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缙巧对     
解缙是我国明代的对联大师。他少年时候读书用功,不但诗词写得好,而且善于对对联。有一次,父亲领他去游泳,把衣服挂在河边大树上,随口说了句“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应声答道:“万里长江作浴盆。”父亲听后,非常高兴。有一次,要过年了,父亲要他去求人写一副对联,他说:“待儿自己写吧。”他见对门曹尚书府内有一簇竹林,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一见,十分恼火:“我家的竹林,倒被他用来写对联!”随即命人把竹子砍去。解缙见此情景,马上在每一联下加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  相似文献   

2.
楹联趣闻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楹联就十分喜爱。古人欣赏对联,一要追求字写得漂亮,二要讲究意义吉庆。相传,因王羲之笔势流畅,字体清新,一年春节之时曾连贴三次对联,皆被人揭走。一年,聪明的王羲之忽然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邻人一见,无不摇头走开,自然没人再揭。然而,就是在元旦那天早晨,他挥毫又在两联的下边添上了几个字,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字样。人们无一不拍手叫绝。 古时候,还有一些写在楼台亭阁、名胜古迹的楹联,更是别出心裁,语颇隽永。山海关  相似文献   

3.
走近刘仲邦先生的“六茅斋”,展现在眼前的是两副颇有气势的对联。一副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张杰先生书赠的条幅,上写: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另一副是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先生手书赠送于刘老的对联:竹报一阳转,花开四化新。展眼望去,刘仲邦先生的书橱里尽是有关对联的藏书、资料。谈起对联艺术,身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秘书长的刘仲邦更是滔滔不绝。 对联,又叫楹联、春联、对子,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耕耘于斯。如今,全国已有240多个对联组织,古老的对联文化得到了普及。刘仲邦钟情对联艺术,醉心其中,默默  相似文献   

4.
析字对联的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的数目成千累万,就其组成来看,大多数汉字是合体字。合体字是汉字的偏旁与偏旁按照上下、左右、内外等部位组合而成。对联中的“析字”,主要是利用汉字偏旁的分离组合的特点,巧妙地构成语义通达、情景高远的对联。这种“析字”对联,粗略看来,好似一种文字游戏,其实,它是对汉字纯熟而精妙的运用。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汉字修养和文学素质,要创作“析字”对联是不可能的。创编“析字”对联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既要把所“析”的“字”贯穿(或暗  相似文献   

5.
苏轼少年时,博览群书,文才显世。他在门前写了副对联: 读尽人间书, 识遍天下字。 不久,一个老者登门走访,带来一本书,问苏轼;苏轼竟连一个字也不认识,感到很惭愧。于是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相似文献   

6.
【案例】“宋老师,我能写两个人吗?”“你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嘿嘿!宋老师您就让我写两个人吧,我保证把这两个人都写好!” (每次习作,这个柴辉同学都是只写一百来字。我让他重写,他总是嬉皮笑脸地说自己水平有限,实在抱歉。有时为了应付。就在结尾处随便添几行字。  相似文献   

7.
鲁迅论孔子     
一、批判孔子及其思想的反动实质1、所谓“仁政”“王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8.
李良才 《老友》2012,(8):57-57
清朝末年,江西莲花县有个叫贺亮卿(字景熙)的秀才,才思敏捷,爱打抱不平,作的对联诙谐有趣。一年春节,县城有家叫“同善会馆”的慈善机构,请来贺亮卿作对联。他深知这家“同善会馆”挂羊头,卖狗肉,贪污成风,于是毫不客气地作了一副拆字联:  相似文献   

9.
漫话行业联     
对联是我国所有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流行极为广泛。由于人们的职业和爱好不同,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形成了许多行业联。人们熟知的农民常用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同是开商店做生意,或者耍手艺,对联的内容也各有特色。大一点儿的杂货铺好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加了个横批“日进斗金”;而服装店则爱用“愿将天上云霞绸,裁作人间锦绣衣”作为门联,药店就写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鄂东挺进军第十七纵队司令程汝怀、副司令王啸峰不抵抗日寇,专打共产党。当地人民对他们十分愤慨。有人写了一副嵌字对联,分别寄给他两人。联语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字的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鲜明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 两个字的挽联 1931年,有人为“九·一八”遇难烈士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是“死”,下联是倒写的“生”。上下联只有两个字,寓意是,宁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颂扬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和英勇气概。  相似文献   

12.
百科瞭望     
孙中山创译“经济”一词“经济”这个词最早译者是孙中山先生。本来汉语中也有“经济”两字,比如,清末曾国藩曾撰“季子自命才高,与人意计时相左”一联,左宗棠对以“藩臣一心为国,问伊经济有何曾”。又如,20世纪初曾有“司马文章,诸葛经济”的对联。上述二联里皆有“经济”两字  相似文献   

13.
课始,我一言不发在黑板上写了“吴”字,学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接着,我在“吴”字的右边画一个“→”并写下了“吞”字,这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感到很有意思。我又写了“呆”字,学生很快地说出了“杏”字,看来学生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开始讨论起来,争先恐后地说着:由→甲、士→干……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平息了课堂的骚动,转入正题。“同学们,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特点的两个数。”我话还没有说完,就有几个“小机灵”抢着说出了“倒数”。我便在黑板的中上方写下了“倒数”,顺利地实现了由“倒字”到“倒数”的切…  相似文献   

14.
明朝时,江南有一个书画家叫祝枝山,他和唐伯虎、文徵明、周文宾被人们称为“江南四才子”。祝枝山虽出生于富户豪门,但却嫉恶如仇,常常替老百姓说话。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给写对联。祝枝山想,这个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日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他吩咐书童在钱财主家的大门和二门上贴好红纸,提笔在上面写了两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祝枝山写的对联表达的意思是:(居住这里的人——钱财主一家人)明天是春节好不晦气(晦气、倒霉),全年倒运(运气不好)很少有余财(钱)…  相似文献   

15.
“黄豆”不是黄豆,他是我们新时代英语培训学校的外藉教 师 。 记得第一次和黄豆老师见面,吓了我们一大跳。他头戴毛毛的绒线帽,身穿厚厚的棉袄、肥肥的棉裤,可脚上居然踩着凉鞋,够“逗”的吧!他长得又高又瘦又白,高得像棵橡胶树;瘦得像根细面条;白得像层馒头皮儿。 他走上讲台,什么话也没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中国字:“黄豆”。这两个字就像俩相声演员凑在一块,“黄”字又矮又胖,“豆”字又瘦又高,甭提有多滑稽。而且,两字全都散了架,尤其是那个“豆”字,上面一横,下面一横都带着个弯钩,像雨伞柄儿,中间的“口”字呢,像个…  相似文献   

16.
张飞流水账     
一有个算命先生说要给我算一卦,他让我随便写个字,我只会写个“翼”字,那人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张飞,他又问我中午吃的什么,我说吃了三大碗米饭。于是他把“翼”字上面的“羽”划掉,加个“米”上去,嘴里说道,酒囊饭袋。这个人后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浅谈“把”字句状语的位置》的文章(见《河南师大学报》83年2期),谈了“把”字句中的状语在什么条件下置于“把”字之前,在什么条件下置于“把”字之后,在什么条件下则可前可后。本文想再谈谈置于“把”字之前或“把”字之后的状语,如果不止一个时,它们出现的位置及其条件的问题。(常见的为两个,三个的较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三则     
《老友》2011,(12):44-45
再来一瓶 朋友的弟弟高考进考场做一题.需写“恩惠”两字。可是“惠”字他不会写,左思右想无果。突然他大喜!考试时带一瓶饮料进考场,瓶盖内大多有“谢谢惠顾”字样,此“惠”和“恩惠”的“惠”同一字。于是他假装喝水,拧开瓶盖,只见盖内赫然印着“再来一瓶”。  相似文献   

19.
孔府五奇     
孔府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封建贵族府第。孔府有五奇。 奇联 孔府大门的对联是清代纪晓岚撰写,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工整对称,意韵不凡。妙中之奇在于,纪氏写上联的“富”字时故意少了顶上的那“点”,写下联的“章”字时,又将下面的“早”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他有意笔误的良苦用心是,借寓孔府的富贵没有“顶点”,圣人的文章学说“破日通天”。 奇碑 孔府二道门内东侧,有块其貌平平的碑石,上面镌着明太祖朱元璋对孔子五十五代孙孔克坚的当面戒谕。这碑  相似文献   

20.
爆笑     
《成才与就业》2011,(9):56-56
“节”字怎么写 昨天,一个同事问:“‘节日’的‘节’怎么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