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和加入 WTO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山东省新泰市视挑战为机遇,按照市场要求,从寻求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入手,建设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施产业化经营,从而整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99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 30.1亿元,农村总收入 9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90元,比 1996年增长 22.5%,保持了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其做法,对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年,因为多方面原因,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已成为各级领导年年都要研究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新世纪里,要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尤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思路。第一,加快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改变农村就业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转型。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敞开民族地区农民进城谋生的大门,满足少数民族群众追求效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第三,加快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民族地区优质产品、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比…  相似文献   

3.
过去几年,因为多方面原因,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己成为各级领导年年都要研究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新世纪里,要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尤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思路。第一,加快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改变农村就业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转型。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2014,(9):30-35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谚语发展二、三产业,开发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无论谁投资,都要注重增加当地群众就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办教育、卫生、水利、交通等民生实事,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得到才说,说了就做到,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要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讲话摘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禀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践对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以武陵山片区34个民族县市为例,分析得出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域间差距扩大、区域内均衡增长,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片区联动激励或制衡效应,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民增收的捷径是"去农业就业",难点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7.
特色农业点亮西部农村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启而难动,在西部农村尤为突出。而记者最近在宁夏、甘肃和贵州等西部省区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依托优势资源开发特色农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和增强了他们的消费能力,还吸引投资提升了产业经营档次,从而形成了生产需求两旺的良性循环。特色丰盈钱袋子分析农村市场整体疲软的原因,归根结蒂还是农民的收入增长过缓。当前,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十分低下,如何促进农民快速稳定地增收,越来越多的西部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破解这道难题,就得开发特色农业培育支柱产业。甘肃省陇西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年…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利用民族地区省级宏观统计数据,从科学、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化、民族关系与居民主观感受等方面展现十二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进展,并对民族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如科教资源短缺、人力资本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人口红利面临消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可持续发展绕不过工业化 进人新世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一是面对工农业大路产品产大于销和买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农民增收和工业增效越来越困难。二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还没有止住,工业污染又敲响了城镇环保的警钟。三是部分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乡村还没有解决温饱,县级财政困难使拖欠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现象日趋严重,基层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呈削弱趋势。解决这些困难,无疑要抓好农业农村这个基础,但更重要的、来得快的还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选择工业化突破。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11.
陈运海 《民族论坛》2008,(6):39-39,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增收是关键。边远乡镇农民增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从比较优势的开发利用中增加收入;发展"农"字型龙头企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长远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飙 《民族论坛》2009,(4):20-21
农民工带着从城镇或沿海地区学到的技术、资金以及新颖的创业理念,回到家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全县几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也给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对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农村土地调整压力加大,再就业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3.
近五十年来,南昌屯毛南族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生产技术吸纳了现代的因素,但传统的方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以农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经济结构分种植业、养殖业、副业、商业四类,其中以种植业最为重要和稳定.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是产业结构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下降,养殖业比重上升;种养业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效益不高.毛南族经济结构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困难,其中原因除了其经济空间上的边际性地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居民文化素质及其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边缘性的制约.提高毛南族的文化素质,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推进山区内部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改变山区毛南族经济结构状况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超  蒋芹琴  李超 《民族学刊》2021,12(6):27-37, 118
农村三产融合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研究基于对贵州花溪区批林村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批林村对三产融合进行探索的电农融合、工农融合和文旅融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具体包括发展资金较为匮乏,基础设施难以建设;技术渗透能力不强,新型产业难以发展;村落建设人才短缺,项目规划难以推进;三产融合程度较浅,产业增值难以实现;利益联结机制欠缺,农民利益难以保障等。针对批林村现实存在的典型问题,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研究为三产融合振兴民族村落构建出以下发展路径:一是完善系统顶层设计,统筹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二是精准定位发展要素,抓住三产融合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布局结构关系,优化三产融合整体功能;四是创新融合发展方式,实现三产融合系统升级;五是加强后续保障机制,促进三产融合稳步运营。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通道侗族自治县作为"老、少、边、穷"县,贫困程度较深,如何能在新时期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大历史机遇,打好扶贫攻坚战,笔者针对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思考。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笔者就加快通道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持的精神,我厅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突出农业生产和农民培训两大主题,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制约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为切实改变这种现状,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制定完善了全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资金、技术等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比而言,经济发展政策短期效应较好,而城镇化政策长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就如何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使农民收入增长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地区深化教育改革,在农村(牧区)初中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是当前转变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教育观念,促进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有效途径. 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把城乡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提高到求职业的水平,进而发展到开拓就业新领域的水平;二是为新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三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四是增强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意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亿万群众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根本上打破了以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和严重的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旧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民得到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从而使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在这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每个农户都是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细胞.农业经济形势如何,最终取决于亿万农户的经营状况.因此,研究和论证中国农业出现的问题,也就只能和必须从这些微观经济细胞入手. 目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经营方式有三: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小而全的小规模经营;二,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的初具规模的兼业经营;三,有适度规模的专  相似文献   

20.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边疆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解决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解决广大农民离乡不离土的问题,才能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使广大农民增收,也就是说,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的实际,就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