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产出,还可能通过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效果威胁粮食质量安全。基于水稻主产区1 063份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气候变化对水稻影响的感知越强烈,农户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的比例就越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平均增加7千克/亩。此外,风险态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也会对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加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明显地区农户农药化肥使用行为的引导,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尤其是合作社的建设,在提升数量安全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由于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它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贫困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掌握他们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识别影响他们采取适应措施的重要因素,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澜沧江这样一个已经历了较明显气候变化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访谈搜集了较详细的村级和农户级数据.通过一般描述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受访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生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已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户家庭采取适应措施的数量跟家庭的人力资本、接受的相关培训和社会资本等因素显著相关.基于上述发现,建议政府今后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强技术推广和农户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贴近农户内在需求,是促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先行手段。基于湖南、湖北、河南3省98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传播学中“自我互动”理论和趋同心理,构建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系统估计联立方程,考察政策传播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政策宣传会通过提高农户的内部农业保险认知度和外界舆论感知度对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两条作用路径相比较,政策认知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决策会从倾向于内在政策认知度偏向于外在舆论感知度,而教育水平的增加则会使政策认知度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宣传工作,重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内在需求,营造良好的投保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户生产行为变化的相关研究多数假定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特征的独立决策反映,忽略了农业生产活动所客观存在的决策外部性的影响。通过阐述农户决策外部性的产生机理,并将这一因素纳入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分析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农户水稻生产决策的独立性进行假说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负向关系显著;受到自身资源禀赋、稻作净收益水平、传统种植习惯和相关联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影响,以及村庄农业生产活动外部性影响,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决策表现出明显的非独立性。将来地方政府和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和执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可立足于农户和村庄的双重视角,既考虑新型农业生产活动或行为对农户的实际经济收益和资源配置的影响,还可以通过优先支持示范户等形式发挥和利用村庄生产活动外部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利用河南省产粮大县的645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感知价值的形成机理,系统研究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动逻辑遵循“感知价值→行为意愿→行为表现”路径范式,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且感知价值对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2)农户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感知风险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表明农户在做出真正决策时,其绿色农业生产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大于感知利益的影响力。(3)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发生了悖离,政策变量对其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激励型政策比约束型政策更能促进农户主动实施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在宣传教育、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且户均采用强度为1.51亩;气温变化、降水量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而气温是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的主要因素;适应能力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参加技术培训次数,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合作组织参与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苹果种植面积,金融资本中家庭总现金收入,物资资本中生产性工具及社会资本中通讯费用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度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与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产专用性与不确定性视角,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与不确定性对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影响,部分通过显著性检验;家庭中50岁以上务农劳动力越多、村庄交通条件越好,农户选择种植两季水稻的概率越低;务农劳动力兼业、拥有整地机械、灌溉条件越好,农户选择种植两季水稻的可能性更大,其中务农劳动力通过兼业使劳动时间错峰配置实现劳动力最优利用,最终使农户倾向于种植两季水稻。水田面积与稻农选择两季水稻种植模式呈现倒U型的关系;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占比等控制变量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影响显著。政府应继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与弱质化的问题,提高农户种植两季水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户科学施肥行为的分析框架,基于全国17个省596户花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农户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户科学施肥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特征及市场环境对农户科学施肥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农户特征及市场环境能够决定的科学施肥行为适用市场主导、自下而上的“拉动”模式,与这种影响路径匹配的是经营性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对农户科学施肥行为存在显著影响,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诱使农户产生的科学施肥行为适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与这种影响路径匹配的是公益性运行机制;文化程度、种植规模和种植经验是显著影响农户施用新型肥料产品和采纳新型施肥技术的共性因素。提出加强公益类农技推广系统的能力建设,健全平台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维护和规范肥料市场秩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差异较大,生计资本不同,其借贷行为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别。从四川省旺苍县和通江县6个乡镇、386户农户的调查样本看,生计资本多样化的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强,主要满足农业生产以及种植果树等生产性需要;生计资本缺乏的农户较少发生借贷行为,且主要为生活性借贷。从实证结果看,生计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显著,农户拥有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住房质量以及家庭是否有干部对农户是否借贷以及借贷额度产生正向影响;而粮食耕种面积对农户是否借贷以及借贷额度产生负效应,表明传统农业生产面积的增加不会强化农户向金融机构借贷的需求。因此,生计资本缺乏的农户要享有信贷金融服务,必须丰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促使生计资本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西省都昌县、铅山县、新干县306个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 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选择土地转入实施规模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水稻种植年数、农地流转经验、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数、有无农技员指导等因素对农户选择规模种植没有显著影响.农户文化程度、是否科技示范户、农地流转租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无机械设备或牛等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对农户规模种植的决策行为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陕西和山西三省1 052份菜农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农户公平性感知视角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通径分析和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等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转化存在条件,当农户公平性感知较高时,意愿能显著转化为行为;反之,意愿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公平性感知对行为的影响同时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较低的公平性感知导致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高于行为。公平性感知对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显著的负向干扰作用。据此提出,在农户农业环境行为的分析中,应明确区分农户的意愿与其现实行为;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农户公平性感知,鼓励农户参与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农业环境政策的执行应进一步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理性行为理论和卢因行为理论,构建了信息素养对农户参与电商的 理论分析框架,利用陕西省827个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信息素养对农户参与电商 的因果效应,以及农户内在感知和政府推广在信息素养影响农户参与电商关系中的作用机 理.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对农户参与电商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内在感知在信息素养影 响农户参与电商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信息素养通过提高农户对农产品电商 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促进农户参与电商;政府推广在信息素养影响农户参与电商关 系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推广内容的全面性、易于理解程度和推广频率会增强信息素养 在农户参与电商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的湖南省67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M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参与数字金融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效应,为进一步推广农村数字金融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1)农户参与数字金融的行为意愿受到农户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2)农户参与数字金融的行为意愿不一定能够顺利转换为农户参与数字金融的行为响应;年龄、感知风险、以农业收入为主等因素会增大农户参与数字金融行为意愿与行为响应“负一致”的发生,受教育程度、感知有用、感知易懂、感知价值以及外部环境特征等因素会增大“正一致”行为的发生。(3)农户参与数字金融的行为响应对农户创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参与农村电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户行为意愿到行为响应的转化,要增强农户对数字金融有用性、易懂性和收益性的感知程度,降低数字金融风险的发生,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巨大风险,研究农业主体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首先,应用数理模型研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如何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机理;其次,应用成本-效益方法,分析政府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政策的标准;进而,构建一个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理论模型,揭示农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实践中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南方稻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性耕作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南方稻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保护性耕作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合农户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步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性耕作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而且还包括社会资本、信息可获性及地量位置等因素,为政府制定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风险感知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贫困农户越倾向于采用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风险感知越弱、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贫困农户则更倾向于采用事后策略应对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事前事后差异。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实施精准脱贫,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干预和缓解贫困农户的风险规避态度,建立贫困农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背景下,农户规模的逐步扩大成为必然趋势,规模的改变如何影响农民的生产行为值得关注。基于山东省蔬菜产区837份农户问卷,运用Probit模型综合分析农户规模、政府抽检对农户违规施药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规模与政府因素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单独影响并不确定,而规模的增加与政府介入的结合可显著改善农户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东省平原县14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选择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的个体特征、政府技术推广行为以及肥料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肥施用总量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受教育、技术支持、有配方肥销售点、买肥料时采用现金支付、是否有被骗经历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新技术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知:施肥总量的增加与具备辨别肥料的能力在边际上会使农户对新技术使用效果满意度的评价更趋向于"不满意"和"一般"。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5年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社员农户,社员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倾向更高,加入合作社显著提高了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水平,且对种植大户和多元化种植户的促进作用更大。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施、耕作方式、田间管理、储藏加工、灌溉方式、无公害生产等农业新技术采纳上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农药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合作社有助于提高技术可及性和议价能力,进而促进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