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从语法学的角度对汉语虚词作研究是自《马氏文通》开始的。虚字学说作为《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其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识,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对《马氏文通》的研究,虚字方面比较薄弱,因而对它的评价往往失之偏颇,只有全面认识理解《马氏文通》,才能对它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让步连词“虽”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表示实让(虽然)和虚让(即使)两种功能,汉语发展中区分和分化这两种功能涉及三种方法:复合组词、语法关联和由语用关联形成结构意义。这三种方法分别涉及实词语法化、虚词语法化和语用搭配结构意义的语法化三类演化机制。本文以对《朱子语类》中相关语法现象的定量统计为基础,讨论汉语史上通过这三种方法产生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3.
浅析《语助》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6个多世纪前的《语助》,是我国第一本诠释文言虚词的专著,可惜历来对其不够重视,研究也甚少。本文通过对比、叙述和分析,阐明该书鲜明的特色:释义通俗易懂、浅近中寓含深义,首次揭示文言虚词所具有的修辞功能,首创对复音文言虚词进行较集中的诠释,以及该书所体现汉语较早期的语法理论。以期能对《语助》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早 ,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非急需 ,汉语语法学却发展缓慢。虚词是汉语语法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 ,产生于十四世纪的《语助》开汇解虚词的先河 ,成为“汉语语法学创立的一个朕兆” ,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语助》为滥觞掀起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法名著《词诠》作为我国第一部具有系统语法体系的虚词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书擘划了汉语虚词研究的崭新天地,对后来汉语虚词的研究和辞书编纂影响至巨。本文对其在词语收列与诠释等方面的特色与得失作了全面的分析,以期时当今的语文性词典,尤其是汉语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考察《说文解字》与《助语辞》两书研究成果以及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试比较《说文解字》与《助语辞》对虚词的解释,探讨了《助语辞》与《说文解字》在术语、体例、收词、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异同,指出《助语辞》对《说文解字》虚词成果的继承和发扬。虽然两书对虚词的解释研究在词法与语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对语言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虚词作为表达古汉语语法的手段之一,正确解释引例中的每个实词的词义,这有助于我们对虚词的进一步掌握。本文针对《古汉语虚词通释》引例释义中值得商榷之处进行了探讨,并归结造成错误释义的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词很多,使用也很灵活。由于古代“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因而虚词研究一向是训诂学者和语法学者比较重视的问题。在有关虚词的专著出现以前,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虚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这种研究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并且往往附属于训诂学、文字学、辞章学之中,但应该承认,这种研究已经具有语法学的性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助语辞》在语法方面的成就在于:第一,第一次专门性地研究虚词,是语法研究的开端;第二,开创性且系统地从修辞角度解释文言虚词;第三,重视复合虚词的研究符合汉语词的发展规律。但它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缺乏辞典编纂的科学性;对于虚词的遴选欠妥;收入少量实词性词组;义项疏漏不全;虚实概念不清;释文缺少例证,引文大多不注明出处;对虚词的类别不明确;释义欠精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