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宁绍地区史前时期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绍地区史前时期的文化吴汝祚宁绍地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从史前遗址发掘出土的兽骨、鱼骨和采集的抱粉分析,在平原的低洼处是土地肥沃的沼泽地带,对居住在这样优厚条件的自然环境中的史前人们,又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势利导的开辟沼泽地带,种植水稻;又利用山水的...  相似文献   

2.
任何时期的文学艺术都具有歌颂与暴露两种社会功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也不例外。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文艺的两种社会功能存在片面理解,所以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了两种倾向:或者只强调歌颂,反对暴露;或者只强调暴露,反对歌颂。这两种做法都给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带来危害。为了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我们的伟大时代,使文艺真正担负起“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使命,我们有必要对文艺的两种社会功能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读中国地质出版社的《社会保障论———政府的责任与弱者的权利》。内容好 ,书名也好。书名点明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观念 :社会保障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弱者的权利。把社会保障看成是政府的责任 ,是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转变。传统社会保障时期(也有学者称之为是社会保障的史前时期) ,对困难人群的保障是政府或慈善家们的施舍 ,统治者们这样看 ,慈善家们这样看 ,老百姓也是这样看的。在传统社会保障时期 ,劳动者所经受的生老病死等风险 ,靠家庭保障和慈善施舍来解决。对政府来说 ,施舍是可以的 ,责任 ,对不起 ,…  相似文献   

4.
霍建波 《社科纵横》2013,(7):118-120
延安文学是有根的,它的根就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化与古典文学之中。从延安文学的指导思想中,能看到丰富的古典元素。自先秦以来,孔子就有明确的文学工具论思想,提出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的观点,汉唐、宋清因袭,一直是占据文坛的主流思想。现代以来,主张新文学的理论家和实力派作家,一方面推崇纯文学,另一方面则并未完全摆脱政教论的影响。作为延安文学指导思想的《讲话》明确主张文学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其对古典文学政教论的因袭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时期开始,音乐就已经在文人士大夫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正是在先秦两汉时期,琴筝瑟文学书写积攒了丰厚的文学养料。中古乐器文学文本的建构正是在吸取了先秦两汉时期乐器书写的文学养料、创作技巧与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古的乐器诗着重对乐器的演奏技法和形制进行描绘,诗中频繁提及的“促柱”“危弦”等演奏技法不仅说明乐器形制的发展与完善,更体现出中古文人欣赏音乐以悲为美的审美旨趣。这种文学艺术鉴赏的悲情审美倾向源自先秦,汉代已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将其作为文学艺术自觉的标志之一而彬彬大盛,到了中晚唐时期又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史前艺术的解读 ,同时印证于典籍文本和民俗学田野作业 ,本文认为史前时期浙江先民中存在着鸟崇拜。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当时的口头叙事活动 ,形成了有关鸟的神话母题。这种母题对后世口头叙事产生了深远影响 ,致使鸟的神话在浙江大地上世代相传 ,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史前艺术的解读,同时印证于典籍文本和民俗学田野作业,本文认为史前时期浙江先民中存在着鸟崇拜。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到当时的口头叙事活动,形成了有关鸟的神话母题。这种母题对后世口头叙事产生了深远影响,致使鸟的神话在浙江大地上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8.
赵敦华 《求是学刊》2003,30(5):16-27
本文考察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考古学"所导致的考古哲学的基本方法和解释模式,并说明考古哲学对于理解中国史前文化的意义,包括正确处理"传播论"与"独立进化论"、考古遗物与解释模式、实物证据与文字证据等各种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8月举办了"抗战时期北平反法西斯文学艺术研讨会"等系列学术活动,旨在探讨和弘扬抗日战争时期,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文学艺术的反法西斯精神.会议研讨的内容,不局限于华北地区,而是广泛涉及沦陷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婆罗门教的前身吠陀教为史前泰民族建立了礼制。泰人的政治国家建立以后,统治者在礼制的基础上以婆罗门教的《摩奴法论》为法律范本,实行法制,与佛教的道德教化相辅,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后,《法论》失去作为法律范本的地位,但泰人对源于其的佛法的皈依仍使婆罗门教在泰民族礼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素陶作为太湖流域史前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时期普遍盛行的器物,我行我“素”几千年,反映出独特的造物意识、审美意象与文化内涵.对其深入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认识与了解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特征与特质,还可以从源头上探寻与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从而使我们对区域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本质认识与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12.
论维特根斯坦的宗教哲学思想王志成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目的是“为思维划定一条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维的表述划定一条界限”①,通过划定界限就可以明白大量的哲学问题是建立在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之上的。因此本书的意义也就...  相似文献   

13.
欧洲发现了许多以雕塑和岩画为主要形式的史前艺术,这些艺术可归为三类:抽象符号、动物形象和人的形象。通过对史前艺术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人的两方面本质特点:第一,史前艺术是人类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昭示;第二,史前艺术是人类具有特殊思维机质的反映。史前艺术具有自身的文化功能,即它是促动人类精神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驱动力,是促动人类文化攀升的阶梯。  相似文献   

14.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5,(9):141-144
鉴于在当代文坛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文学终结论",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解读海德格尔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之家",不难透视出蕴含其中的生存论语言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与语言、人与自然的关系,语言或诗的语言成为人类返回自然、重获本真存在的途径,从而确定了文学艺术在当今的物质时代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文学终结论"的观点亦不堪一击.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言说"命题是剥夺人的话语霸权、削弱人的"中心"地位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万物在"世界之中存在".亲近自然,聆听大地寂静之音,并发之于声,便是诗的语言,是艺术.对自然之神圣的感悟与聆听,表现在人类生存上,便是对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价值与位置.  相似文献   

15.
吴秀明1952年生,浙江温岭人。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历史文学研究。发表《历史文学论》、《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著10部及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三项有关历史文学的国家社科规划课题。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浙江省鲁迅文学艺术成果奖和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等各类奖项10余次,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在本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文化是个大概念,包含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卫生、体育、文物、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以及思想、道德、伦理……等观念形态。这里,仅就文学艺术、文化娱乐的角度论说,用“小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指引中国当代艺术向未来发展的光辉文献。自它发表五十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是植根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中国当代艺术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当代艺术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相应的变化,却不是那种“空中楼阁”式、“半空中提水”的变化,而是深深地来源于那永不衰竭的艺术传统,生发于那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活力之中。这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十分强调的艺术继承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这是毛泽东艺术发展论中一个首要的符合中外艺术发展规律的光辉思想,也是我们摒弃民族虚无主义、改变“闭关锁国”的艺术观的一个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诗画相通。本文从观测和认识画家精神的奥秘出发,在论画的同时,涉及文学艺术创作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现代意识、潜在诗意、遗形得神等典型形象创造的基本问题;特别是从年画、剪纸、书法、石刻、玩具和皮影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也作了饶有新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两大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为标准,分类梳理和分析了后冷战时期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界对中美关系的认知。从对中美关系的认知态度上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范式各自又可以分为积极论和消极论两类观点,这样就形成了现实主义积极论、现实主义消极论、自由主义积极论、自由主义消极论四种观点。四种类型的观点对美国的对华政策都有一定影响。四种类型的观点既有合理性又各有不足。一些西方研究者从西方的视角和利益出发难免对中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相似文献   

20.
论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天水地区的关系张先堂伏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首,有关伏羲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我国史前传说时代人类社会的一些情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代的传说中,伏羲与甘肃天水地区有着了密切的联系。考察伏羲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