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瀛 《社科纵横》2008,23(2):75-77
在不同时期,中国采用不同的货币的数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研究以货币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办法,对自 1992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1998年为分界点进行了分时段比较分折.发现:(1)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模与宏脱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而在1998年初以后,信贷规模变动对经济有较强的引导作用.(2)货币供应量M,基本上是经济内生地决定的,其没有起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3)货币供应量M2在1997年底以前是由经济内生决定的变量;而在1998年初以后,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发生了逆转,其对经济有较强的引导作用,起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4)基础货币是其他金融变量的内生变量,其不能成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5)在1997年底以前货币供应量M2和信贷规模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在1998年初后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能导致信贷规模的变化.总体而言,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摸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1998年初以后,货币供应量M2是中介目标,同时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货币信贷调控机制胡云祥为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中央银行运用的三个主要政策工具是:准备率、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个工具是用作总量控制,即对整个社会的货币信用量加以控制、调节,以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保障市场经济机制的正...  相似文献   

3.
对比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功能,在经济发达的美国,货币政策只能刹车不能启动,符合货币理论的逻辑,而在经济落后的近代中国,货币供给既能刹车又能启动,现代货币理论对此无法解释。货币政策无法启动经济的前提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美国),而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国)中,货币政策是可以启动经济的。在两种经济状态下,紧缩银根都可以使经济增长减速或刹车。  相似文献   

4.
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轨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货币政策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 :战后至 80年代初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时期 ,主要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80年代是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时期 ,主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9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的“折中”时期 ,主要是采用灵活微调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规则是指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指导原则.西方货币政策规则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汇率规则等.货币政策规则应该是货币政策制定的基准或依据,而非政策操作严格遵守的不变准则,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种货币政策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收到效果.西方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否合理,以及将来可否有其他替代物的问题;二是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有选择性的区间值,而不是固定性的单一值形式;三是要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四是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由此,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路径选择应是价格型政策与数量型政策并举,完善汇率制度,优化信贷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针对日元大幅升值的情况,采取了维持长期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以争取景气回升,但却使货币市场出现类似于“凯恩斯流动陷阱”的现象。日本政府对这种经济现象认识不足,仍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并举的措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5月以来,为了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先后采取了包括七次降息在内的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但众所周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存在并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强化是影响近年来扩张性政策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制约及其相应对策作一探讨。一、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能力的限制1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解释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是外生性紧密相关。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框架下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关系并不直接或存在明显滞后;利率期限结构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市场内共同特征和市场间差异.与债券回购市场相比较,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更为有效;实证结果显示:利率期限结构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呈现非对称性,货币市场对于通货膨胀和政策变动的预期明显.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政府的货币政策——以京师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全国各地使用的货币并不统一,尤其是各省铸造的铜钱,只在本地流通,因此各省对货币调整的措施具有本地特色,且在同一时期内,各地又有不同。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京师为中心,探讨中央政府货币政策的内容、措施,推行政策的依据,政策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IS-LM模型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中心理论,也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有效工具.通过对IS-LM理论模型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本文认为在宏观政策效果分析中需要特别重视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即d值)和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即h值)的大小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依据IS-LM理论模型,结合中国经济的现实,从控制d和h值大小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我国宏观政策效果的因素,通过计量分析我国总量增长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贡献,为我国不同经济失衡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选择提供建议和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货币政策管理的三个方向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伟 《浙江学刊》2005,17(6):169-174
货币政策一直是货币经济学家以及中央银行界的热点话题.进入新世纪,货币政策管理出现了前所有未有的大发展.最为明显的是下面三个方面:货币政策管理框架出现重大发展,即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从无到有,对货币政策管理影响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制定与管理从神秘走向透明,透明度成为货币政策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决策一改过去以个人单独决策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普遍以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为主导.这些新方向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调查     
《东西南北》2013,(21):10-10
美联储仍无意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这将致使部分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而对游客来说,此时正值出行良机,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准确、科学的法律条文,规范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法律规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科学界定了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是以稳定币值为单一目标;二是确立了正确处理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将稳定币值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只有稳定币值,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以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是处理货币政策与国家总体经济政策及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法律规范的基本精…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期"的我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7月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不同于"危机应对时期"的"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CPI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货币当局及时采取措施减缓货币供应和新增信贷的增长幅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基础货币受到外汇占款等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广义货币(M2)乘数受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货币超额供给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所以,遏制CPI的高位徘徊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任务.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货币当局应继续通过提高准备金和存款利率以降低货币乘数,继续深化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以消除制度瓶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持续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6.
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深化,对于货币政策的宏观决策,特别是货币供绪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现在和未来的效率增长条件来调整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是民主德国再生产的条件和目的所要求的。因此,应充分利用建立在货币本质和货币规律基础上的货币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领导、规划和经济簿记这一体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7次代表大会确定的方针,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其理由如下:——就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作用而言,出于科技革命(价值革命),价值形成过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已经蔓延至全球,并已经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人们愈来愈重视通货膨胀预期.政府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货币供应量几个方面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8"轻而易举.在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既要能抑制通货膨胀,又要能促进经济增长,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公众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引导效应,货币财政双管齐下,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加强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收紧将抑制消费和投资支出,导致产出和通胀的下降,这被称为货币政策的需求面效应.但是,国外实证分析发现货币紧缩也可能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不是下降.这使学者们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对经济供给面的影响,从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 Cost Channel)来研究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成本来影响经济的供给面,这也被称为货币政策供给面效应.本文在国内外现有文献基础上,运用相关数据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成本渠道效应进行检验,从而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提供新的解释,也为更有效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起到积极地指导、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因而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运用。本文试对战后日本政府的货币政策做一初步探讨。一、日本政府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体系日本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方面的理论依据是西方流行的新老凯恩斯主义和新兴的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通过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