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韩学政 《老友》2013,(4):39-39
有一天,我参加了一场联欢会,现场主持人向一位女士提问:"你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她答不上来,满脸通红地站在那里。旁边有人说:"这人怎么连自己母亲的生日都不知道。"我听着心里发虚,但爱面子的我,也随声附和别人。没想到,主持人竟又把话筒递过来问我,我随口说了某月某日,主持人表扬了我一番。可谁也没注意到当时我那复杂的表情:因为我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2.
叶未央 《百姓生活》2014,(10):37-37
一天,7岁的女儿问我:"爸爸,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我一愣,这时才意识到,我记得女儿和老婆的生日,竟然不记得母亲的生日。 每年,女儿生日的那天,我父母和岳父岳母都会从老家赶过来,和我们一起为女儿庆祝生日。我即便当天在外出差,也会想办法尽量赶回来陪女儿,不想错过她的每一个生日。  相似文献   

3.
正前些天,帮朋友的母亲写一份申请,其中需要介绍老人的出生年月,于是我打电话问朋友,你母亲是哪年出生的呀?朋友在电话那头略为停顿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说,真是对不起!我只记得我母亲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六,但我不知道她是哪年出生的。我又问他,那你知道你母亲有多少岁吗?我可以帮你推算一下。朋友说,好像是57岁,又好像是58岁,具体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等会儿我翻一下户口簿再回复你。放下电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没想到一个儿子竟然不知道母亲的年龄。事后,出于一种  相似文献   

4.
那天去超市买东西,听到一个女孩在和同伴抱怨:"我和他吵架了,从我生日到现在一直没理他。那个小气鬼,我过生日就送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还说什么对我一心一意。呸!我想要的钻戒他就是舍不得买,还让我嫁给他,没门!大不了分手!"我疑惑了,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足够表达心意了吧,可那个女孩一脸的抱怨,让人觉得她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记得我和老公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礼物。一张普通的卡片,上面写几句热烈的情话,就足够让人  相似文献   

5.
生日时候     
有一次去商店,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蛋糕,说今天是她儿子的生日。看着她开心兴奋的样子,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掰起指头一算,再过几天,自己的生日也要到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逢生日,母亲就要单独给我做上一碗最爱吃的鸡蛋羹或者在我的“长寿面”里放上一个大大的荷包蛋,馋得小弟望着我的碗直发呆。后来我上了  相似文献   

6.
一冰 《社区》2012,(8):55-55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十二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他睁开眼睛。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生日     
母亲是农村妇女,做惯了粗活,平时做事也是粗粗拉拉的。但母亲也有心细的地方,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很清楚。我和姐姐都在外地工作,每次生日前,母亲总会送些她亲自烧的菜给我们吃。  相似文献   

8.
八点档     
正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著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一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么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生日     
杨惠卿 《中华魂》2012,(10):26-27
一过中秋节,我们大家庭中的下一个生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生日是在农历10月14日,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却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28口人中,母亲把孩子们的生日记得十分准确。我们小的时候,尽管生活十分艰难,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在过生日的时候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我们长大出门在外了,每到有谁过生日时,母亲总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或打电话通知,或捎话告诉,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已愈天命的长子。唯有她自己的生日却老是忘记。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大人们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她的回答赢得一阵赞叹。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嗤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相似文献   

11.
谣言 《今日南国》2007,(3):56-57
广西有个风俗:老公不能给老婆买鞋。买了鞋后老婆会跑掉。宁宁的老公蔡腾第一次送她鞋的时候,宁宁把广西老家的风俗告诉了他。蔡腾轻松地说:“没事儿,我比你跑得快,你跑了我能把你抓回来。”结婚一年多,靴子、凉鞋、戒指、内衣这些宁宁自己都拿不准尺码的东西,经常成为老公送给她的惊喜。“我都奇怪,他怎么能买得那么合适?而且样式也比我想象的要好。”宁宁满脸幸福地告诉我,其实她对样式还是蛮挑剔的。  相似文献   

12.
郭华悦 《老友》2011,(2):40-40
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婆婆有点失常。她动不动就打电话来,说身体不舒服。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老公就赶紧请假回去,守着婆婆。可是,往往都是虚惊一场,什么问题也没有。后来,婆婆又经常打电话来,不是说这个亲戚生日,就是说那个亲戚要结婚,让老公一定要请假回去一趟。老公马不停蹄地赶回去,结果却是婆婆记错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灯     
第一次进城,母亲去送他.通往城里的过路车每天只有一班,他和母亲在路边等了很久.母亲一直替他扛着那个大大的背包,她把背包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再从左肩换到右肩.他对母亲说,把背包放下来歇一歇吧.母亲摇摇头说,我背着就行了.刚下过雨,路还没有干透,他知道母亲怕弄脏了他的背包.背包虽然廉价,却是新买来的.母亲想让他干干净净地进城,母亲不想让她的儿子被城里人嘲笑.  相似文献   

14.
汤小小 《今日南国》2014,(12):33-33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让我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父母过生日,我都会为送什么礼物伤透脑筋。有一回,几个朋友相聚,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便问大家:"父母过生日,你们一般都会送什么礼物?都说说,我好参考一下。"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人说:"我给母亲买了护手霜。母亲每天在家洗衣做饭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1,(1):60-60
老婆:我快过生日了。真讨厌,又要长一岁! 老公:哦,记得呢。不用三两天提醒一次。 老婆:你看你,比女人还敏感!  相似文献   

17.
青衫 《社区》2023,(3):63-63
母亲常常为吃什么发愁,面对菜市场那么多的食材不知所措时就会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常常是随口说一句:“随便吧!”母亲最不满意我说这三个字:“随便还问你干吗?”我开玩笑地说母亲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母亲却怀念起过去食物乏的年代。鱼肉蛋不是经常能吃到,蔬菜有季节性限制,尤其是到了冬天,就剩下老三样一土豆、白菜、萝卜,母亲便会开动脑筋,努力为我们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相似文献   

18.
母亲与我     
感谢母亲给予了我生命,来到这五彩斑斓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多年来,她的朴实、她的勤劳及所有的一切一直在我内心深处铭记着、感染着……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人生活在村子里。那是-个夏季,父亲每天要到几十里外去上班,家务和农活只有靠母亲了。每  相似文献   

19.
生日卡片     
《可乐》2007,(10)
一年秋天,母亲生日,我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好多年过去了,母亲到德国探望在那儿教书的父亲。临行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妥善保存。一  相似文献   

20.
婆婆的家书     
正几年前的一天,老公在翻书柜时,偶然翻到婆婆曾写给他的信,他深有感触地说":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妈总是在信中交流情感,现在离家近了不写信了,可心中总觉得少了点啥。"老公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