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29-129
寒冷的冬季,很容易伤风感冒,很多人会自制一碗热腾腾的生姜红糖水,来发汗袪寒,减轻感冒症状。但您知道吗,制作生姜红糖水时,如果生姜没,会影响疗效,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笑话四则     
生姜翠竹:取两三块鲜生姜,芽头朝上置于花盆中,然后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浇透水后放在向阳的窗台上。不久,生姜就会出芽长叶,犹如一丛翠竹。  相似文献   

3.
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一直存在分散小规模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之间的矛盾。山东莱芜是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其中莱芜生姜被列为全国名贵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为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莱芜发展了多种生产组织模式。本文对莱芜名特农产品基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家峰 《小康生活》2000,(10):38-38
俗话说:“家有生姜,遇病不慌。”生姜不仅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调味品,而且是一味治病良药。其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咳.解毒消肿等功效,可治疗以下多种常见疾病:△生姜20克,捣烂绞汁.加温开水冲服,  相似文献   

5.
名片溯源     
《老友》2003,(1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名片的国家。不过,古代的名片与现在的有些不同。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里考证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写,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这种谓之"谒"和"刺"的东西就是名片,不过是木头做的罢了。刘熙《释名》中解释说,  相似文献   

6.
“谓之”句中被释词的位置 ,既非一概在“谓之”前面 ,也非全部在“谓之”后面 ,而是兼而有之 :在训诂著作中 ,被释词多在“谓之”之后 ,也有少数在“谓之”之前 ;在其典籍中 ,被释词多在“谓之”之前 ,也有少数是在“谓之”之后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表示事物的名称也是无穷无尽的。有一些事物还有若干种异名。例如蕨,据陆文郁《诗草木今释》考证,俗名谓之蕨菜、米蕨草;《尔雅》谓之(?)、月尔、(?);郭璞《尔雅》注谓之紫(?);陆德明《经典释文》谓之(?);《说文》谓之(?);《广雅》谓之茈(?);《后汉书·马融传》谓之茈萁;《诗》毛氏传疏谓之柔(?)“广东新谱”谓之龙头莱;《救荒野谱》谓之蕨萁;郝懿行《尔雅义疏》又谓初生者为拳菜,老者为紫厥。又有俗名谓之如意菜者。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列首位。金庸先生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贾平凹也说:"浮浮  相似文献   

9.
生姜养生     
严巍 《社区》2013,(23):51-51
生姜通常用来调味,调制成蘸料或作为配料,但在日本,生姜却成为备受瞩目的养生食材主角。近年来,日本“生姜族”日益壮大,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随身携带装着生姜的小瓶子,无论吃什么都会加入些生姜。此外,生姜口味的牛奶糖、黑醋等各种加了生姜的商品,在食品卖场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前所未有的生姜热潮正在席卷日本。  相似文献   

10.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达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被引为诗学的概念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诗人对意境曾多有阐述:陆机称之为“情思”与“物境”相互交融;刘勰称之为“神与物游”;陈子昂和李白都称之为“兴寄”  相似文献   

11.
(一)治疗伤风感冒:生姜片5克,红糖3克.煎汤趁热服下;或生姜5片,梨一个。水煎服。(二)治疗受寒胃腹疼痛:生姜5片.白胡椒7粒.红糖一汤匙.捣烂开水冲服。(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生姜7片.白萝卜250克。  相似文献   

12.
《源流》2012,(11):79
天下没有偷懒可得的健康。对于以往不愉快的事及逆境,不发牢骚,不念旧恶。对于未来的日子没有奢望,但求平安幸福。保养,营养,修养。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忘记子孙,忘记烦恼。有健康身体谓之福,有兴趣读书谓之福,有知己好友谓之福,有人惦念你谓之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谓之福。  相似文献   

13.
《源流》2012,(6):79-79
天下没有偷懒可得的健康。对于以往不愉快的事及逆境,不发牢骚,不念旧恶。对于未来的日子没有奢望,但求平安幸福。保养,营养,修养。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忘记子孙,忘记烦恼。有健康身体谓之福,有兴趣读书谓之福,有知己好友谓之福,有人惦念你谓之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谓之福。  相似文献   

14.
立体种养一举三得 白马村农民陈凡成巧用果园进行间作种植,实行栽果树、树下套种生姜、地头建棚养蘑菇,巧打时间差,充分利用土地稳赚钱。陈凡成的100余棵果树是这几年栽植的,由于果树尚未挂果,他在果树下套种生姜,生姜种植大肥大水,不但姜长得又肥又大,果树也长得粗壮茂盛。秋季,他在果树行间深挖80-100厘米,不伤果树主根,地上部分高出地面80-160厘米搭塑料棚,建成约80平方米的保温棚,在棚内养蘑菇。  相似文献   

15.
略谈《七略》产生的历史根源和贡献黎如芷关键词:七略,图书分类法,图书目录荀况《正名篇》说:“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而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至于无别...  相似文献   

16.
生姜的生长周期达八个月之久,从种姜芽下地开始后三个月,大面积姜田基本上是空白,因姜芽出土出齐需时近60天,正值春末夏韧,气温,地温、湿度、光照、土壤性能等均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为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生姜间套大葱是一个好经验。  相似文献   

17.
蒋忠平 《社区》2010,(18):31-31
1.生姜止吐 先用热水冲泡生姜片,过滤后把生姜汤倒在小方盒里冷冻,最后把冻好的冰块碾碎,随时含服。 2.白糖治打嗝 打嗝由膈肌痉挛引起,一口吞下一两勺白糖,能使兴奋的神经平静下来。 3.大蒜水治喉咙痛 把六瓣蒜捣碎,放到一杯温水里搅匀。每天用它漱口两次,连续三天,可以缓解喉咙疼痛。  相似文献   

18.
元明之际的铜火铳崔树华“火铳”一名始见于《元史》卷一四五及《明实录》卷一六。有的文献中,或称“火筒”①,“亦谓之炮,又谓之铳”②,或称“铳炮”③;实物上的铭文,或称“筒”④,或称“炮筒”⑤,或称“铳筒”’⑥。所指都是本文所述之铜火铳。铜火铳,这种金属...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早的国家。正是这样,在我国文学艺术、诗词绘画、民间习俗中,都有猪的形象。王羲之以猪来比喻书法,十分形象,“凡字,多肉少骨谓之墨猪”。陆游以诗来赞美猪:“丰岁鸡豚贱,霜天棉粟稠“。苏轼也有诗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还刨制名莱“东坡肉”,早晨起来大吃猪肉。  相似文献   

20.
驱除虚寒 生姜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因偶感风寒出现不适,及时喝点生姜片沏成的水,有助驱除虚寒。 内服外用治感冒 用生姜泡制的水泡脚,其中所含的辣素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抵御外感风寒。具体方法:提前把姜放进热水里泡一会,等药性充分扩散而水不烫时,将双脚浸于水中,没过踝骨。期间要不断加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