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考虑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意识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运作及协调问题。分析了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与零售商的CSR投入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二者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与零售商的CSR投入均有利于降低新产品批发价格、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二者具有相互激励的作用。虽然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会导致自身纯利润减少,但却能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改善闭环供应链其他成员及整体的绩效。“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不仅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协调,还能促使制造商增强CSR行为意识、零售商提高CSR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孟炯  张杨  曾波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67-76
基于"制销分离"与"定制一体"两种结构选择,构建个性化产品供应链处于非竞争与竞争环境下的博弈模型,在引入一个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运用算例仿真比较分析两种运营模式下的供应链运作策略和盈利差异。结果显示:与制销分离结构相比,个性化产品供应链选择定制一体结构,有利于匹配产品个性化制造、提升产品个性化水平和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个性化产品供应链选择制销分离结构时,适度的批发价格激励能够提升产品个性化水平、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改善供应链的运营绩效,分销商适度让利加大批发价格激励力度可显著促进产品个性化制造互动、提升产品个性化水平;竞争将消减个性化产品供应链的运营绩效,但选择定制一体结构可显著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中产品与信息质量改进的战略联盟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一个包含单个供应商和单个制造商的供应链,研究了关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的信息质量改进的战略联盟策略的设计,分析了成本共担策略能提高供应链绩效的条件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和价值.在供应链联盟中制造商参与到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活动中,使供应商具有改进质量水平的激励,相应的使市场需求均值增加或使需求信息精度提高,供应商的期望收益比分散决策的供应链中的收益增加,当质量成本共担参数满足某些条件时,制造商也将获得比无战略联盟情况中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合作广告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决策及绩效的影响。在此供应链中,上游制造商决定产品批发价格及地方性广告费用分担比例,下游零售商决定地方性广告费用的投入及产品售价。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模型研究了不确定性对上下游定价和广告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有信息共享和无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成员及供应链利润。结果表明,对零售商而言,其广告水平,产品售价,及期望利润都随着广告效应的增大而增加;对制造商而言,当广告费用分担率较大时,较强的广告效应会导致零售商对广告的过度投入,从而损害制造商的利润。给定制造商广告分担率,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制造商期望利润,却减少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并可能减少供应链的总体利润。给定批发价格的情况下,信息共享会提高制造商及供应链期望利润,而对零售商来讲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链上成员是否投资RFID技术,考虑四种情景:供应链成员均不投资RFID,仅零售商投资RFID,仅生产商投资RFID及供应链成员共同投资RFID。采用Newsvendor模型建立四种情景时链上成员的收益模型,得出Stackelberg均衡解和供应链成员的最优期望收益,探讨了RFID技术投资对各情景时链上成员收益的影响,得到了供应链成员共同投资RFID时的协调策略。研究表明:当RFID标签成本和零售商库存不准确率在相应的阈值内,零售商或制造商单独投资RFID技术均能提升自身收益,同时对链上其他成员的收益存在"正外部性";此外,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地协调链上成员共同投资RFID技术后的供应链,并且该协调思想丰富并拓展了供应链投资RFID技术的协调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7.
收益共享契约下三级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随机市场需求下,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需求分布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协调将被打破。给出了供应链系统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改进了收益共享契约,使其能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即建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具有抗突发事件性,并讨论了系统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的情况。最后通过仿真给出了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新产品和再造品差异定价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将企业社会责任(CSR)纳入研究,分别构建了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整体承担CSR、分散决策下分别由制造商与零售商单独承担CSR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模型,探讨了履行CSR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和闭环供应链对CSR的最佳承担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数量折扣与CSR履行成本共担的组合契约模型。研究表明:当闭环供应链成员单独承担CSR时,制造商承担的效果与零售商相比,两者各有优势,没有出现某一种承担方式的效果明显优于另一种的情形;无论制造商还是零售商,单独承担CSR的最优决策与集中决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随着新产品与再造品竞争程度的增加,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及整体利润也随之增加;如果制造商和零售商能够按照数量折扣与CSR履行成本共担的组合契约来共同履行CSR,闭环供应链系统能够达到协调的效果,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考虑动态定价的渠道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在线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制造商委托在线零售商销售产品,确定价格和生产数量,零售商确定收益分享比例.本文假定制造商动态定价,研究了上述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动态定价不能影响收益分享比例,但会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收益分享合同不能达到供应链协调;收益分享合同与返利合同的组合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用算例说明了动态定价对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条件下,结合双渠道供应链的特点,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两种协调方式,即传统分销渠道与电子直销渠道之间的协调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协调。首先,制造商将电子直销渠道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零售商。其次,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而零售商将其在传统分销渠道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制造商作为补偿。从而构建了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完美共赢协调存在的条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供应具有季节性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由农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TPLP)-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损耗均视为TPLP保鲜努力的内生变量,分别建立了分散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分散决策模式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会导致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扭曲,严重影响供应链绩效。针对三级供应链中的两个交易过程,并基于对系统中相关决策变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设计了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并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该组合协调机制可以显著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实现供应链各成员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章结论,并分析了努力水平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损耗的改善程度(数量/质量弹性)对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决策及协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质量控制与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决策的协调作用。分析了使用收益共享契约、供应商与零售商合作、使用批发价格契约三种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并进一步通过比较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于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的优势和局限。研究表明,当销售量的变化对产品质量改进的敏感程度较高时,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效果较好,但对于零售商来说,虽然其利润高于采用批发价格契约,可利润份额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商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个制造商通过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产品的同时开辟网上直销渠道,采取混合双渠道来销售产品的供应链渠道结构。从分析消费者效用出发,建立了双渠道环境下需求依赖价格变化的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建立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在保持传统渠道的同时,开辟电子渠道将导致传统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减少,利润降低,引起渠道冲突。为了解决混合双渠道的冲突和协调,设计了批发价加电子渠道价格的合同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通过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不但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而且实现了开辟电子渠道后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从而实现了供应链双渠道冲突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以制造商提供服务为视角,研究了产品服务能力竞争问题。运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分别从制造商Stackelberg、零售商Stackelberg和垂直纳什三种不同权利结构情形,求解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均衡策略。通过分析服务成本与不同渠道权利结构下均衡结果之间的变化关系,提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特征的产品服务能力竞争策略。结果表明,当价格与服务能力水平都比较低时,RS价格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实惠型客户需求;当服务能力水平比较高时,VN服务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经济型客户需求;当价格比较高时,MS产品领先型策略能够满足专业型客户需求;当价格与服务能力水平都比较高时,产品服务融合策略能够满足品质型客户需求。最后,结合批发价格、服务能力水平、零售价格与服务成本之间的数值变化关系,分析了产品服务能力竞争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协调是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改善供应链各方利益的根本手段.旨在探讨生产商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特性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给出了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市场价格与整体利润,以及分散决策下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即契约使供应链协调的程度.证明了批发价契约的协调度小于1,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但相对于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导致收益共享契约不可实施.为找到双渠道供应链可实施的协调策略,提出了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和用纳什讨价还价协商模型确定固定补偿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并且相对于批发价契约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另外,研究还表明:生产不经济的弹性系数与销售价格成正比、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成反比,并且不同渠道间的竞争越激烈,双渠道供应链的销售价格和需求反而越高,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也越高,并且,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同样可以协调线性成本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需求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考虑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具有不平等地位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和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对供应链成员运营决策的影响。在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商总会泄露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订单信息,两个零售商存在斯塔克伯格竞争。本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存在信息泄露的两种均衡策略——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给出零售商在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购决策。本文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可能在信息泄露过程中扭曲信息,误导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做出错误决策,供应商和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获得更大利润。当供应商扭曲信息时,尽管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利润降低,但其仍将继续留在市场中,零售商之间仍然保持水平竞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直观验证和说明。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问题,为现实中供应链各个主体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上游成员的机会成本和消费者在质量偏好上的异质性的考虑,本文研究中心化和由一零售商与一制造商(供应商)组成的分散化供应链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最优产品策略。通过构建问题的理论模型及分析,分别获得最优解和博弈均衡解。进而利用灵敏度分析和算例讨论了消费者对质量偏好的异质性和上游成员的机会成本对供应链的产品策略、供应链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边际质量成本较低时,供应链产品策略应主要考虑满足大众需求;而当边际质量成本和消费者对质量偏好的异质性程度都较高时,供应链只需考虑部分高质量敏感的消费者;当消费者对质量的平均偏好水平较低,边际质量成本较高和顾客需求趋于同质时,产品应考虑退出市场;此外,成员的权利均衡有助于完善供应链利润和社会福利,而零售商的强势帮助消费者培育和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占据先动优势的一方在利润分配时基本上占上风。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乘车需求波动下网约车平台间存在乘车需求竞争和乘运供应竞争的最优定价问题,以平台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最优控制论方法,构建不同竞争情形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哈密尔顿函数及模型推导,求得最优动态竞争价格解以及乘运供应率与需求率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平台最优动态竞争价格随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动态变化,且最优价格可以有效调控平台供应能力,促使平台供需匹配,优化平台期望收益。此外,乘车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平台最优价格越低,而乘运供应市场竞争越激烈,最优价格越高。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将降低平台的期望收益,且平台期望收益随着固定佣金报酬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