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讯乡情     
正宜兴紫砂首次亮相英国近期,大英博物馆隆重举行了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展,这是宜兴紫砂伴随"一带一路"步伐首次组团赴英参加交流。据悉,在参展的34名中青年陶艺家携带的近百件作品中,除紫砂外,还包含了均陶等宜兴特色元素,充分展现了宜兴厚重的文脉、高超的技艺和传统"工匠精神"的风采。展会期间,宜兴陶艺家还与伦敦大学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交流活动,访问了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就陶瓷艺术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朱品昌成伟)兴化"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揭牌  相似文献   

2.
荣昌陶器     
<正>荣昌陶器是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一带民众以鸦屿山陶泥烧制的器皿,至今己有800多年历史。荣昌安富生产的陶器包括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四个大类800余个品种。鸦屿陶泥可塑性强、细腻致密,成品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磐"。荣昌陶器与江苏宜兴的紫砂陶、云南建水的建陶、广东钦州的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的安富与江苏的宜兴、广东佛山的石湾则成为"中国三大陶都"。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3.
江苏宜兴自古以产陶闻名,而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在各类陶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一段紫砂史,一部创新曲。目前宜兴紫砂已踏入了历史发展空前繁荣时期,不论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制作工艺,从艺人员以及其思维的开阔等,都有着飞速发展,把几百年紫砂史翻进了百花齐放,灿烂辉煌的一页。紫砂作为宜兴的特有产品,无论经济的,文化的,都必须在传统中发扬光大,在时代中开拓创新,使之天长地久,艺术生命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4.
荣昌陶器技艺是中国传统陶器技艺的重要组织部分,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久负盛名,与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又与广东佛山、江苏宜兴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陶都”。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荣昌陶器为巴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兴起的今天,重新梳理荣昌陶器技艺产生和发展的场境,发掘潜藏在陶器技艺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动因,能够使我们在文化生态和生产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荣昌陶艺。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10,(7):I0004-I0004
周定芳字芳草,号妙竹,生于江苏宜兴。国际陶协会员,中国陶协会员,曾任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为当代“先锋紫砂”带头人,著名现代紫砂艺术家,师承徐秀棠大师。曾先后应邀赴英国的威尔士大学艺术中心,美国的哈佛大学、蒙大拿州立大学、沙弗·里京学院、瑞士的伟维艺术设计学院等欧美多所高等学府讲学,交流紫砂,宣传宜兴,受到极大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紫砂者,泥也。自明武宗正德年间紫砂开始烧制成壶,500年问名家辈出,不断有精品传世。虽然如此,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特别是茶文化、陶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文人墨客的参与和赞美,使得紫砂茶具从日用升华为艺术,小小的一把紫砂壶,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神韵。在紫砂天地中耕耘者,古有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今有顾景舟等壶艺巨匠。紫砂壶艺传至今天,更有不少中青年陶艺家为此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也创造着属于时代、属于他们自己的壶艺作品,令世人瞩目。高锡兰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高锡兰生长在陶都宜兴丁蜀镇,自幼就在紫砂壶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瓷和书法艺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前景光明.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广西钦州坭兴陶,具有丰富而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为刻字艺术提供了优良材质,只待艺术家们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著名篆刻书法家帅立志、刘明洲等诸位先生潜心于坭兴陶刻字艺术的探索和创作,使这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艺术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在国内外皆有影响.他们成功的经验为今后如何在陶瓷品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我区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月25日,台北宜兴同乡会访问团一行,回故乡宜兴参观考察。访问团考察了宜兴的环保工业园、经济开发区和私营企业,并向宜兴市图书馆捐赠了一批书籍。台北宜兴同乡会是由旅居台湾的文化界和工商界人士组成,他们身居异乡,心系故乡,1993年他们设  相似文献   

9.
陶都宜兴的陶文化已具有七千年的历史。紫砂壶艺,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同时它又是能工巧匠运用土、水、火加工而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紫砂壶艺之美,体现了实用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由广东佛山市博物馆、温州博物馆主办的《石湾是个美陶湾》馆藏石湾陶展,于4月19日至5月12日在温州博物馆展出。本展览精选130件套石湾陶优秀作品,使温州市民在家门口近距离地感受石湾陶的艺术魅力。为配合展览,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到温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石湾陶塑的赏析》讲座,目的是为了用专业的角度、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加深温州市民对石湾陶艺的认识和鉴赏。黄志伟告诉记者,"石湾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宜兴均陶已有600多年历史,据历史记载,烧造均陶产品除了明代的欧窑外,当属清代的葛窑。它继承了欧窑的传统,制品与欧窑基本相同,色式丰富,均釉独绝,胜于欧子明所创欧窑,更盛传于世。据寂园《匋雅》记载“葛乃乾、嘉人(公元1736—1820),欧葛瓷釉略相似,在灰墨蓝绿之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早期"彩绘陶"残片,以及全国各个地区的"彩绘陶"发展情况,对河姆渡"彩绘陶"艺术的图案(图形)、色彩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彩绘陶"艺术进行了对比论述。以"彩绘陶"艺术为载体,对浙江"彩绘陶"区域性文化与我国"大文化、大艺术"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并对我国传统图案(图形)色彩的"五色审美观"及其文化内涵的延伸等问题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和平信物"中华龙壶"制作授权仪式,于4月28日在江苏宜兴竹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季汉生先生,为宜兴壶艺家曹安祥颁发了"中华龙壶"制作授权证书。"中华龙壶"还被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大会指定为馈赠国家和地区重要人物的礼品。"中华龙壶"的作者曹安祥196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是紫砂艺人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六方狮球》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荣博会工艺精品展优秀奖,《龙凤如意》壶获得2003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文化人.菊的清香高洁是陶渊明人格与品德的写照,"陶菊"作为诗歌意象和一种文化语码,是高雅清逸的志趣、旷达疏放悠然忘世的情怀的标志.唐人接受了陶渊明文学作品中"菊"的文化内涵,并将之进一步阐释、光大.唐人几乎言菊必称陶,表达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同.唐人在重阳之诗中歌咏"陶菊",使陶渊明的人文精神融入到传统的重阳节文化之中,进而生成了具有新的文化内蕴的重阳节文化,不仅提升了重阳节的文化品格,也确立了中国文化中"菊"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2012年3月22日向成都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一批图书,其中包括珍藏多年的1924年第四版手绘"中华大地图"、1949年版的"成都市街道图"以及本文所论的张问陶(船山)自选诗八首条屏拓片等珍贵历史文献。本文参照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作为叙述的轴线,逐一解读八首条屏自选诗的创作意蕴与书写背景。  相似文献   

16.
宜兴民变发生在崇祯六年、七年,是宜兴下层民众自发反抗官绅勾结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性抗争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波及周边府县,影响较大。民变初期,官府采取镇压手段,直接导致事态恶化,而实行招抚政策后,使事件最终得以平定。这次民变不同于其他江南民变,没有生员参加,其组织者和参与者均为下层民众。《明史》等史料认为处理宜兴民变的巡按御史祁彪佳考核落职,是曾为民变时期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报复行为,但通过对周延儒与宜兴陈氏关系、致仕时间等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周延儒与祁彪佳落职一事并无多大联系。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崛起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从艺术形式入手,大胆地进行实验,对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进行颠覆,而且进入传统小说艺术形式的深层,对其赖以存在的依据--"真实性":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做了解构和反动。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的种种神圣的外衣,彻底的改变了小说艺术形式"真实性"等种种观念,使小说艺术获得一次彻底的解放。余华在先锋派作家中占据着独特的重要的位置,表现出最强的颠覆意图。在他的颠覆策略 (艺术形式 )中戏仿是一种重要的尝试。所谓戏仿,是一种文体现象,它或对某种文体形式进行夸张性模仿,或…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3,(5):40-40
李石志,山西怀仁人,1955年生,山西省陶瓷技能大赛裁判长,工艺美术师。曾任怀仁县陶研所副所长,擅长釉下五彩及新彩、喷彩、瓷塑、大型瓷板壁画创制。作品继承传统陶瓷褐彩之意韵,融入现代意识,开创独具山西地域风格的陶瓷釉下茶色彩。色彩素静,意韵淡雅,釉面柔润,技法娴熟,为专家学者所赏识。创作的陶瓷作品,曾在央视七套  相似文献   

19.
建水紫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受建水地区千百年来陶瓷艺术的影响,早期的建水紫陶装饰艺术主要借鉴了青花瓷器的装饰艺术,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后又受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故其装饰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建水紫陶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开发出更具文化内涵的紫陶工艺品,是促进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今后,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发展应以体现民族文化为主,同时融入现代装饰语言,注重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以适应现代艺术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为我国文物的渊薮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阳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城市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的工程中,清理发掘丁一大批汉代古墓葬,出土各类文物数以万计,其中,仅泥塑陶狗就有三百余件,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数量之大,艺术之辉煌,为全国所罕见,这对我们今天了解两千年前的雕塑艺术成就来说,是一批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然而,这些陶狗过去仅散见于发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