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一、妇女想做什么? 她们需要自由、捎除对她们的歧视及自身发展的机会等等,在我们依次接受她们这些方面的要求和进一步探索她们的需要之前,大量相反的意见常常被提出。有一种倾向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妇女没有感受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什么烦扰,她们被她们的丈夫保护着;她们有家,可满足她们对庇护和救助的需要。她们不是被号召走出家庭参加劳动,而是无拘无束地统治她们的“家庭帝国”。如是这样,妇女们是幸福的。提出关于妇女权利的质疑或者争论是投有必要的,妇女因此而陷入不可避免的冲突及苦恼中,这种争论是毫无价值的。事实上,这一争论没有基础且不能持续,绝大多数妇女事实上是不愿意处于如上所描绘的那种特殊状况的,这违反她们的本意。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劳动阶级中的妇女就一直工作着,下层阶级中的妇女要不断努力工作,以勉强维持生计。在田野、森林、茶叶及咖啡种植场和市场里,她们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着体力劳动。除此之外,在家中还要工作,以满足她们家庭成员对食物,衣服的需求。近来,她们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她们在村舍、中、小工厂和矿山这些环境艰苦的地方努力工作,用她们的工资帮助家庭平衡预算。在私营部门中,她们也要通过做一些工作来履行她们对家庭的义务。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发  相似文献   

2.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7,(16):28-29
生活中常有着写不尽、道不完的人生故事发生。都市的单身女性大都充满着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跟她们所交往的对象有关。她们是城市中压力最大、面对竞争最残酷的女性。对于爱情,她们的心中或多或少潜藏着一些无奈和别人不可获知的隐痛。只是,她们喜欢把苦痛埋在心里,不愿外露。  相似文献   

3.
在曹禺剧作中,蘩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形象。命运与苦难构成她们悲剧的背景。她们因遭受的命运、苦难以及采取的反抗方式的殊异而显示出不同的悲剧美。在她们的生命悲剧冲突中存在着不同的主导因素,她们的命运反抗呈现着不同的精神特征。作为三种不同的悲剧类型,她们又有着不同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曹禺剧作中,蘩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形象。命运与苦难构成她们悲剧的背景。她们因遭受的命运、苦难以及采取的反抗方式的殊异而显示出不同的悲剧美。在她们的生命悲剧冲突中存在着不同的主导因素,她们的命运反抗呈现着不同的精神特征。作为三种不同的悲剧类型,她们又有着不同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戏剧家曹禺和40年代享誉文坛的作家张爱玲,分别在她们的作品中塑造了典型的女性形象──繁漪和流苏,两个女性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性格气质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相异的地方。她们在反封建专制、反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思潮的冲击和激荡中敢于追求个性自由,而且具有一定的反叛意识,但在她们深层意识中还有传统的一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未使她们摆脱男性中心意识,而在新环境中陷入了女性传统文化意识复归的怪圈。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性格的不同,她们的追求、抗争存在着差异,这又造成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在令人羡慕的白领天地中,有一大群温文尔雅的才女,她们有较高的学历,有专长;她们智慧、自信、自强;她们的身上不时闪射着个性化的魅力……然而,她们内心世界想得最多的到底是什么呢?且听她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A(销售公司市场经理):  相似文献   

7.
在武警上海总队世博安保女兵训练管理基地,有一群具有高学历的女兵。她们中有的拥有研究生学历,有的来自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她们的加入,让钢铁营盘多了些书生意气,也增添了些斯文和秀美。虽然远离家庭,但她们以军营为家,以岗位为家。入营以来,她们温婉的目光中闪露出越来越多的顽强和坚毅、责任与使命、荣誉和纪律。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苔丝、爱玛、安娜"自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爱情的绝望是她们自杀的最直接原因;其次,她们自身带着沉重的罪恶感,一方面想从现实环境中逃脱出来,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既定的社会法则;最后,她们都生活在转型时期比较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交织成一张巨网,使她们围困其中而无法动弹。  相似文献   

9.
她们不是超级女声,她们也不是超级天后,但她们却为我们带来最亲切的吟唱,在这个城市的舞台、酒吧……在一切适合歌唱的地方,她们就是我们的夜莺。尽管没有绚丽的舞台,尽管没有华贵的服装,但这些美丽面孔却在喧闹嘈杂的人群面前,深深牵动了我们狂欢和忧郁……她们就是我们美丽城市的美丽歌手,在零落的鲜花和掌声中,在贝斯和电吉他的强劲震颤中,她们是我们无数个快乐时刻的重要主角。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的林粲畦、李思思、董玲雯,她们各自都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虽然职业不同,但她们在业余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城市歌手”的身份,在有限的舞台上,她们有着一样迷人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元明清三代戏剧代表之作《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追求,她们爱情追求的方式和理由虽各具特色: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杨玉环维系政治式的爱情,但她们于爱情追求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执著是同质的。她们情感追求之热烈,行为表达之大胆,个人意识之独立是旷古罕见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家庭的梦魇——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悲剧首场几乎都在家庭中上演。家庭不是她们温暖的庇护所,而是她们的受难场;她们从家庭中不但没有得到爱,反而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家庭成为女性们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梦魇。  相似文献   

12.
十年之前她们青涩、清纯,脸上写满天真无邪;十年之后,她们在娱乐圈中呼风唤雨,成为了聚光灯下耀眼的群星。十年的时间,她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蜕变?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吧。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有3个年轻女孩,她们都有不幸的人生遭遇,因为她们是苦命的石女。后来,她们幸运地走到了一起,在携手与命运的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创业。如今,她们不但找回了自信,有两人还重新找到了各自的爱情……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她们对社交活动、公益事业、法律事务以及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等方面,她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在"三言"、"二拍"中,作者为完成"文以载道"的文学主旨,塑造了一群媒婆形象来牵引出男女主人公的世俗之爱。她们角色虽小,却产生了作者主观意图之外的效果。她们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成为见证社会转型的一员;她们在"逐利"过程中引导闺阁女性大胆追求肉体与精神之爱,促进了女性解放;同时,她们成为文学形象中最先具有反叛思想的人物角色,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鲍赛昂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她们都生活在社会新旧意识交替的时代。她们都不满于贵族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勇敢地冲破旧制度的樊笼释放真我个性,大胆地追求爱情和幸福,但她们生活的典型环境决定了她们必然毁灭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也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伴侣》2011,(12):8-11
“轻熟女”一出现就获得了年轻职业女性的青睐,这本是某时尚品牌开发出的新名词,泛指25~35岁之间、新兴的都会精英女性。“轻”,指的是外貌年轻;“熟”,指的是内心成熟,装扮得体,谈吐优雅,独具品位。岁月不但在她们的脸上也在她们的心里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她们在最初的疼痛中体悟了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因而,她们开始学会将感性与理性适当调配。她们合理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辨得出正确的人生方向。她们坚决不做“月光”,也从来不需要担心经济状况。她们有足够的阅历,可以令自己举止得当,遇到所有的问题都会淡定自若、沉着冷静。她们细致而周到,会顾及他人的想法。她们享受流行而不盲从流行。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由于文化普遍较低,在对众多媒体传播形式的接受选择中最喜欢观看电视剧,故而电视剧对她们的素质的影响相当大,近年来由于适合她们观赏特点的优质电视剧数量少,致使针对她们需求的劣质电视剧高比例地侵占了她们观看电视剧的时间,这对她们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存量已较多的电视剧编导演等人才资源,认真学习在演出市场上得到民族妇女欢迎的民间剧团的成功经验,制作更多她们乐意观赏的优质电视剧,自然地将劣质电视剧挤出她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我不必漂亮     
漂亮女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最隽永的风景:春天赋予她们妩媚,夏日赋予她们奔放,金秋赋予她们娴静,严冬赋予她们温柔。她们似乎撷取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精华。漂亮女孩永远都是时代的宠儿。漂亮女孩学习好,更是“锦上添花”;成绩平平,也能“一俊遮百丑”。漂亮女孩不会有寂寞的时候,因为她们身边总是挤满了人。可我偏偏不漂亮。我没有如水双眸,没有如云秀发,没有婀娜身姿,没有笑面桃花。所有所有,一切漂亮女孩该有的我都没有,我平平淡淡如一杯白开水。我羡慕漂亮女孩,羡慕她们“百媚生”的一笑,甚至羡慕她们“梨花带雨”的哭,但我并不嫉妒。…  相似文献   

20.
宫廷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生活在血腥的倾轧和无尽的青春苦闷中,她们的人生苦难往往超过了普通女子。她们幻想君主将她们外嫁以便过上正常人的婚姻生活。迫不得已时,她们或寻求替代性的满足,或红杏出墙,或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