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万物之本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些命题和说法都说明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依赖生物圈中的自然系统才得以生存,尤其离不开绿色、水、和土地。水,作为苏州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有很多值得今人去思考的问题。研究苏州城水系的变化与苏州园林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会计制度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制度的状况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所决定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拓展改变了我们的会计定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作为推进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支点和推动中国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我国社会结构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中的乡村共同体正经历着一场潜在的变迁——由传统乡村共同体逐渐演变为两地社会,并面临着由这一变迁引发的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共同体"理论,对由传统乡村共同体到两地社会的变迁路径及产生的相应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如下: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做好小城镇建设、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建立农村社会关怀机制、积极学习德国城镇化经验。  相似文献   

4.
传统作为一种存在,与其他事物一样时刻处于变迁过程,并在变迁中得到发展。影响传统变迂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内部的自我更新和调节;二是外部环境的强制附加,但更多情况下是二者的综合作用。虽然传统不时地发生着变迁,但这种变迁实际上也是发展,应该说这是传统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众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引起日本文学研究工作者的注目。大众文学是以大众读者为对象的文学。它以近代化的形式恢复了传统的浪漫构思,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日本大众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大正中期,报纸、杂志和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日本文学的大众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学。早在明治后期的改治讲谈、民权讲谈、社会讲谈、家庭和历史小说以及  相似文献   

6.
由法律与伦理的一般关系分析入手 ,考察了法律发展与伦理类型的有机联系 ,引申出中国法制现代化与伦理变迁的互动关系 ,得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传统宗法伦理向现代契约伦理转型的结论。最后 ,着重从法制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运作环境和实施效益三个层面阐明了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与建构契约伦理的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术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但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却剥夺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劳而食,尽量享用.一切财富如此,一切学术也是如此.艺术如雕刻,建筑等,由劳动人民直接或间接创造之后,统治阶级无不尽量享受,尽量利用.自然科学,亦即在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果,一经成为科学,无不直接或间接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为他们自已服务.至于哲学或社会科学等,更是统治阶级用以巩固统治,用以麻醉人民的武器.中国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的都市化发展与文化变迁张应强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猛增长,城乡关系、都市化与都市社会等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的“龙头”,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对广东省其它地区乃至全国起到不可低估的辐射、带...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剪纸到新剪纸的演化过程表明: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剪纸在内的一切民间美术形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对民间剪纸变迁、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民间剪纸本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索洛模型从规范、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制度因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指出制度变迁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方向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战爆发,中德反目;战后德国主动调整对华关系,中德关系峰回路转;二战爆发,德国为其法西斯国家利益选择亲近日本﹑疏远中国直至断交,中德两国由合作走向决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金属铸币产生时代的春秋时期的商业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3000年,分为5个阶段,依次简要分析了在商业兴衰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制度的变迁,并从中得出结论:商业发展上的每个阶段内都伴随有货币制度的变迁,且货币制度在迂回曲折的变迁中始终追寻着使商品交易更加便利,更加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紧密相联,同时各级城市一旦形成后,对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又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制度通过金融产权形式进而使金融组织的行为决定了金融发展的可能空间.但是,确立和维持制度的交易成本及其变化,又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金融制度变迁形成反馈作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缓慢,使金融因素成为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上述理论逻辑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国家发展理念相继经历三次变迁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时代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启发展理念,目的是重构国家发展基础,是对"如何实现发展"的回应。在新时期,国家由重启发展向发展主义过渡,关注的是"如何实现更快发展"的议题。进入新时代,发展主义向新发展理念转化,国家开始重视发展质量,"如何实现更好发展"成为当前的时代命题。从国家发展理念的演进谱系中可以看出,现代化一直构成发展理念的核心元素,政府干预和适应体制构成国家发展理念变迁的现实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构成国家发展理念变迁的根本逻辑。国家发展理念具有变迁的连续性、一元多线的杂合性以及利用多种发展形式服务国家总体发展的实用性。在当前特定的时空结构下,应该对多种发展形式表现出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施以灵活的公共政策释放多种发展形式的价值空间,同时以实践为导向分析多种发展形式的互构机制,从而推动中国发展研究的话语创新。  相似文献   

17.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每一种理论、每一个流派背后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支撑着研究领域的共同理解。心理隐喻经历了由物到人、由被动到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由个体到社会的历史变迁,影响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取向的更替。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源泉,探索其精神传统和变迁历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文化的精神传统主要有独立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主义三项内容,大学文化经历了从宗教神性到价值理性再到工具理性以及后现代性的历史变迁,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弘扬和丰富着大学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20.
匡扶和指导公民文化,使其向"参与型文化"转变,是公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坚固公民文化的意识内核,使公民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微博问政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作为公民文化和公民权利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