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笔者通过图表描述、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构建VAR模型,对我国1978~2010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同向波动,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明显滞后一期的负面影响。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得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当期经济增长与上期通货膨胀呈负相关关系,当期通过膨胀与上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4.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还处于探索研究中,无一致性结论。本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河北省1978-2010年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支出总量有正向关系,并且它们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6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且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库茨涅兹假说,运用1978年到2009年的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实证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江西省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针对理论界对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争论,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983-2006年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FDI和出口明显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最后。本文就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魏闪 《经营与管理》2013,(12):103-106
本文基于浙江和安徽两省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tata11.2计量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两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安徽省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原因;而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黑龙江省1980~2006年的GDP与能源消费数据,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是非能源依赖型的。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磊  张洁莹 《经营管理者》2009,(15):101-102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广东省从1993年到2007年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且广东省的进口贸易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毅  夏炎 《中国管理科学》2012,20(2):159-166
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动态地考察了由投资和消费引发CO2排放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碳排放中的消费型排放、建设型排放和消费建设比的概念,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模型(EE-IOA)估计了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32个国家86组数据的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得到了消费建设比在工业化过程中(包括后工业化时期)的演变规律。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消费建设比呈上升趋势;应根据消费型排放和建设型排放的减排潜力,科学制定减排目标,更加注重引导消费者行为向绿色消费转变、依靠消费者力量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本研究对正确评价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家的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科学制定减排政策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由排放配额价格所引发的发电侧碳交易所和独立发电企业之间的排放权交易矛盾仍未解决的情况下,从理论方面引入排放权交易差价合约来规避发电企业的市场力并稳定排放配额价格。在此背景下,对考虑差价合约的排放权交易模式下碳交易所与发电企业的利润风险、经济效益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二者之间合约谈判风险效益均衡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最优参数的求解程序,从而促进排放权供应与电能生产之间的协调与竞争型交易机制的形成。数值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规避发电侧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且谈判双方面临的交易风险均与差价合约初始有效报价区间长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能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较多,而以能源输入省与能源输出省为视角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我国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1986—2008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期与短期而言,能源输入省和能源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着不同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各自不同且有针对性的能源和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多基于企业的角度,鲜有学者站在地方政府角度考虑不同行业物流特点对城市物流中心选址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钢材分销行业特征,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构建了综合考虑CO2排放量和物流成本的双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并用分枝定界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本文以重庆市钢材分销行业的城市物流中心选址为例进行分析,并将CO2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以澳大利亚碳税的征收标准进行计算,发现碳税征收并不能有效降低钢材行业CO2排放量。地方政府可通过合理选择物流中心位置、规范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选型、限速、限行和错峰限时等城市物流管理策略来实现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现有能源效率测算未把灰霾作为环境约束这一问题,基于非参数前沿构建了不可分的混合测度DEA 模型,将致霾污染物SO2、NOx、CO2和烟(粉)尘作为非期望产出,对各省份2010-2013年灰霾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更加科学的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比较大;东部平均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我国整体的能源效率为0.63。通过Tobit 模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能源禀赋、产业结构、政府影响力和能源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因素对我国区域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节能减排潜力方面,我国各省份的能源节约潜力和致霾污染物减排潜力都很大。这些结果有助于制定能源节约和灰霾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动态CGE模型,以化石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为对象,模拟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碳排放及雾霾治理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能源补贴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不同类型的能源补贴政策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化石能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改善和碳排放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煤炭补贴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极大促进产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但会不利于环境改善,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人均资源盈余改善,降低污染物和雾霾排放增速;因此,必须注重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协调性和差异性,短期内以化石能源补贴为主,长期而言,应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补贴,更加有利于低碳转型和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7.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贡献度和所需的政策干预力度,对能源经济转型路径的关键特征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60年单位GDP能源消费相比当前下降75%以上;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优化,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大力推进电气化和电力系统深度脱碳,206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70%以上,非化石电力在电力供应中比重提升至90%以上,电力系统在2045~2050年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定价机制将在碳中和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激励。研究还表明,碳中和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30年和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和3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原油价格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油价波动对我国一些重要经济变量,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油价波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经济指标变化的Granger原因。通过VAR(2)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不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但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通过对总需求的拉动及成本增加这样两条途径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内会使失业率增加;增加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整体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及我国的经济变量复杂多变,由国际油价、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这五个变量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on density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a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and shocks analysis with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We find that the Granger causality goes from the growth rate to the unionization rate in four of the 11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 study. France bucks the trend: it is the only country in which union density influences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in a positive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