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初的苦难中,王国维着意于"人生之问题"的苦苦思索,为了寻求人生之"直接之慰籍",王国维以叔本华、尼采等为参照,形成了"势力之欲为根柢"的文艺美学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境"说,建构了"势力之悟"的审美价值图式;而"境界"说则是对"意境"说中"意与境浑"这一最高审美层级的审美规定,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王氏对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没有做出科学的、定义性的表述。后人大都用“以我观物” “以物观物”而引起情感的“显” “隐”来界定,如认为有我之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者移情入景,景物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无我之境作者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情感隐约深藏,并带着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笔者以为这样界定有偏颇,因为在《人间词话》中王氏还这样说:  相似文献   

3.
情景交融一般是指创作主体的情感渗透于客体景物而形成的一种情寓景中的艺术形态."意与境浑"则是指诗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但能令处身于环境的主体感发、引起某种思想感情,而且能令读者感到这环境与情意之间的因果关系全然可信、自然天成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活跃于晚唐、五代之际的诗僧贯休,不仅以其数量可观(700余首),风格特异的诗歌载誉当时,而且这个佛教中人性格独特,行迹超迈,“落落不拘小节”,甚为时人所重。从他的诗作和有关资料来看,他阅历丰富,出语调侃,交友广泛,游踪几乎遍及南中国;同时又有较强烈的政治愿望,对现实生活颇多关注。他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五代时期南方几个割据政权,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索,认真研究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5.
意境的前身,一般认为是意象。 意境的思想源头,在先秦的《老子》、《庄子》和《易传》那里。而意境说,则产生于盛唐。王昌龄首次提出“意境”这个美学概念。后来,皎然、刘禹锡、司徒空、虞世南、张彦远等,都对意境作过著有成效的研究。宋以后历代古文学家,诗词学家,哲学美学家,亦都对意境研究作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而对意境作出界定的,则当数近代王国维了。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意与境即我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统一。但它又存在不同的倾向,有所谓“意与境浑”、“以意胜”和“以境胜”。王国维这样说: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  相似文献   

7.
王昌龄作为意境概念最早的提出和论述者,他主要就意境的感触发兴及营造意境的方式,提出了"三格说".他认为意境生成的关键是景意相惬相兼,以至达"境生象外"的无穷韵味.他还就意境的物化生成类型,提出"三境说";就意境品格的高低问题,提出了"意高则格高"说的评价标准等等,形成了一个以"三境"说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诗学思想,奠定了古代意境论基本的思想格局和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古筝作品《铁马吟》艺术欣赏的现状,指出了人们在欣赏《铁马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加深对《铁马吟》的了解、提高古筝艺术欣赏能力、仔细体会《铁马吟》的意与境等多种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言”、“意”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美学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言不尽意”作为哲学命题起源于老庄哲学思想,借助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被直接引到文学理论中,开始得到深入地阐述,延伸为中国古代文论中“言外之意”的言意理论。借助于“兴”对“言外之意”表现的拓展而最终成为意境理论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两种形态 ,却未作具体阐述。现代研究者对它们也未作深入的探讨。对此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写境和造境的艺术特征 ,认为写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之美 ;造境具有主观抒情性、表意性和理想化抒情手法等。写境有画境、物境、事境等类型 ;造境有缘情写镜、直抒胸臆、象征虚幻等形态。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等三类。陶诗一般均呈现为情与景会、物我相融和意境浑成的特点。在以《饮酒》、《杂诗》和《拟古》等为代表的咏怀诗中,陶渊明亦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其具体表现为用高度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景中情”,或侧重于写“情中景”,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洪仁玕提出的“防意如防城”、“胜惑即胜敌”这一思想出发,从新的角度研究了洪仁玕的思想,论述了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详细地阐述了洪仁玕面对后期太平天国思想领域的严峻形势,为收拾世道人心,稳定政局,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腐蚀和诱惑,提出的一整套“防意胜惑”的有关方策。文章认为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太平天国革命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情意的组合,审美主体的独特情感使得意象具有了无尽的审美意蕴。唐宋诗词中出现的夕阳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的人生领悟。由夕阳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展现了一种历史的阔大,在生动明晰的夕阳图景之外,隐约呈现出诸多层次的缥缈空灵的意象情趣,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境生象外,意发其中"的广阔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由<易>学"现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想,生发出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滋味论、隐秀论、象外论;由<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思想,生发出"传神"扣"气韵生动"论,加上佛学禅境把物理时空意识向心理时空意识引领,三者合流融汇,终于延异出了唐代以"境生象外"为首要特征的"意境"论.  相似文献   

15.
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层审美特征下,唐代意境理论的核心美质体现为对浑全之美的追求。浑然一体性正是庄子道论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同时映射到了庄子对自然、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浑全之美追求体现的是对庄子道论中浑全自然真美思想的继承。唐代意境理论对浑全之美追求具体体现为"境"概念的引入,并在唐人构设意境理论时从意境构造过程、意境的核心美质和意境的审美鉴赏的全方位思考中表现出来。司空图的"全美"观是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最高、最集中的表述。庄子道论与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的融合,得益于唐代的崇道风气和诗评家对庄子的向慕之心。  相似文献   

16.
从心灵状态切入,论述了词境与禅境的不同品质及内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通相融之处,意在揭示艺术思潮与哲学思潮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南宗禅看来 ,“禅”既是修行 ,又是得道 ,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 ,既是方法又是本体 ,既是定又是慧。也就是说 ,定与慧是一体的 ,佛本是心 ,心本是佛 ,只要保持“平常心” ,就能进入“禅”境 ,以豁然晓悟 ,自识本心 ,万法尽通 ,全面、整体地体悟到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达到自我生命与最高生命存在相融合一的“慧”境 ,即“禅”境。在此境界中 ,“禅”是定慧的圆融浑一。故就禅宗美学而言 ,则禅是生命之美的集中体现 ,为美的生命本原 ,既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和途径 ,又是通过这种审美体验以获得的对生命本旨的顿悟以及由此达到的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18.
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表现在诸多艺术领域中,有辉煌灿烂的成就。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许多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仁者爱人的孔子儒家思想使人们热爱生活,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自我,山水草木都饱含情意。孔子自己有许多意境创造,令后人景仰向往。孔子有许多关于文艺的评论,阐明意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临习是书家一生创作的必要过程,只有在不断地临摹前人的用笔、结构、章法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自家风格,如米芾自称"集古字"、赵孟頫倡导"则古"、王铎亦有"如灯取影,不失毫发"的临书经历,可以  相似文献   

20.
苗沛霖,安徽凤台人。1853年初,他乘“发捻交乘”之机投笔从戎,到1863年12月身死蒙城,戎马生涯十余年。其间一度形成淮上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天顺王国”。其所以能“崛强官匪间,专制一方”,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之点,与他的老师胜保的大力扶植分不开。而胜保之被褫职逮问以及被朝廷赐死,又与“苗沛霖事件”大有关碍。苗、胜“相为倚重”,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作了充分的表演。一苗、胜勾结始于1857年末。是时苗已成为“拥众数千,沛霖之名震两淮”的“土匪之豪”。在所控制的地区内,“生杀予夺取决于沛霖,官为守府而已”。清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