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说文解字·女部》看许慎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女部》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妇女观 ,从中不难看出特定 从︽说文解字·女部︾看许慎的妇女观          时代社会的思想风貌 ,而且也可视为古代中国妇女在宗法制度下备受束缚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一部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力作评︽邓小平科技思想与应用︾周应佳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中国科技和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指南。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楚国史︾简评冯天瑜环宇在中国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中,楚史楚文化的研究,一直居于显学地位,深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楚史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工作,正朝着纵深与普及两个方向发展,魏昌同志在讲授楚史楚文化的过程中编写有关教材,继先前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鬼魂·清官·大团圆︽窦娥冤︾第四折漫议●姚昌炳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的杰作,王国维把它视为世界级的悲剧作品。的确,整部剧作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氛围,其悲剧精神感人至深,至今演示于舞台仍能催落善良观众同情的泪珠。但面对剧作的第四折,论者们出现...  相似文献   

5.
︽三家巷︾对文革前长篇小说艺术规范的突破黄忠顺《一代风流》是欧阳山长达八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全书分5卷:《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分别出版于1959年、1962年、1981年、1983年、1985年。它通...  相似文献   

6.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7.
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最初的直接评价是 194 8年冯雪峰“发现”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了这一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的重大价值。 5 0— 7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关注其创作特点 ,他们的阅读具有明显的自我反省色彩 ,而中国学者则从政治革命视角理解这一小说并走向极端化。 80— 90年代的研究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峻的多样性气象 ,直接关注这一小说深层性的创作本身的问题 ,甚至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欧美现代小说、潜女性话语的新境界上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彭江 《老友》2012,(2):68-68
我与《老友》相识近20年,现在我已古稀有五,每当读到《老友》倍感亲切,我和《老友》相知、相爱。《老友》使我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写几句,以表心田:  相似文献   

9.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10.
我是《老友》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订阅没间断过。喜欢《老友》,是因为她很有特色,感到读《老友》是一种享受。她给我温馨,也给我激励。《老友》的文章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欢乐。  相似文献   

11.
宋桂林 《老友》2008,(11):52-52
在为读不到精彩文章而苦恼时,老友向我推荐订一份《老友》杂志,说它会告诉你一切。从此,我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来,我从未间断阅读《老友》,这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偶尔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2.
雷雨田 《老友》2010,(1):64-64
我与《老友》结缘整整13个年头。读了13年《老友》,也陆续向《老友》写了一些稿子。13年中,《老友》共刊登了我39篇文章。13年来,我心目中《老友》的编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热心为作者、读者服务的团队。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14,(5)
正我与《老友》结缘已有11个春秋。我之所以对《老友》情有独钟,是因为《老友》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可圈可点之处每期都有,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修养很有帮助。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和受益者,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有时我突发灵感,便跃跃欲试,提起笔来学学写稿。令我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14.
刘国龙来信     
吴作兴 《老友》2013,(7):70-70
尊敬的编辑同志:我的工作是在县委老干局值班室值班并负责收发《老友》杂志。我发现许多老同志对《老友》杂志情有独钟,他们每月都翘首期待《老友》的到来,往往是这一期《老友》刚刚被领走,就有许多老同志跑过来问我:"新一期《老友》到了没有?""《老友》怎  相似文献   

15.
老友信箱     
《老友》2003,(9)
我爱《老友》自有因每次收到《老友》,我都很"横"——第一个读者非我莫属。我为什么会爱上《老友》呢?想来有这样几点:第一,《老友》可读的文章多,内容很实在。第二,《老友》能够紧扣时代主旋律,很富于现代感。第三,《老友》报道面广,从这里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3,(1):56-56
遂川县老干部局为我们每个退休干部都订了一份《老友》杂志。我每月一收到《老友》后,先认真读,自己读了几遍后,再把《老友》放到我办的农家书报亭里供大众阅读,于是我的这份《老友》成了大众的《老友》。由于《老友》办得好,大家都喜欢看,不仅有许多中老年读者喜欢读《老友》.而且一些年轻人也经常到我家来看《老友》。横圳村的大学生李勇,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到我家来借《老友》杂志。  相似文献   

17.
廖勇 《老友》2010,(1):64-64
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是《老友》的受益者。自2003年退休后,我就订了《老友》,至今已和她共同度过了6年多的美好时光。6年来,《老友》使我身心受益。现在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4,(10)
正我喜欢《老友》,一有空就认真阅读,因为《老友》办得好。她是全省唯一一份老同志自己的刊物,学习她使我增长见识,受益匪浅。1996年,单位退管办为每位离退休干部订了一份《老干部之友》(《老友》曾用名)。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老友》。我每月拿到《老友》时,首先浏览一下目录,然后就开始一篇一篇地认真阅读。《老友》是一本好读物,对我的思想与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赖章云 《老友》2011,(3):60-60
你也说《老友》,我也说《老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体会:就是谁读《老友》谁受益。我读《老友》十多年,深感《老友》是本好杂志,她能教育人、警示人、启发人、鼓舞人。读着她的文章,与她那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同行,使我走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谌祖骅 《老友》2012,(3):53-53
1996年,我自费订阅了《老干部之友》,即现在的《老友》。自此,我与《老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每天都要翻看《老友》,年终我将12本合装成册,贴好标签放在书架上。至今,我已有16册《老友》合订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