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庸 《金色年华》2009,(10):60-60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也没做过什么杀人放火的大事,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这个人生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2.
公元618年,高祖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公元907年,后梁朱温将唐哀帝鸩杀,唐朝灭亡,前后共历289年。从高祖到哀帝,共经历了20位皇帝。如果问,在唐朝的20位皇帝中,有作为的是哪几位?许多人都会说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一个创造了贞观之治,一个开创了开元盛世。其实,唐朝还有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宣宗李忱。  相似文献   

3.
汤若望,一位外国传教士,能够在大清朝中官居一品,而且皇太后认他作“义父”,皇帝尊他作“玛法”(满语“爷爷”)。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使至高无上的大清皇帝对他如此膜拜尊崇呢?  相似文献   

4.
杨贵妃墓里埋着一个谜──女人到底想要什么?有一个女孩告诉我,她羡慕杨玉环我奇怪,杨玉环──一个有着绝世姿色和才智的女人,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一个老皇帝身上。也曾经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六军不发无奈何之际,皇帝还是拿她当了保命的筹码,一代名花在一棵梨树下结果了38岁的性命,有什么可羡慕的?女孩说:古往今来,人们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剧与其说是同情,不如说是羡慕,因为李杨代表了完美的男人和女人。一个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个有倾国倾城的美丽。越是穷人就越是对富人的故事感兴趣。试想,唐明皇既不输文采,也不逊风骚,他善…  相似文献   

5.
枫叶 《当代老年》2010,(4):14-15
代表着至尊皇权的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有一个神秘的匣盒,匣中所记录的名字就是下一任皇帝的尊号。这个密匣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影响着清朝皇位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在辞书里,“风度”是指美好的举止姿态。日常生活中人们称举止姿态美好的人有风度。人入希望自己给他八月下一个有风度的美好印象。因为它是社交活动和获得事业成功绝不可少的。唐朝政治家、诗人张九龄曾被玄宗皇帝李隆基荣为群臣中风度的楷模。玄宗皇帝每当用人,必问“风度能若九龄乎?”意思是说,要用的这个人的风度能比得上张九龄吗?可见风度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是何等重要。风度从哪里来?淳朴生大方,大方出风度。诚实的心灵是人的本质美。只有这种内在的美才能驱使一个人俱有朴素的作风,表现出纯真而没有经过修饰的感情。也只有…  相似文献   

7.
一晚上读到两个有趣的故事,都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有关一个美国人自封皇帝。美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的,就是皇帝。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实行过皇帝制,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皇帝。  相似文献   

8.
皇帝的日程 当皇帝并非一件易事。现代人往往只会想到宏伟的宫殿、奴仆、奢华和特权等这些皇权的象征,却不会想到作为一个皇帝,其职责有多么的繁重,对于如乾隆这样过于注重此类职责的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和杀人有关     
和杀人有关文/他他都说记者是无冕皇帝,笔杆子一伸,如圣旨一般,无人敢惹。可是,他们的酸甜苦辣又有谁知道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听《浙江青年》报社的记者宋笑梅小姐讲的。那时,我也在《浙江青年》报社打工,同样也做记者,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一有...  相似文献   

10.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①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①古以婚姻为兄弟.〔译文〕孟子的学生方章请问交友的原则。王子回答说:不要倚仗自己是长者、是权责或者有什么裙带关系而去同人交友。所谓友,是因为对方有德行而去结交他。因此,。C中不应该有任何倚仗的想法。(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Z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室’——《后汉书·来弘传》[译文〕(东汉光武皇帝的一位寡妇姐姐看上了有妻子的宋弘,要皇帝从中…  相似文献   

11.
肖芸 《当代老年》2011,(4):12-12
“愤老”是一个新名词 比如,儿子穿着新潮,回家后仍陶醉于自己在街上的回头率时,“愤老”看后就会很生气:“这毛衣怎么这么短?里面长了这么一大截?”儿子说:“你不懂!”“愤老”嘲笑道:“什么我不懂?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下次这样不准出门儿!”  相似文献   

12.
唐宝民 《老人世界》2013,(11):36-36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干涉到各个领域,包括司法。当然,那时也有法律,但执行起来,却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案子怎么判,要根据皇帝的意思,法律只是一种摆设。也因此,古代官员在判案时,大多都要“揣摩上意”,依皇帝的心思来判案。但也不尽然,史书中就记载着一些官员,在执法时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不以皇帝的意志作为判罪标准,从而留名青史。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当代老年》2009,(4):21-21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哕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皇帝登基以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后宫选妃?派兵征蛮?其实是寻找长生不死的妙方。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唐太宗到明嘉靖,他们对于长生都有着疯狂的执着,甚至不惜遣人至海上寻找仙人,亲自尝试各路方士炼出来的丹药……可最终他们无一例外地长眠黄土,甚至还有人因为服用丹药而殒命,长生不老至今仍然是梦一场。  相似文献   

15.
柏柳 《老人世界》2014,(1):36-36
毛泽东喜欢说曹操,也自然连带其家人。1959年夏天,他在北戴河,一次与保健医生谈起了曹氏父子,说曹丕在政治上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上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曹丕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6.
一、书法家巧答皇帝南齐时有个王僧虔(公元426~485),琅琊临沂人。官至侍中,是晋代王裁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当时,南齐高带来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不乐意自己的书法低于臣下。王增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一天,齐高帝提出,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的高下。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写毕,齐高帝傲然地问王增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既不愿抑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从容答道:“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齐高帝听…  相似文献   

17.
戏说皇帝与县名杨春华皇帝自号天子,哪怕再昏庸无能,也没有一个不奢望自已万万年坐江山的。于是,挖空心思打主意,甚至连取个县名也要要心眼。孰料历史无情,到头来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在湖南众多的县名中,有不少是与历代的皇帝相关的。先说以封侯而取县名...  相似文献   

18.
洪梅  淑华 《老人世界》2008,(10):35-35
所谓密折,是臣对君的一种报告.大约出现于清顺治年间。密折由皇帝亲拆阅览,皇帝有什么指示意见,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便成为朱批密折,然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朱批密折制度在雍正时期发展成熟。由于雍正帝本人的关系,使得雍正朝的朱批密折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陈延伟 《老人世界》2014,(11):37-37
在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在这2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共有494个皇帝。由于封建社会实行的是皇位世袭制,所以,皇帝驾崩后,一般便将皇位传给他最为信赖的人——儿子(一般是长子)。因皇帝大多身体欠佳寿命不长,他们驾崩时不少太子尚在幼年,有的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即“小皇帝”。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树老根多,人老智多。”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寥若辰星的几个长寿皇帝堪称至宝,因为他们有长期管理军国大政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遗憾的是,越是长寿的皇帝,往往越容易把智慧用错了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