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构建了测算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模型,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陕西省1995—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进而测算能源消费回弹效应并分析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回弹效应在高位波动,均值达到了79.75%。因此,优化能源消费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进步,还要与调整产业结构、灵活调节能源价格、制定财税政策、转变能源消费观念等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回弹效应的大小影响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关于我国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较为缺乏.在技术进步视角下,依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按照索罗余数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1978-2008年的技术进步率,并利用此结果估算出中国工业1978-2008年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消费确实存在回弹效应但呈下降趋势,说明技术进步仍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推手,但不能以此作为实现节约能耗的唯一手段,为此,适当的政府管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源效率虽有所提高但能源消耗却一直居高不下。为探究其原因,使用Translog成本函数构建要素成本份额方程,测算能源非对称价格响应的回弹效应,并结合能源与资本的绝对替代弹性和相对替代弹性,分析1980-2013年石化行业中回弹效应变化趋势及要素替代关系变化规律,揭示中国石化行业能源消费持续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1)1980-2013年,能源回弹效应为32.23%,抵消了部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消耗量降低;(2)资本对能源的绝对替代性强,而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性强,表明决策者对资本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更高,更加倾向于用能源替代资本;(3)分阶段看,在能源短缺和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六五"和"七五"期间,回弹效应达到40%以上,资本对能源的相对替代弹性占优,"八五"至今回弹效应逐渐下降,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弹性占优。回弹效应以及能源对资本的替代效应是石化行业能耗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5-2016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变化轨迹和LMDI效应显示,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经济水平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强度效应,这是导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5.
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边际效用弹性与中国能源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遵循Hicks的"引致创新"思想,意味着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能源"要素。本文从技术外生和技术内生两个层面以及"自主式"效应、"干中学"效应和"巨人肩膀"效应三个维度勾勒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系统剖析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边际效用弹性为切入点,利用2002—201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结论。研究揭示: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耗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的提高,能源消耗先增加后降低,蕴含主导力量由"回弹效应"演变为"节能效应";边际效用弹性放大了能源回弹效应,意味着边际效用弹性推迟倒U型曲线拐点的来临。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除了着力推动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和理顺能源价格机制之外,还需要合理引导社会消费观念,使得边际效用弹性维持在合理区间,从而有效限制能源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6.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是在湖北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以2000~2012年湖北省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技术进步与湖北省能源消费之间是否存在回报效应这一命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在2000~2012年这段时间确实存在"回报效应",但是各年的能源消费回报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四个年度属于逆反回报效应,一个年度属于部分回报效应,八个年度属于过度存储回报效应。在对相关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提高湖北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建议:加快科技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入宣传,提高人们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7.
能源直接回弹效应经济学分析:微观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弹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经济增长和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对于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 在能源回弹效应领域内, 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 其定义和术语也不完全一致。针对该问题, 对国内外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各种定义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对能源直接回弹效应的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 从微观角度更透彻地理解直接回弹效应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并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内涵, 分析当空调的能源效率提高, 会对能源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存在, 能源效率的提高, 不一定会使能源消费量减少, 从而更好地理解回弹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且能源效率偏低,须大力实施交通节能战略。为从理论上探索交通运输的节能路径,通过对近年来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认为交通节能存在一定压力且发展空间较大。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进技术进步、进行运输结构调整、推进运输制度变迁以及加强交通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IPAT方程运用完全分解法对上海市2000—2009年间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分析,探讨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等影响能源消费的三大关键因素在能源消费量波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十年中上海市经济规模扩张的影响超出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规模扩张的反弹效应抵消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减少的能源消费;今后追求适度经济规模,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是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引入时变工具变量,细致探讨了制造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能源消费展开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通过技术进步抑制了雾霾污染,异质性分析表明,以专利表征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低能耗地区显著存在,且作用效果更强,而在高能耗地区该机制并不显现;空间效应分析表明,雾霾污染具有空间上的溢出效应和时间上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当今社会的进步速度,专利则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成果体现,加快专利创新的发展对"十一五"时期安徽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安徽省近年来专利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描述,并运用TOPSIS法对相关专利创新效率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安徽省专利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显著影响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本框架,利用2003~2017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测算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对模型进行扩展,研究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对现期和远期的动能转换加以阐述。研究认为,现阶段资金投入仍然是安徽省经济产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推动效应相对较小,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量逐步提升,安徽省远期经济发展将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驱动。安徽省应注重科技创新,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技术因素融于资金、劳动供给侧,全面深化以技术为主的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时期,工业大气污染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清洁环保型技术是降污排污的重要突破点,而进口贸易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治污技术的核心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是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值得探索。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规模—结构—技术”环境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和逐步回归法考察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层面上,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带来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应、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工业技术进步效应三类环境效应,通过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工业大气污染排放;(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呈“正N形”特征,即随着资本品技术溢出水平不断增强,影响的主导力量遵循“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阻滞自主创新”的路径,然而随着中间品技术溢出的增强,影响主导力量变化趋势为“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3)区域层面,以技术溢出均值为标准,11个省市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因经济规模效应加重了污染排放强度;其余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针对研究结论,认为应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开放经济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及传导路径的互动机理分析,在对安徽省OFDI投资概况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7年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VAR模型,运用ADF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从产业结构总水平角度,实证分析得出短期内安徽省OFDI所能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不显著的结论。进而从具体传导路径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0个变量中提取主成分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OFDI可通过贸易、省内投资、就业和技术路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此,安徽省应扩大OFDI规模,提升OFDI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调整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文章在系统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指出了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推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一大特征。近年来,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规模、基地建设和创业意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成果,但在产业分工、风险投资、先进技术的消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建议实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加快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等措施,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流向安徽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1984年外资企业首次进入安徽,直到1999年合资、合作经营一直是外资进入的最主要方式。从2000年开始,独资企业的实际投资金额开始迅速增加,首次超过合资企业。近几年安徽外商投资独资化经营的原因在于安徽省近几年采取的对外企政策法规稳定,减少了对独资企业的限制,并且政府政策兑现度高,优良的投资环境及市场引力,增加了外商的投资信心。同时,独资化经营解决了合资、合作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多功能载体,它已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农业乃至其他产业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