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关系角度思考价值即是从实践出发对其作主体性理解。价值的主体性包含两层含义:一事物是否有价值由主体判定;价值是由主体创造的。由价值主体性第一层含义可以理解价值客观论、价值主观论的缺陷,透视价值的多元性和相对性。由价值主体性的第二层含义切入,有助于理解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关系问题、价值超越性问题和"是"与"应该"问题:满足人的需要的客体的属性、效用或功能是人创造的,人在创造客体价值的同时彰显并实现了自身价值;主体性活动具有超越性,故而价值具有超越性;"是"因为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人们才认为"应该"对其加以改变。价值主体性的第二层含义包含第一层含义,比第一层含义更具根本性。  相似文献   

2.
3.
圣经律法对性别的建构: 一个女性主义的阅读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人类文化的样态是丰富多元的,但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演进中,女性从属的普遍性是一个存在的事实,它不仅存在于社会与经济安排的任一类型中,而且渗透于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此种文化的性别差异的特性在希伯来圣经所叙述的古代以色列文化中,亦被生动地呈现。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讨了素质教育的模式 ,论证了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客观依据及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实践 ,提出应改革教学过程、考试制度、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以自己的思考方式提出了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可供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6.
"实践"解释的方法论思考:从一种主体性到另一种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过度尊崇的"实践"应该祛魅了."劳动"与"实践"的区别、实战世界的科学化都该受到反思: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以理论方式认知"实践"的"认识型实践"最需要反思.区分行动主体和解释主体.特别是行动者所处的情境,与行动者作为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以及作为非施动者的诠释者所理解的情境这三个不同的情境,至为关键.第二种情境的解释主体是最为合适的实践解释主体,这样的解释主体才更容易达到理论(操作)与实践(操作)的统一.与此相对应,行动主体不再被解释为实体化的纯粹自我,也不是文化叙事解释的主体,而首先是前反思的、最低限度的、第一人称形式出现的体验主体.这样的主体性与布迪厄所说左右实战行为的"习性"具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战时的抗战小说努力把抗日战争叙述为一场跨越民族界限的阶级革命,是作家和批评家的一种普泛性的共同努力,《八月的乡村》和茅盾对《万宝山》的批评就是显例。但是在民族救亡的峻急需求和民族矛盾上升的时代背景下,阶级意识难于实现对民族意识的跨越,这种努力不能不面临着叙事的难题和来自现实的尴尬。《新儿女英雄传》、《去国》、《吕梁英雄传》等采取让阶级斗争穿上抗战的外衣、由叙述国内的阶级矛盾转向叙述战时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等方式试图克服这种难题,仍然无法最终完成其叙事努力。马克思和毛泽东等的革命理论是这种叙事努力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专家不当行为是专家民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件之一.本文着重从侵权行为法角度界定了该不当行为,从义务违反角度分析了该不当行为的理论类型,并简要归纳分析了国内典型专家行业中该不当行为的实际情形,最后分析了该不当行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课程观的转向,课程实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课程实施过程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和一个知识与意义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苏云婷 《国际论坛》2012,(6):51-56,79
认识论的分殊是导致国际关系学派分立的重要原因。主流认识论从个体主义角度,通过实证主义途径,力图证明国际关系的客观实在性。以"自主男人"为原型塑造国家,以男人主导理性和国际关系实践为前提,主流认识论塑造了带有男性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针对主流认识论的性别特征,女性主义主张添加并确立妇女的认知主体地位,将女性实践及其经验作为国际关系认知的基本来源,从而形成了经验论和立场论两种独特的女性主义认识论。以女性主义立场引导经验论,对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能够催生出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念。  相似文献   

11.
12.
沃克的小说描绘了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自身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的觉醒,是族群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双重表达,其写作的主题和动力主要来自这二者.胡克斯站在黑人女性主体性建构的立场上,批评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女性主义话语在把女性作为一个同质范畴的时候,其理论话语通过把不同女性团体的经验同质化和系统化,从而抹杀了那些边缘的和抵抗的经验模式.沃克着眼于人的解放来理解黑人女性自身的解放以及黑人的性别和谐,其小说虽然受到了主体性理论思想的批判,却是对于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突破.  相似文献   

13.
环境对创造性的形成和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能够激发和支持创造性,同时创造性也是在特定环境中被定义和被测量的.不同文化对创造性的内涵与过程的理解不同;语言、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等因素都影响人们对创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的小说《魔幻玩具铺》中,女性在主流文化以及男性霸权的压迫中遭遇主体性建构的矛盾与缺失,她们通过静态和动态的身体对抗,实现对父权制的颠覆,使得其自我主体性得以恢复与重构。这部小说体现了作者早期独特的身体观和主体观。  相似文献   

15.
<霍元甲>的经典形象是民族意识和男性话语的历史产物.2007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同名电影对这一文化经典的重新演绎,虽然已经意识到以往完全被忽视的女性形象和性别符号,然而在突出呈现文化英雄的民族主义话语的同时,仍然落入父权主义和男权话语的历史叙事模式.运用当代女性主义理论,通过深入解读影片中的性别形象内涵,从而揭示出在民族英雄的历史叙事中被传统父权话语所遮蔽的性别批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构女性主体性是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一个主要理论观点 ,它批判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本质特征的设定与歪曲 ,主张由女性自己来言说和重新界定被父权制文化贬低和歪曲的女性特征 ,进而重构女性主体性来获得女性的彻底解放。在对该理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重构主体性的方法以及该理论观点存在的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中 ,以期能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一理论观点有一个深入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文学作品是一个静态而潜在的艺术世界,如何透视作品的意义,如何开展解释的循环,如何实现一切的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哲学诠释学引导我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参与和理解响应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才能揭示作品潜藏而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建构是农民工形成自我认同,嵌入城市社会结构的表征.文章通过东莞市的个案,从语言认同的视角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建构问题.作者认为,流入到东莞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学习粤语的行为表现,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建立社会关系,努力嵌入当地社会结构的自我定位.他们通过语言这个渠道进行自我包装、印象管理,克服在社会流动中遇到的文化隔阂,试图跟随社会变迁的脚步实现城市融入,完成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30多年的改革进程在推动中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生产出了规模庞大的底层社会,这客观上要求一种从底层出发观察中国社会的新视角。在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主流讨论中,学者们普遍承认底层存在的事实,并以贫困的农民、进城农民工及下岗失业工人为其构成主体,表现底层的结构主体性。当面对自身利益遭受侵害的困境,底层群体也会奋起反抗,通过一系列维权策略的建构和行动资源的调用展现出极强的主体性行动力量。社会整体必须对底层进行积极的回应,要通过制度改革和社会建设消减底层,制度化底层的利益表达通道,并将底层有效地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