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采用了实例分析归纳法,对由Haves与Get构成使役结构的语法特点及句法特征进行了探讨。结合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中的参与者类型与Comrie提出的致使范畴理论,以have/get+sb.+(to)do sth.have/get+sb.+doingsth.,have/get+sth./sb.done三种句型结构为出发点,以英文原著中具体例子为分析对象,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2.
双重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同时用来说明主语,第一谓语通常由实义动词表示,说明主语实施的某一特定的行为过程;第二谓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或过去分词充当,说明主语处于某种状态时所具有的特征情况或身份。句法结构上,双重谓语是一种“动词+(宾语+)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等)”结构,它与“复合谓语”、“复合宾语”及“动状”结构的表层形式很相似。本文旨在探讨区别双重谓语与上述几种相似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will/shall+be+V—ing”结构有两种主要用法:第一是表示某个动作会持续到某段时间而无确定的限制;第二种用法井无进行体的标准意义,只是表示一种理所当然的将来(a“future-as-a—matter—of—course”)。本文旨在用语法和语用学的观点对该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英语动词按其动作发生过程的长短,分为持续性动词(durativelverb)和非持续性动词(Non-dyrativeverb)。持续性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性,不涉及动作或状态的开始与结束,它可以同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连用,如:Ihavelivedhereformorethanthirtyyears.since1958.持续性动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动作的持续性动词,如live,study,run,walk,Write,work等;另一类是状态动词(stativeverb),只表示一种静态,如be,have,own,belongto,hear,see,hope,want,wish等。非持续性动词表示一时性的动作,一般不能跟持续性时间…  相似文献   

5.
魏晋六朝时期两种非使成动姑式得到一定发展:后项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动作的“坐定”、部分“v+取”、部分“v+已”均可视为动姑式用例;后项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施事者的动结式明显增多;总体来看。此期非使成动站式沿袭先豢两汉,井逐步扩大运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8,(5):38-43
一、被动语态的构成 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by)”构成,本身没有词义,但有人称、数及时态的变化。by用来引出动作的实施者。  相似文献   

7.
“连V1带v2”这种格式的语义类型有三种:列举式“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或进行。并通过列举这两项来概括相关集合的成员的特征”;主辅式表示“包括前后两种动作或状态,以前项为主,后项为辅”;离合式表示“程度或强调”。“连V1带V3”有三种认知模式:双核平列式、单核加合式、双核凝结式。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实效范围内,是成立的,但总是限定a≥0,b≥0,当a与b并非非负数时,等式还成立不成立呢?在实数范围内和在复数范围内,符号“N”的意义是不同的,例如:在实数范围内,/了只表示1的算术根1,在复数范围内,/了就表示1的两个平方根是士王,又如,在实数范围内,Mry只表示一1,但在复数范围内,Mry就表示一1的三个立方根,一1,-。,-d(。=-1+/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尸℃),为了避免“)一”是在实数范围内的还是在复数范围内的混淆…  相似文献   

9.
“太A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A了”云兴华一、“太”是个表程度的副词,可以同某些形容词(用A表示)组合构成“太A了”句式。即:太+A+了→太A了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进入“太A了”。经观察得知,性质形容词一般都能进入该句式。如:太硬了/太丑了/太伟大了/太粗心了状态形容词一般不...  相似文献   

10.
一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单位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如:出租汽车(述宾/们正),长一尺(述宾/主谓)。本文打算对介词以及由此组成的介词结构所产生的组合方面的歧义现象做一整理,旨在说明汉语的常用介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引起歧义。以下就举例说明。1二在1)在火车上写字这是一个层次相同的同形结构。可以指:A把字写在火车(车厢)上,B坐在火车上写字。朱德熙先生是用变换的方法来分化这类句子的。。但是,如果我们以“火车”为参照物,来看动作“写”发生时“人”与“字”所处的位置,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见表。表中“+”号表…  相似文献   

11.
闽嗣鹤、严士健先生编的《初等数论》一书的第四章第3节定理2给出了:当行’(X;)的条件下,n次同余式j(x)三0(modP勺/(。)一o.O”+o-1。“-’+…+11。+。。(1)其中P为质数,a.一0,a‘(=0,l,2,…,n)为整数时的求解之法。本文对Pf(x;)的情况进行研究,并给出了同余式(1)的有解条件,在有解的情况下求出了同余式(l)的解的表达式。定理l.设。。x/modp),即x一。;-+pL;/;=o,土1,士2,…O)是同余式f(x)。0(modP)(3)的一解,并且pfi’(。;),p叫了(。;),则同余式(1)的一解为。…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单点描写、共时比较及历时溯源的方法,分析淮北方言中介词“拜”的用法、特点及来源。其用法:一是通过“拜十名”后动词的复杂结构关系表示处置,二是通过“拜+名”的特殊结构表示埋怨、责怪和无可奈何,三是通过“拜+名+动/形的”结构表示描写。其特点:“拜”字结构后的动词主要为动作动词,整个句式表示人或物对另外的人或物施加影响或处置而产生了某种动态化的结果,“拜”字句的处置用法和它表使令意义的用法关系密切,“拜”字结构后的动词可以是一个光杆动词等等。其来源是:从句式平行和读音的相似上看,淮北话中的介词“拜”和普通话中的介词“把”是历史同源词,“拜”应该是“把”的读音变异或变体。  相似文献   

13.
非限定动词———即非谓语动词 ,其变化形式有四种 :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 ,现就各自的语法功能及结构特点分述如下 :一、不定式及其用法1 不定式的时态1 不定式的时态( 1)当不定式表示的动作与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或发生在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之后时 ,须用不定式的一般式 ,即 :to 动词原形。如 :Heseemstoknowthis.=Itseemsthatheknowsthis .(不定式的动作与句中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 )( 2 )当我们需要表示不定式的动作正在进行时 ,须用“tobe 现在分词”结构 ,即…  相似文献   

14.
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无)+VP”结构是指“有”“无”后带谓词性成分的结构。大量的先秦汉语语言事实表明,“有”“无”是动词,VP部分是宾语。“有(无)+VP”结构是动宾结构。虽然“VP”部分具有谓词性词组,尤其是动词性词组的各种结构关系,“VP”部分本身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等,但出现在“有”“无”后,这些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已经事物化了,成为可指称的对象,可以用代词“之”替代。  相似文献   

15.
独立主格结构及其修辞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英语各类阅读刊物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类结构:虽然它的动词形式为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但它却有自己的逻辑主语;它又不是一个句子,因为它的动词形式并不是完整的谓语动词形式,它只是一个完整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它得依附另外一个主句而存在。这类结构描述性强,有一定的修辞特点,通常被称为独立主格(thenominativeabsolute)或独立主格结构(thenominativeabsoluteconstruction)。下面笔者就独立主格结构的主要形式、语法功能、修辞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一独立主格结构的几种主要形式INoun/Pron+Present/Past/P…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08,(3):44-46
一、过去完成时的概念及构成1.过去完成时的概念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事件或动作完成之前已完成的行为或存在的状态。2.过去完成时的构成过去完成时由“助动词had(无人称和数的变化)+过去分词”构成。过去完成时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简略答语列表如下(以read为例)。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7):67-70
1、the+形容词最高级+n.+(that)+s(主语)+have ever seen/known/heard/had/read,etc例句:Helen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that I have ever seen.海伦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  相似文献   

18.
动词have+宾语+非谓语动词作“宾补”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结构。但是如何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该结构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Have+宾语+非谓语动词可以分解为:have+名词/代词+不带to的不定式,have+名词/代词+动词-ing和have+名词/代...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先秦部分典籍,对“名(代)+所+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尔所生”即“尔之所生”;“尔”不是“所生”的定语,而是“生”的前置宾语。“所”用在“宾+之”之后,动词谓语“生”之前,使“尔之生”变成自己的逻辑定语,使整个词组成为“宾(之)+所+动”式的“所”字词组。  相似文献   

20.
“对+NP”的“对”的隐现陈信春1.1“对”这个介词在语言运用中是很活跃的,可以自由地同名词性词语(也可以同某些动词性词语)组合成介司结构充当句法成分。介词“对”多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有时也表示对待.同“对于”相当。“对于”主要用来表示对待,凡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