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赵全胜先生,于2017年9月26日就"新形势下中美日三边关系"这一热点问题,接受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访谈。2017年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45年关键时间节点,亚太地区愈发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心,其国际关系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中国的亚太地位进一步提升,其亚太战略、亚太布局等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美日三国都将在今年实现首脑的换届,三国间力量的博弈也将呈现新的变化,成为决定全球格局、世界秩序与未来走向的关键要素。两位学者围绕中美日三边关系、区域合作、地区安全等问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三边关系的发展,并就未来三国间关系改善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中美日三边安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阶琦冷战结束后,中美日三国在各自调整亚太战略及安全政策的同时,相互间的安全关系也处于调整和转变之中。冷战后期,即70~80年代,出于共同对付原苏联军事威胁的战略需要,三国间,主要是中美、中日之间,政...  相似文献   

3.
中美日俄四国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最具决定意义的政治力量,其战略关系是亚太地区走向21世纪战略格局的基本构架,也是对我国改革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因素。当我们距离21世纪尚有几年时,亚太地区中美日俄四国就以新的依存关系和竞争方式,展示着新格局的雏形,焕发着新世纪的气息。深入研究四国战略关系的总体框架、多层结构和纷繁复杂的关系内容,是我们走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2012年后中美日三角关系出现深刻变化,中国崛起及其外溢效应成为推动亚太形势发展的首要自变量,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深化调整期,日本战略自主性开始显现。2017年以来,"中日关系改善背景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日关系"交织叠加,相互作用,衍生出复杂多重的"三角意涵",中美日关系进入新一轮战略活跃期。中日关系改善扩大了两国战略转圜空间,缓解了三角严重失衡态势,也为中国外交强化多边视野提供了新契机,为深入认知"大国"与"周边"内在逻辑关联、精准把握中美日三角及其外部平衡变量、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下赢得多边战略博弈创造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日澳安全关系贯穿于双方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交往之中。期间,日澳演绎了间接盟友、敌对、伙伴、同盟等安全关系范式。20世纪末,在日澳双边关系中日益凸显的安全关系,不仅是双方强化的重点,也是亚太安全体系的焦点。当今,日澳对双边安全关系模式的构建,既反映了日澳安全战略的发展动向,也触发了亚太安全格局的微妙变化。本文从纵向的视角来分析日澳安全关系的发展演变,揭示其本质特点,探讨其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梳理美国对亚太的关系,美国从未离开过亚太,而且美国对亚太地区一直是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的崛起,奥巴马政府选择"战略东移",并采取一系列对华战略。机制建设、经济霸权、意识形态控制三个变量是美国推行其亚太政策的一贯做法。透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名义上是合作,实质上却是遏制;名义上参与亚太事务,实质上为维护其霸权。通过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实质的剖析,可以为中国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2015年3月,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了《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其注意到全球地缘政治和海上安全环境的变化,对三支海上力量的任务目标、军力部署、分工协作和能力建设等做出部署,重申"前沿存在"和"加强合作"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印亚太"地区对美国经济发展和海上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全域介入"和"全球海军网"等新的作战概念。该战略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海洋领域的调整和升级,反映出美对华在海洋领域政策的两面性,体现了美国希望与中国在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方面加强合作的意愿,也暗含了美国对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反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整个20世纪的印日关系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自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军事等领域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两国关系的快速发展既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需要,同时也是对亚太地缘政治发展形势的共同焦虑,当然还有美国推动的作用。在当前亚太地缘政治形势下,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迅速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挑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9·1 1事件”后 ,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重点从防止中国成为挑战美国利益的潜在对手转变为将反恐作为最优先事务。当前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 5项主要目标是 :促进和加深民主 ;增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反地区内的国际犯罪 ;促进开放市场。而地区稳定是作为贯穿这些目标的核心战略目标。布什政府将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实现地区稳定以及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将以导弹防御系统为纽带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防务”网络。这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性和危机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 ,刺激亚太地区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 ,给台独分子发出新的错误信号 ,增加台湾海峡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美两国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构建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与合作关系框架。这有助于消除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两国关系的负面影响。作为第一步 ,双方可就美国导弹防御计划进行实质性的战略对话。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在安全领域提出的"印-太战略弧"一词是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呼应,透露出澳大利亚未来安全战略的视野指向。澳大利亚在参与"印-太战略弧"地区的国际博弈中,面临着在中美之间、既有强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太平洋次区域组织与泛太平洋组织之间的"选边困境",其战略空间也受到来自这三方面的共同挤压。澳大利亚未来安全战略空间的拓展总体表现出"三向性"特征,努力寻求安全战略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为中国把握太平洋安全形势的发展方向、投放力量和谋篇布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