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训诂学的传统观念形成于唐代的孔颖达,而国学大师黄侃则创立了训诂学的现代观念。黄氏界说一出,训诂学的现代观念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分工派”与“综合派”两家。前者以陆宗达、王宁的“古代文献词义学派“影响最大,后者以殷孟伦、许嘉璐等的“综合派”为代表。笔者在考察以往训诂学史的基础上,继承章太炎、黄侃的学说,首次提出训诂学的“二重性”问题,并将训诂学划分为三个部门:“词义生成学”、“微观文献疏证学”与“古代文献词义考证学”。前二者属训诂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后者属训诂学的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2.
近代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重视中国传统训诂的精要,指出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大训诂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性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中国训诂学进行了合理的分期。推崇清代训诂学家治训诂之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崇尚系统研究的学术探究理论,对于某个研究领域以系统论的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详尽探讨。在学术研究中提倡学术创新,重视训诂新方法的使用,大胆地预测了中国训诂学在方法上的两种创新的趋势——考证法和推测法。他的这些训诂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训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传统训诂基础上的提高,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同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侃的语源学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侃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其中以在训诂学方面的贡献为最大,而在训诂学方面,他用力最深的又是语源学的研究。语源研究是训诂学的高层次课题,它有助于展现语言的系统性,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内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门。训诂学的观念经历了从古代、现代到当代三个发展阶段。训诂学不是字义学或词义学, 也不是语义学, 从本质上说, 训诂学就是注释学, 当代训诂学应该属于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跟现代语言学各分支学科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当前的训诂学应该破除门户之见, 正确认识其学科性质, 致力于训诂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义场中的两种基本关系。传统训诂学对类聚观念有所认识,但对组合关系重视不够。很多词的词义不是在聚合关系中发生变化的,而是在组合关系中变化的。在组合关系中分析词义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传统的训诂方法解释力更强。传统训诂学在发展中可借鉴现代语义学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训诂学名称的定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训诂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有人对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一书关于训诂学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实际上,冯书的定义有其独到之处,并非是对前人旧说的因袭.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四十年代提出要建立新训诂学。其实,新训诂学本世纪初就诞生了,它的创始人就是章太炎和黄侃二先生。特别是黄侃先生,作为章氏弟子,后出转精,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把训诂学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王力先生认为,新训诂学应纳入语义学的范畴,成为语言学的分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词义发展作历史的研究。他说:“从历史上去观察语义的变迁,然后训诂学才有新的价值。”“等到训诂脱离了经学而归入了史的领域之后,新的训诂学才算成立。到了那时节。训  相似文献   

8.
刘师培、章太炎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训诂研究的杰出代表。接受刘、章的治学方法与研究成果的沾溉,并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汲取西方的学术文化与研究方法的滋养,黄侃、吴承仕、黄节、程树德、刘赜、沈兼士、杨树达等人在现代训诂学领域也多有建树。  相似文献   

9.
论俞樾的训诂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中提出了许多训诂思想和原则,并在训诂实践中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解决群经、诸子中的疑难问题。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晚清训诂学以及后代训诂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训诂兴于汉代,隆于清季;训诂学则起于近世。本文认为西汉时期训诂,多为解释古词语,且多为解经。西汉末年,扬雄撰《方言》的问世,开拓了训诂的新路子,使训诂工作重视了当代活着的语言,训诂不仅着眼于语言的纵向联系,而且注意于横向关系,充实了训诂的内容,扩大训诂的范围。文章提出,今天的训诂与训诂学应继承《方言》的传统,发展训诂学。使训诂不仅注重古文献的注释,更要注重活语言与方言词语的研究与解释。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的《诗经》训诂,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训计方法,又不为传统所困,敢于大胆地突破与创新,将现代新兴的民俗学、神话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引入训诂之中,进行深层阐释,从而开辟了《诗经》训诂的新途径,为传统训诂学注入了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在中国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传统训诂学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又开启了近、现代训诂学的先声,成为训诂学上的模范名著。但不可否认,《古书疑义举例》也存在诸多不足和失误之处,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语法、校勘、词汇训诂、编排体例等方面的失误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13.
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训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哲学入手研究训诂学,其理论和方法的支点是分析哲学的外延义、内涵义以及传统训诂学的类义、核义;语义是西方分析哲学和我国传统训诂学的交汇点。分层集合论可以用来解释弗雷格的"同一"悖论。"事物"、"属性"和外延、内涵是元语言,古代汉语书面语所承载的内容,各类语言单位所表征的概念、命题等的意义属于对象语言;外延、内涵分别来自"事物"、"属性",从外延、内涵回溯可求得"事物"、"属性"。二维训诂模型由外延训诂和内涵训诂所组成,是传统训诂方法"形训"、"声训"、"义训"的延续和拓展。外延词训诂和内涵词训诂等七种方法构成外延训诂和内涵训诂的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语言学在近代的自我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经世之学的复兴和西学的双重冲击中,以考据为主的传统语言学渐已衰微,期待与现代语义科学的沟通和对话。章炳麟、黄侃受近代观念的影响,在传统语言学自身的学术规范中开拓前行。从“词源”“说文”“训诂理论”三大方面,通过对传统语言学的深刻理解和再造,推动了传统超越自我。使传统学科具有独立的意义和系统的体系,并由此发展出一个具有汉语特点和中国语言学传统特点的近代化的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因声求义”是传统训诂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末年,郑玄就已经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在其注释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深入分析郑玄《礼记注》“因声求义”的训诂范围及其内容,证明“因声求义”作为较为科学的训诂方法,肇始于郑玄。而且,郑玄“因声求义”的思想,直接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研究音义关系的道路,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训诂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对词义的解析,传统释词方法就是训诂的方法。本文讨论形训、义训、声训三种训诂方法在汉语词义解析中的得失.目的是使汉语词义的研究进一步纳入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正文训诂是文献本身所含有的注释形式,在训诂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礼记》中包含丰富的正文训诂资料,本文试从训诂用语、训诂方法入手举例分析《礼记》正文训诂的特点以及对后代训诂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中文系郭在贻教授新著《训诂学》,作为周秉钧教授主编的《古汉语学习丛书》之一,已于一九八六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凡十章:一、训诂和训诂学,二、训诂学的内容,三、训诂学的作用,四、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五、训诂的方法,六、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七、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八、训诂中常见的几  相似文献   

19.
内容简介:训诂学是我国研究古书词义的传统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训诂"。本书紧紧围绕训诂这一核心,专门讨论古书词语(包括现代汉语古词语)的训释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上下两编,上编以汉语史分期为纲,包括"上古、中古汉语词语训诂"、"近代汉语词语训诂"、"现代汉语词语训诂"及"训诂研究相关问题"四章;下编以训诂学功用为纲,包括"训诂与语文教学"、"训诂与古籍整理"、"训诂与辞书  相似文献   

20.
试论“春秋三传”中的训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的训诂学是基于扫除文献中的语言文字障碍而产生的。于是,人们常把历代对古代文献随文释义的注疏和汇集训诂成果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看作是训诂的全部内容。其实,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它忽略了文献撰写者本人在正文中的随文释义,也就是那些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