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消费者效用模型,研究了二手市场条件下耐用品垄断商回购并进行再制造的两周期动态决策问题。研究得到,当耐用品的生产成本与再制造成本低于临界值时,耐用品垄断厂商才应该选择回购并进行再制造;再制造不仅可以对二手市场产生挤兑效应,而且可以获得市场增长效应,新耐用品成本越高,则挤兑效应与增长效应越明显;耐用品垄断厂商有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耐用品的认可程度与降低耐用品耐用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再制造电子产品在二手市场进行销售的问题,以电视机为例,探讨了电视机制造商如何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及其它环保政策影响下建立回收再制造设施体系及其动态扩张:首先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开环结构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根据二手市场的两种需求情况分别模拟该系统的长期动态行为,并对设施扩建的相关参数对总利润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当二手市场需求较大时,厂商采取超前的设施扩张策略会获得较大的规模效应,利润更高;而当二手市场需求较小时,规模效应则不够明显。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另外,本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在其他的电子类产品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尽管再制造可以重新获得产品的附加价值,但是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厂商在各期应该采用何种生产策略?本文选取单一制造厂商,首先讨论无偏好市场下两期再制造最优生产策略,建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优化模型;然后给出了再制造成本节约临界值,以便厂商在不同的再制造成本区域内采取合适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策略;进而将模型拓展,研究无限期的最优产量和定价策略。由于不同产品的再制造成本节约s的比例并不相同,本文通过优化所得的结论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产品回收率和降级率对s*的影响,s对厂商的产量、定价决策及利润的影响,进而分析降级率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为厂商制定产品设计、生产和回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旧换再补贴政策已经在我国试点施行,相关原型新品和再制品的市场购买行为和企业定价决策受此影响。根据传统销售和售后渠道以及消费者持有旧件质量的不同细分市场,考虑到消费者的"以旧换再"偏好程度构建了制造商分级定价利润模型并分段优化,得到了"以旧换再"补贴下的最优分级定价决策,面向企业给出了旧件分级再制造的成本条件,面向政府给出了授予企业产品补贴资格的参考依据。考虑到再制造领先企业和一般企业再制造条件的不同,采用算例分析展示了补贴对领先企业及一般企业再制造分级定价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了消费者"以旧换再"偏好程度的变化对企业分级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级定价可以提高再制造系统的整体利润;换购补贴对促进再制造领先企业与一般企业再制造体系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同,政府应根据产业及企业特点结合其他举措选择实施补贴的时机和补贴比例。  相似文献   

5.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莉  陈宏民 《管理科学》2006,9(6):23-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经济中普遍采用的单一定价策略采用者正在逐渐减少,尤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更多地采用歧视定价策略.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双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选择行为,将传统Hotelling模型中外生的定价策略作为内生变量,分析了厂商对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的战略选择.模型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表明:当网络效应不存在时,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或者同时采用歧视定价;当网络效应存在时,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均衡条件放宽,导致厂商采用歧视定价比单一定价更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了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趋向.另一方面,若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敏感程度加强,也促使厂商选择歧视定价.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中,消费者购买耐用品时均同时获得厂商提供的质保服务,由于产品质保服务影响着消费者的产品使用效用,因此耐用品定价、质保期和产品质保服务投入是影响厂商利润的主要因素。考虑双寡头市场环境下,建立微分博弈模型讨论单位产品质保服务投入和产品质保期对双寡头厂商均衡价格的影响。结论表明双寡头厂商的单位产品质保服务投入越高、质保期越长,均衡价格越高;但单位产品保服务投入与质保服务对消费者效用影响系数的关系影响着竞争对手在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劣势的低质量厂商可以通过增加单位产品质保服务投入策略或延长质保期的策略实现在均衡下与高质量厂商以同等价格销售耐用品,但劣势厂商增加单位产品质保服务投入策略要优于延长质保期策略。最后,利用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消费者版权意识差异的信息产品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消费者的版权意识差异将消费者细分为伦理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研究了信息产品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对艺术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因消费者结构、市场敏感性等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价策略。高价策略可以得到伦理消费者的支持,但当存在盗版威胁时,垄断厂商因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特性而面临利润损失,单位可变成本越低,利润损失越大。此外,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的最优定价,提高版权费率并不能保证给艺术创作者带来收益增加,双方存在定价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8.
专利保护下闭环供应链的再制造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利完善市场,受专利保护的原制造商享有产品再制造的专有权利,只有获得原制造商的专利许可,第三方再制造商才能进行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本文分析了受专利保护下原制造商所采取的不同再制造策略:阻止旧产品再制造(N策略)、原制造商自己再制造(O策略)和许可第三方再制造商进行再制造(A策略),并建立了由零售商负责旧产品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比较发现,只有在第三方再制造商处理旧产品的节省成本足够低时,受专利保护的原制造商才会选择许可第三方再制造商进行旧产品再制造。  相似文献   

9.
水平差异产品的内生定价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一个存在定价策略选择下的三阶段Hotelling双头垄断模型,其中厂商可以选择采用单一定价策略或者歧视定价策略。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表明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策略,或者同时采用歧视一价策略。当歧视定价的边际成本相对单一定价的边际成本不太高,或者消费乾注重产品特性差异时,厂商会同时选择歧视定价策略,尽管单一定价下厂商的利润要明显高于歧视定价下的利润;当歧视定价的边际成本相对较高或者消费者不太注重产品特性差异时,单一定价将成为厂商的最优选择。最后本文从社会最优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两种这价策略下的社会净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基于市场划分的再制造许可费对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考虑到再制造商具有只针对于绿色消费者进行销售的高价策略和针对于全体消费者进行销售的低价策略,基于回收量约束构建了包含一个原制造商和一个再制造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两类定价策略下的最优决策。分析表明存在再制造许可费取值区间,当再制造许可费在不同的区间时,原制造商将通过在闭环供应链中的领导者地位迫使再制造商决定不同的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再制造许可费的取值区间以及不同许可费时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和利润。  相似文献   

11.
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自主推行以旧换新业务的背景下,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构建考虑市场细分和消费者效用的策略模型,研究零售商自主以旧换新策略选择及相应的供应链决策问题,着重分析市场细分和旧产品折旧程度对策略选择、决策和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的策略选择除了受产品制造成本影响外,还依赖于外部客户比例和旧产品折旧程度;当老客户占比和旧产品折旧度处于某区域时,自主以旧换新策略优于无以旧换新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商的期望策略与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相悖;供应链效率受客户比例和旧产品折旧度影响.此外,当老客户占比或旧产品折旧度高于某阈值时,老客户对主体的利润贡献大于新客户.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推行以旧换新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An innovative marketing strategy pursued by Japanese manufacturers of a wide variety of durable consumer goods to successfully penetrate the Indian market, despite high entry barriers, is the subject of this report. Considerations that may justify imitation of the Japanese strategy by durable goods manufacturers in other industrialized nations to penetrate protected Third World market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者情绪效用对耐用品企业延保服务策略有效性的影响,构建双寡头微分博弈模型,研究耐用品企业的延保服务策略对产品均衡价格的影响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劣势耐用品企业延保服务策略的有效性。结论表明:服务投入在不同范围内,产品均衡价格随着服务投入的增加而变化的特征不同;高质量企业的延保最优价格与服务投入成递增关系变化,而低质量企业的延保最优价格随服务投入增加的变化特征还与其故障率、延保期等因素有关。低质量耐用品企业的服务投入满足大于1时,采取增加服务投入缩小与高质量产品的价格差是有效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采取延长质保期、延保期策略缩小价格差才是有效的。最后,利用数值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研究可为耐用品企业有效实施延保服务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偏好市场下制造/再制造系统最优生产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入手,引入市场需求偏好函数,构建单一垄断生产商利润最大化的带约束生产决策模型,探讨偏好市场下的两期和无限期的最优产量-价格决策策略.此外,通过对再制造经济优化模型的数据模拟,分析消费者偏好系数对生产商利润、成本节约、产品价格的影响,为生产商的生产决策,以及政府如何影响消费者偏好决策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成本随机分布和市场细分的生产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单一厂商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的两期生产优化问题。首先,在回收率一定条件下,建立了回收产品的再制造成本与再制造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接着,引入消费者偏好系数构造了再制造产品和新制造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和市场细分;然后,建立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型,证明了该模型为凸规划,给出了K-T条件表达式,并分析了伽马分布条件下解的特征;最后,通过算例对本文模型的性质和规律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独立再制造商IR的市场进入给品牌商带来了显著的竞争压力。品牌忠诚源于消费者对某个产品品牌的信任和特殊情感,在产品选择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排他性,进一步增加了品牌商市场策略的复杂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博弈论结合数值仿真研究了消费者具有品牌忠诚特性下的品牌商再制造市场策略问题。建立并求解了IR不进入且品牌商不再制造(n)、IR不进入且品牌商再制造(nR)、IR进入且品牌商不再制造(nr)、IR进入且品牌商再制造(nrR)四种市场模式,对模型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探讨了各成员的模式偏好。研究表明:新产品价格、品牌再制品价格、一般再制品价格均与品牌忠诚度正相关;品牌忠诚度的提高一定增大品牌商的利润,但不一定会降低IR利润;当新产品制造成本较高时,品牌商的模式偏好始终为nR$\succ$nrR$\succ$n$\succ$nr,较低时模式偏好受到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大小的影响;nr和nrR模式下,品牌忠诚度仅可能提高品牌消费者剩余,但会降低普通消费者剩余、总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7.
In durable goods markets, such as those for automobiles or computers, the coexistence of selling and leasing is common as is the existence of both corporate and individual consumers. Leases to corporate consumers affect the price of used goods on the second‐hand market which in turn affect the buying and leas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The setting of prices (or volumes) for sale and lease to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consumers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for manufacturers. We consider a manufacturer who concurrently sells and leases a finitely durable good to both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consume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nufacturer and consumers is modeled as a dynamic sequential game, where each player seeks to maximize its own payoff over an infinite horizon. We study how the corporate channel substitutability of new goods and used goods and transaction costs in the second‐hand market affect the manufacturer's pricing decisions, consumer behavior, and social welfare in the retail market. Making a number of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including two‐period lifetime for the finitely durable goods, we consider 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 as the solution concept. We show that the manufacturer can maximize her profit by segmenting consumers according to their willingness to pay. Selling and leasing are the mechanisms used for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the retail market. We show that as she leases a larger share of her production to the corporate consumer, (1) the manufacturer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adjust the optimal selling price of new goods to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the volume of sales of new goods to individual consumers can stay the same; (2) the manufacturer does increase the retail lease price,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leases decreases; (3) the net supply of used goods on the market increases, leading to a lower market price for used goods; and (4) more individual consumers ar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rket, and their collective welfare or net utility improves. We also show that as production costs increase the manufacturer increases prices, reducing volumes across all channels. When transaction costs increase, the manufacturer reduces leasing in both corporate and retail chan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