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小勇 《老友》2011,(6):42-42
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伤了父亲的心。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买房,父亲一大早从乡下给我送了5000块钱来。父亲把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颇为自得,他昂着头,连皱纹里都是笑意。可是,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我把钱还给父亲,妻子也说:"爸,这钱您留着和妈用吧,我们不能要您二老的钱。"晚上,我给家里挂电话,询问父亲是否平安到家。母亲接的电话,她说父亲回去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你可伤你老爹、老妈的心了。你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我们当大人的,啥力也使不上,心里那是啥滋味啊……"  相似文献   

2.
1990年前,父亲在街道办的五金厂做临时工,每月120元工资供我和弟妹3人读书。我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由妈妈代管,自从上了中学,那些钱都归我自己了。住在学校伙食自理,每周父亲给我10元钱,其实那些钱根本花不完的。初中三年我攒了200多  相似文献   

3.
我想做的     
为人师已有九个年头了,我想做的事很简单,可却是那么难——用我力所能及的能力让父亲快乐。父亲快乐开心时,也是我这个女儿最心慰之时。可这九年来,我总是在做我最想做的。父亲是一个厚道的商人,他的性格像一堆干柴,遇到火就燃烧起来,可他对我的爱却超过那熊熊的烈火。平时,很少和父亲交谈,可我们之间是沟通的,他是我一生中最敬畏的人。善良,朴实的父亲一直都在指引着、关爱着我。小学时小学时,由于年少无知,很多事已渐渐淡忘,唯有父亲的善良不敢忘。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下着蒙蒙细雨,人们都在家里品着茶,谁也不肯离开家里。此时,我模模糊…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家在农村。20世纪60年代,父亲虽在矿上工作,但那点工资很难维持一家10口人的生活。母亲吃苦受累,冒着被“批斗”的危险,偷偷地养了20多只母鸡,用鸡蛋换点粮食、换点盐,艰难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那时候,读书不要多少钱,每个学期只要交三五元学杂费,可这区区三五元钱却常常愁煞了我的母亲。为了供我上初中,母亲卖了家里的布票,还卖掉了出嫁时外婆给她的惟一的陪嫁——一只银手镯。这些往事,我只要一想起,眼里就有泪。1974年,我高中毕业来到阳泉四矿当了一名煤矿工人。当时,每月工资70多元,除去伙食费,所剩无几。家里父亲常常生病,弟弟…  相似文献   

5.
王志文 《今日南国》2007,(19):76-76
我已经整整40岁了。很多人关心我的婚事,母亲更是盼着早点抱上孙子。但我至今仍然单身,不是我不想成家,而是太爱母亲.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和我生活的女人肯定要爱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让她有一丝一亳的不开心。母亲原是上海宜川电子配件厂的普通工人,生了两个哥哥和我。在我13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这对母亲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但为了我们三个孩子,她把一切痛苦埋藏在心里,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成人。当时,母亲每月工资30多元,一家四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月领工资后。总是把钱分成几份,把必须交的水电费、应给我们攒下的学费等拿出来放好,剩下可冷的一点钱用来维持一家的日常生活。为了省钱,她学会了理发,我们哥仨的头发都是她理的。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好多年都没添置一件新衣服,每天从早忙到晚,人显得非常憔悴、苍老。  相似文献   

6.
父亲     
父亲为使哥哥能在城里早些买到一套好住房,竟然把他自己大半生的积蓄也拿出来了。“孝忠!”父亲把整整齐齐的9捆人民币放到哥哥面前,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我给你的9万块钱,你只要再加上两三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城里买到一套新住房了!”看着父亲那热切期盼的眼神,哥哥激动得几乎要流出眼泪来。他急忙双手拿起桌上的人民币,给父亲递了过去“:这个钱,我不能要!“”为啥不能要?”父亲很吃惊地问。“你和母亲都老了,这钱应该留着让你们自己用呀!”哥哥实事求是地说“,买房子不着急,再过几年,等有了钱,我自己会买的!“”孝忠!”父亲动情地又把那9捆…  相似文献   

7.
我们那个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我父亲在乡里中学教书,妈妈一个人种着山坡上的几块梯田。我有一个哥哥,他跟着父亲在乡中学读书。从我们那个村子到乡政府所在的那个小镇要翻过两座大山,走几十里山路,早上太阳没出来上路,到晚上太阳下山才能赶到小镇上。所以我父亲和哥哥一个月最多回家一趟,住一夜,又匆匆离开家。家里只有妈妈奶奶和我,三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6)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8,(36):41-41
江苏一位读者邹某咨询:我姐姐与韩某结婚后生一子,后两人因韩某有精神病经法院判决离婚,同时法院判决双方的儿子随我姐姐生活。2004年我姐姐与柳某再婚,又生育了一对龙凤双胞胎。2008年4月,我姐姐与姐夫柳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当场死亡。肇事者的保险公司赔偿了48.6万元,我姐姐与柳某生前还共同拥有价值约50万元的房产。现在,柳某的母亲提出,由于柳某的父亲早逝,她得靠柳某的死亡赔偿金生活,因此要求把赔偿柳某的钱领走。请问:我姐姐与柳某的遗产应当怎样分配?  相似文献   

10.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今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  相似文献   

11.
日记选登     
腊月,在故乡,曾经是一种花盛开的季节。 多年来我一直回味着那个大年三十晚上发生的情景,当我们父子第一次将一种幽闭多年的鲜花复活于窗格子里时,院子里一下子拥满了人,至今我仍难描绘人们被一种美震撼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自家的窗花是很有些名气的,远近方圆包括陇上人都来我家“请”花样。一个“请”字包含着多少意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生最爱你     
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时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13.
我8岁那年的中秋节,父亲扎着一条崭新的棕色牛皮皮带回来,与家人共度佳节。当时,父亲的皮带就像是一件稀有的宝物,使我非常着迷和好奇,我便鼓足勇气走到父亲面前恳切地说“:爸爸,您的皮带能让我扎一下吗?”“你喜欢就送给你好啦。”父亲不假思索地说,并索性将皮带解了下来递到我的手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感到了父爱的无私与厚重,我感到了父爱的温暖与真诚。我两眼泪花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我的亲生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的父亲实际上是我的继父。继父来到我们家时间还不太长,可这条皮带却把我们的父子关系拉到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14.
天梯     
彭波 《可乐》2008,(1):39-39
读高中时,我家很穷。高考前一年,家里养的猪卖光了,也没能凑齐我上学的费用。父亲坚定地说,再穷也要供我上学。我家在农村,离城区十多里路。父亲一面种地,一面去城区收酒瓶贴补家用,供我上学。父亲非常辛苦,吃得很差,营养跟不上,头发白了许多,脸上皱纹也更多了。不到五十岁,看上去却像六十多岁的老头。一次,父亲来学校给我送钱。看到衣着不整、蓬头垢面的父亲,我自尊心受到莫大伤害,接过钱,丝毫听不进他的叮嘱,敷衍着让父亲赶紧离开。  相似文献   

15.
怀想父亲     
昨夜我又梦到了父亲,每年的这段日子冥冥之中父亲总会托梦于我,虽然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想,甚至想忘记这个让人心酸的节气,但是这个梦境依然会如约而至,不离不弃。于是我相信父亲是与我们同在的,在每个或悲或喜的日子,他总在不远处慈爱地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4,(1)
正除夕夜是合家团圆的喜庆时刻。除夕夜的家,满桌的酒菜合着满屋的红楹联、红窗花,以及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把夜晚映照得鲜艳而透亮。我们一家老少3代10多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敬酒,这时候不分辈分不分大小,大家都一样,一样喝酒吃菜,一样畅所欲言。儿女们给我敬过酒后,3岁的外孙女也举着一杯饮料嗲声嗲气地对我说:"我也敬外公一杯酒,祝外公长命百岁!"我还没有喝完外孙女敬的酒,她那一杯饮料一仰  相似文献   

17.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18.
落日     
小时候,常随父亲一起去看落日。和父亲看落日是在一个小小的水塘边。即将落山的太阳光把我们父女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就像院子里父亲亲手种下的两株一高一矮的白杨。也许由于我那时候还太小,实在看不出那即将落下去的太阳里蕴藏着什么奥秘。惟一能够引起我兴趣的倒是父亲的故事。我紧贴着父亲强健的身躯,搂着他,坐在岸上被太阳照耀了一天的土地上。每当这时我便感到一种温暖、一种依靠。父亲总爱给我讲故事,对父亲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喜爱,尤其是夸父,那个为了子孙后代的光明竟然去追赶太阳的人。只有在看日落的时候,父亲才肯摘下他那副…  相似文献   

19.
法律顾问     
《社区》2004,(11)
妈妈私自取走我的钱,能告银行吗河北省邯郸市一中学生来信问:我父亲2003年为了给我准备将来读大学的费用,将20万元钱以我的名义存入银行。该笔存款为整存整取、定期2年,并设了密码。今年3月,我父亲想取款时,却在家里找不到存单,去银行询问时,才知道在父亲出国期间,该款已被我母亲分批取完。我的母亲在没有密码、并且没有办理密码挂失的情况下,凭家里的户口本就办理了取款。后来,她称将这笔钱借给了他人,至今未还。我认为,在没有提供密码并且未办理密码挂失的情况下,就让人把钱取走,这是银行工作人员的过失。我询问过有关人员后便找到银行,银…  相似文献   

20.
白岩松 《社区》2014,(35):23-23
有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社会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