述中,哈代突出了人在异化社会中的孤独感与幻灭感;在精神生态危机的展现中,哈代则强烈对比了人自身异化前后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三种生态危机的书写,哈代旨在警醒时人:生态危机之严重;摆脱桎梏克服异化之必要;重建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关系之重要。而哈代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异化的再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英法的一些学者认为异化是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这是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引伸出来的;事实上马克思早就抛弃了异化的概念,而且他对异化的理解也和现代人的理解不同。德国首先提出异化问题的是黑格尔;异化即自我分解为主动我和被动我的二元状态。费尔巴哈把异化归因于宗教和拜物主义,而马克思则把人的异化说成是财产制度造成的;在组织生产时,人成为别人使用的商品,因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来,迷失了自我感。后来马克思觉得“自我”的概念太抽象化,认为唯一的社会现实不是笼统的人,而是经济阶级,所以在《德意志思想意识》中嘲笑左黑格尔派谈“人性”,谈不属于任何阶级、毫无实在、只存在于哲学幻想领域里的笼统的人。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序言里,这个态度变得更加明朗了。异化这个问题从此就被马克思置诸脑后。当代在马克思思想里重新发现异化概念的是卢卡契。此外还有克尔凯郭尔和卡夫卡给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加进了宗教内容;而代表德国社会学悲观思想的人,如曼海姆和韦伯,也给予异化概念以新的理智的支持。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则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找寻新的人道主义根据而回到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存在着对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误读""漏读""混读"现象。误把异化理论当成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加以研究、分析,进行学理上和运思上的肯定或否定。实际上,异化理论属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从来没有肯定过异化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中集中阐明了自己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扬弃其唯心论或直观机械性,彻底翻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异化理论,用自己全新的异化劳动和异化实践理论开启了唯物史观的全新视野。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是和异化劳动论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的。在其第一次哲学翻转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从"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出发,目标是"消灭劳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是对于劳动或异化劳动的根本否定性理论。马克思在构建异化劳动论,完成其对黑格尔的唯心异化理论的第一次哲学翻转的同时,也在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构建了异化实践论。马克思异化实践论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目标是"改变世界",是关于异化实践或实践的未来肯定性理论。针对费尔巴哈等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再次发挥了哲学的翻转作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与黑格尔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在学理上、理论上阐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异化实践论思想,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喧哗与骚动》是以人性的异化来揭示美国南方社会压迫人性的罪恶。福克纳非常关心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他向往着尊重人性的理想境界。因此,他对美国南方的清教和种族主义充满了愤慨,对被蹂躏、被压迫者充满了同情。他强调“人,只有在他的个性中才能得到拯救”。他痛心地感到社会用各种方式“剥夺”了人的个性,人性越来越被社会所异化而失去人的本性,成为被泯灭了内在本质的社会与宗教的附属品。正是由于他对美国南方社会压迫下被异化的人性有着异常深刻的认识,才使得他创造了《喧哗与骚动》中那么多被异化了的悲剧人物,使他对异化人性的罪恶揭露与批判显得坚决有力。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他与邪恶世界的冲突是整个《哈》剧的中心。然而邪恶世界本身却是人文理想异化的产物,它具体表现在人欲的异化、人智的异化和道德的异化三个方面。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与之进行了孤独的抗争。由于主人公自身亦显露出自我异化的蛛丝马迹,斗争只能以同归于尽而告终,通过这样的结局安排,寄托着剧作家深沉的反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京华烟云》是一部描述时代大变迁时期几个大家庭命运起伏的历史小说,该小说最初是以英文形式展示给读者的,但是作者英文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暗含了一个汉译英的过程。本文从异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作者在创作小说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倾向,进而分析这种策略选择的意义以及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在对待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习俗等翻译文本时,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占有关键地位,而其中对工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异化"的论述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思考。马克思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实践实例中去阐释人的自我异化问题。他从现实的经济事例出发,引入异化劳动这一范畴,详细论述了人在异化劳动中之所以自我异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工人这种"自我异化"的可能和途径。对马克思人的"自我异化"的提出、内涵和扬弃的条件,目的和途径做一简单论述,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自我异化理论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随着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化、具体化和精确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以《手稿》原文文本为基础,进行阅读和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加确切的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20.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的杰作,展现出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和生存困境的思考。在该小说中,死与生的对立是故事的基本线索,水与火是故事发展的辅助因素。这四个语义素相互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语义素的动态发展使故事产生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