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主义之于俄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俄语中,“自由主义”和“自由”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官方自由主义是18世纪60年代始流行于俄国宫廷和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传统,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由主义在俄国只是势力强大的保守主义和政治激进主义的附属品,俄国自由主义主要关注的是具体实践,而不是理论创建,俄国仅仅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其实也就是自由主义话语的形成,也即西方语境中的"个人"和"自由"转移成汉语语境的言说和表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深受两大话语的影响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有关人及其国家民族话语的影响."自由"在汉语语境中最大的衍生就是把在西方本属于与"自由"对立的社会、群体、国家等内涵包容到自由之中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在自由的主题上始终是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自由"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否定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工具,个人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具有终极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一方面认同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同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优先原则与最高原则.在现代中国,"自由"绝不仅仅限于自由主义作为思想和政治的派别,同时还是一个精神范畴,正是在精神的意义上,许多反自由主义的思想派别和政党事实了奉行了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上述比较的主要表征.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具体的,即二者是在特定时空限度内的争论.20世纪是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获得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二者在巩固自身存在地位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变迁和交融;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政治生活领域,特别是政治价值构建中的矛盾却不甚明了.归结起来,政治价值的概念模糊性和二种思潮的本质差异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对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争论的基本图景拟从四个方面阐释,以期从政治价值理解角度提供一种分析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关系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类的本真自由是马克思毕生的理论和实践追求,而"个人自由"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始终;而作为20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哈耶克的理论同样尤为重视"个人自由"的问题,并把与"个人自由"相联系的扩展秩序作为其理论体系的基础.然而二者的阶级立场是不同的,因此在对"个人自由"的内涵及特征、实现途径等方面的见解差异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林建华 《北方论丛》2004,1(4):11-14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次最集中的展示,也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绝唱,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昙花一现.它并不是西方自由主义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而是经过了中国社会的加工、改造,使之呈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并被染上了鲜明的"修正"色彩,而且在思想模式上体现了"组合型的模式",即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而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殷海光的言述中,“胡适”有着超个人的社会史、思想史、学术史的涵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领袖,自由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也是中国自由主义学术的象征.殷海光的“胡适”论说的变化,折射出新一代自由主义思想者对自由主义势力的期待,对自由主义学理建构缺位的反省,和对自由主义思想启蒙和政治批判的坚守.  相似文献   

7.
卡尔·施米特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家之一.他从敌人与朋友的界分来理解政治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关注紧急状态的主权决断论.作为一名反自由主义斗士,施米特继承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由梅斯特尔、柯特斯等人所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的理论传统,堪称战后欧洲保守思潮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
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格林、里奇、博赞克特、霍布豪斯等。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现代自由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而且推动了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等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发展。研究现代自由主义对于了解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辨明是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现代自由主义虽然仍以维护个人自由为核心,但是为了适应20世纪的政治需要,其基础理论、政治主张,尤其是国家学说与传统自由主义通异。关于…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般把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分为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而民族主义是这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就"五四"前后的民族主叉与激进主义的关系而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尤其是一战后世界范围内民族自决或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促使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生转变,即从反满转为反帝,并提出了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主张,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既具有国际主义和阶级斗争精神,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从"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自由主义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使它更具有了现代性;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对归属、忠诚以及团结的强调,也推动了自由主义的本土化.但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由于在寻求民族独立富强的道路上脱离本国的历史与现状,试图将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传统全盘照搬到中国来,因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民族主义思潮高涨之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民族主义的主流.至于保守主义,在激进的社会形势中以更冷静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深刻地提出自己构建现代化民族国家的理论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保守主义对文化的民族性与继承性的重视丰富了民族主义的手段,使之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自由主义,其独特的"自我"观念构成了它的理论基石.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原则,将自我界定为自我意识、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存在者,确立了个体优先性原则,进而为个体自由权利的实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主义对"自我"作了片面化处理,使自我变得与自然、他者和社会相对立,成为了空洞化和抽象化的存在者.实际上,正如自由主义的批判者所指出的那样,自我的存在需要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脉络之中,自我的发展需要依赖特定的叙事框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孟大志 《天府新论》2006,(Z1):36-37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和思潮,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和北美。其产生初期,主要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积极自由主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兴起的则是以哈耶克、弗里德曼、卢卡斯为代表的保守的自由主义学说。乔姆斯基认为,  相似文献   

12.
"拉美化"是拉美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总称,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发展危机。为克服这场危机而形成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及其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未能消解反而加剧了拉美地区的发展危机。近年来,拉美左派政府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调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公正问题,促使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有利于民主、公正和发展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洪波 《学术界》2012,(4):15-22,283
现实的中国社会,个人与群体的主体性处于转型的过程之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主体性的困惑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围绕个人与群体关系,着力研究个人、群体主体性培育与生成问题,文化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对这两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答,特有助于当代中国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14.
西方视野下的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运动源自19世纪后半期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的社会政治实践,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性受到世人关注,与其相关的民粹主义问题才开始成为政治学家们关注的话题.此后,学者们将民粹主义与现代化、民主化、经济与政治发展等研究主题联系在一起,对民粹主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在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民主化理论等不同范式的指导下解读了民粹主义,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历程和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5.
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理论的主题和对象都是社会基本结构.罗尔斯以社会正义为基本诉求,试图调和个人自由和平等之间的矛盾,进而真正捍卫个人权利.我们认为罗尔斯的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理论,而且是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自觉地把社会基本结构作为理论主题,是罗尔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那种认为马克思不讲个人、不注重个人自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马克思的哲学和自由主义的差别不在于要不要谈“个人”而在于如何去理解“个人”;不在于要不要讲个人自由,而在于如何才能真正抓住个人自由的本质问题.自由主义所讲的个人是天生的、自然的、独立的,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社会的、关系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身在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从事生产的社会个人.仅靠在价值观念中宣称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或者只靠在政治国家层面保障个人自由权利是不能实现个人自由的.只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关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生产关系,才能抓住现代个人无法自由问题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自由.个人自由还是要在社会中,在理顺个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先飞 《中州学刊》2006,(3):225-229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鲁迅在1922—1923年这一段特殊的精神历程:已过中年的他曾重新涌起过青春时期的情感———一个青年诗人的情感;他对人间与精神的“沙漠”的洞察,披露了鲁迅内心最细腻、最纯粹的个人化情感和精神世界,提示了个人与时代深刻矛盾和对超越性追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袁刚 《兰州学刊》2009,(4):29-32
自由主义作为一套政治社会理论具有强烈的普遍主义色彩,尤其是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需要一套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道德哲学,以评估现存的制度,构建理想的秩序,自由主义的理论需求由于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兴起而得到满足。边沁对自然法和社会契约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把自由主义奠基在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并积极投身激进的政治法律改革,为自由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俄国的自由主义与西欧相比,缺乏历史渊源,产生较晚,没有民众基础,与统治阶级和国家政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能奢望它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贵族、知识分子和官僚是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载体。在1905-1907年俄国革命期间,立宪主义最活跃,立宪派在关于法制国家、关于代议制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关于社会舆论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方面,都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但与此同时,俄国的立宪运动也与无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文化相冲突。  相似文献   

20.
走向自由与权威的和谐——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之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Liberty or freedom)与权威(authority)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组织和安排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因而也是政治理论所讨论的焦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历来存在着两种极端性的选择:崇尚自由而排斥权威和崇拜权威而蔑视自由.自由主义(Liberalism)可以说是自由与权威关系上的第三种选择,它视自由为首选价值,视权威为社会秩序的保障,划分了“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和“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界限,而后又将自由(即公民自由)和权威(公共权力的权威)有机地统一起来.自由主义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自由主义却多有误解,或者拾取一两个概念而加以形式主义的张扬,或者简单地给它帖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标签而大加挞伐,对自由主义的精神实质却很少加以客观公正的研究和分析.事实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专门探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关系,也即自由与权威之关系的政治理论,是对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一种较为成功的设计.今天,当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将自由主义的研究课题重新展现出来,要求从理论上反思和解答市民社会与国家、市民社会与政府、自由与权威的关系等问题时,消除对自由主义的种种误解,阐明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点就更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