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人的尊严     
尊严 《可乐》2008,(2):30-30
拐杖只能支撑残缺的身体,脊梁却可挺起不屈的灵魂。回家路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卖报的孩子。他十岁左右,左腿被截肢,拄着拐杖。我每天都去买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2.
生命之神: 你好! 我是一粒种子。不知是不是你给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一位登山的小孩随手把我拾起,在登临山巅之时,又随手把我抛下。哦!我可惨了,我被他抛进了悬崖中的岩石缝里。  相似文献   

3.
鱼的权利     
去年5月初,我到美国马里兰州去探望叔叔。一天下午,我们闲着无事,叔叔便开车带我到距他家3公里之外的一个山湖边钓鱼。叔叔只携带了一支钓竿,领着我来到一个幽静的位置坐下来。我从叔叔的手中抢来钓竿要先试试,叔叔却连连摆手说:“你没有钓鱼执照,不能钓,否则一旦被警察发现了,那可是要被罚款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只带一支钓竿的原因。”我却不以为然,在这深山野湖,又没人看见,管它呢!叔叔说:“没人看见也不行。”他命令我做他的助手,给他上饵、脱鱼。叔叔是个钓鱼高手,他差不多每10分钟就能钓到一条。我坐在他的旁边,帮他上饵、脱鱼。他时不…  相似文献   

4.
捕鼠器     
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打开一个包裹。“里面是什么食物呢?”老鼠心想。当它发现那是一个捕鼠器后,吓呆了。老鼠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出警告:“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鸡“咯咯”地叫着,爪子在地上乱抓,头也不抬地说:“对不起,老鼠先生,这是你所面临的危险,和我没关系。我不必为此烦恼。”  相似文献   

5.
丁宁 《新天地》2016,(1):38-39
丁老师:您好! 我已年过半百,一生中有过不少坎坷和磨难.我长得不难看,年轻的时候追我的人不少.可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嫁给了我的前夫.当时他是一个身无分文刚到城市打拼的穷小子,可当他发展好了,却变成了花心大萝卜.我受不了就离婚了.  相似文献   

6.
美国某城30英里外的山坡上,有块不毛之地。地皮主人见地皮闲置着没用,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新的主人心怀雄心,却少私心。他找到当地政府部门说:"我有一块地皮,愿无偿捐给政府,可我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因此这块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学。"当时,资金匮乏的政府如获至宝,当  相似文献   

7.
每当我从电视机荧屏上看见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就不禁想到:这面光彩夺目的红旗,不知是多少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取来的,它是共和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它、热爱它。 还记得童年时代,我们的国文老师在上作文课时,给我们出的一个作文题目便是“洗雪国耻”,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去年冬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从早晨九点走到了中午一点,走得我两眼冒金星,肚里“咕噜噜”,脚底“热乎乎”。正当我肚子里的“饭钟”第十次提醒我要吃饭、我已忍无可忍,要告诉妈妈时,我的眼前却出现了让我一分多钟不眨眼的事:妈妈正在挑毛衣,一个站在妈妈身后的叔叔把手伸向了妈妈的提包!只见他把妈妈的提包拉链拉开,然后在包里摸了一遍,又把手拿了出来,眼睛还四下瞟来瞟去。啊———小偷!尽管我穿得很厚,却有一股凉气从我脚底往上蹿,“热乎乎”也变成了“冷冰冰”。我又急又怕,也不知该怎么办,脚却不知哪来了勇气,带…  相似文献   

9.
1、我的意中人是个绝色大美女,终会有一天她会骑着喷火的恐龙来嫁给我的,可是我看见了她的座骑,却没有看见它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成才与就业》2022,(4):48-49
古语云:"学无止境,"学问没有边界,学习也并非学生的"专利"只有当学习变成终身的习惯后,人生才能不断突破,才会不断发现新的世界,本期推荐四本书,为你开启终身学习的大门--推荐理由:为什么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不知如何精进、管理人生?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是因为掉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读过的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后,在外企工作了近六年,两年前辞去高级主管的职务,随丈夫从广州到了东京。初到日本,先要去区役所登记。在职务一档我不知如何是好,对方说:“在日本,结了婚身份就是主妇,如果还没有工作,就是‘专业主妇’。”我对这个新身份很不以为然,却也无可奈何。在从前的概念里,主妇是些没什么文化、每天煲汤煮饭的小市民,谁知到了日本的第一天,我就从高级经理变成了主妇,还是“专业”的。  相似文献   

12.
镇江多景楼,自宋以来虽迭经兴废,但始终是文人士子登临游赏的名胜之地。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1)北宋时期,登临主体是一群文人雅士,登临性质属于旅游,主要抒写游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意识;(2)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主体是一群忧国志士,登临性质属于壮游,主要抒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意识;(3)宋末元初,登临主体是一群遗民隐士,登临性质可称之为神游,主要抒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意识。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历时态嬗变,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感悟生命     
这是一棵伤痕累累的树,第一眼看见它,便觉得有缘。(一)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当晚霞抹上粉颜,我便徒步在校园的林间,任霞光稀稀落落洒在我脚下,钻进我心坎。蓦然回首,于是,我看见了它——这棵满是伤痕的树。郁郁葱葱的宽大叶子一层迭一层,与霞光配合,晚风作伴,构成了一幅极美丽的画面。我一步一步靠近它,努力地想这树的名儿,却怎么也想不起。走拢了,静静地立在它身旁,从干到枝,从枝到叶,细细地端详着,没有一处不是伤痕的显露。我低下头,虬曲粗大的树根露出地面,已印上模糊不清的脚印。有人从这里走过?我疑惑了,它怎么一点也不在意,难道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孔老先生是圣人,这毋庸置疑,可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成就了孔老先生的圣人称号?是他自己,抑或还有别的人?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孔老先生与弟子颜回的故事,似乎要让我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话说,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去外公家。又看见外公生前为我栽下的葡萄树。它枝叶繁茂,挂满了一串串玲珑的葡萄。人逝物在,人不在情却在。我立足树旁,抚摸着它紫绿色的枝条,透过朦胧的泪眼,仿佛又看见外公那慈祥的脸庞。  相似文献   

16.
鲁林 《老友》2010,(8):41-41
好山好水好风光,垂钓吟曲趣更浓。钓鱼已是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退休后,我加入了钓鱼大军。初钓时因不知鱼性,完全靠碰运气,往往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钓鱼看似容易,殊不知,其中却蕴含着不少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17.
我的小猫     
“喵……喵……”一声声象锤打在我心底。小猫,我儿时的好伙伴,你肯原谅我吗? 噢,这就是我的小猫:黑白相间的毛,大大的眼珠总是亮晶晶的。它总是爱打扮自己,身上总是舔得干干净净,看起来又威武,又漂亮。 小猫总是在白天出门,也不知是去哪儿串门去了。有时也在外面睡大觉,只有在下午才回到家来。每次我放学回到家时,它已在房上等着我了。看见我,它高兴地叫了一  相似文献   

18.
王小柔 《可乐》2008,(7):53-53
不知什么时候,我爸他们楼下搬来一个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大爷。他很少跟人打招呼,每天把一把旧躺椅拖到树荫下,摆个茶壶,自斟自饮,饿了买俩包子,一待一天。后来,老大爷不知打哪弄来一只鸡。这只鸡特别欠揍,看见刚学走路的孩子,就会追着啄。大爷一瘸一拐在后面拿着根树枝喊,撵上就将它按倒在地,跟逮小偷似的。多日不去,再去时,那鸡已  相似文献   

19.
那天真冷     
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街上的行人急匆匆赶着回家。我和慧慧撑着伞在人群之中穿梭。突然一阵寒风迎面而来,我不由地打了个冷战。就在一刹那我看见有一个人在我们前面摔倒了。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爷爷,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披散着的头发下面有张模糊不清的脸。雨中,老爷爷艰难地挣扎着,可始终站不起来,只能无助地瘫坐于泥泞之中。看来,这一跤摔得不轻。我停住了脚步,想过去扶他一把,可正在这时慧慧却拉住我的手说“:一个肮脏的乞丐,别理他,我们快走。”我很想伸出双手去拉老爷爷,慧慧却使劲拖着我向前走,我无可奈何地跟着她…  相似文献   

20.
《好的故事》是一篇凝炼、含蓄、优美的散文诗。它所抒写的是:作者在一个“昏沉的夜”里,于朦胧中看见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交织,闪烁飞动。然而当他正要凝视它们时,这幅图画却倏地化为片片碎影,飘散殆尽。和《野草》中不少作品一样,《好的故事》旨在表现处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社会中的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