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决策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竞争,通过构建由两个产品供应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和众多消费者组成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研究提出了供应商竞争场景下的最优物流服务模式选择策略,进而分析了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模式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假若电子商务平台采用转售模式或平台模式,当市场竞争强度和物流服务成本绩效都很高时,供应商和电子商务平台都偏好采用差异化的物流服务运营策略;如果电子商务平台采用混合模式,两个供应商的物流服务模式偏好存在较大差异,但电子商务平台始终偏好同时为两个供应商的产品提供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2.
物流服务合作对生鲜电商供应链订货定价决策与产品保鲜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物流服务商独立运营、与供应商合作、与电商平台合作三种物流合作模式分析,分别构建考虑市场随机需求与保鲜努力的生鲜电商供应链运营决策模型,对比探讨不同模式下的产品定价、产品保鲜努力与市场需求,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生鲜电商市场需求预测与供应链成员合作模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合作能有效分担物流保鲜成本与市场预测风险,降低产品零售价格,提高物流保鲜努力水平;独立运营模式下生鲜电商应采取较保守的产品订货策略,而合作运营模式下可适当提高产品订货量;两种合作经营模式可提高合作企业利润与供应链整体利润,利润合理分配是成员企业合作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模式成为复杂产品的主流生产模式,与传统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激励相比,该合作模式更关注供应商的努力水平和长期战略合作,其努力程度决定了复杂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为激励供应商的努力合作,本文设计努力程度参数,提出了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策略,建立了基于努力程度的最优成本分摊模型,研究了Nash均衡和Stackelberg均衡两种结构下的激励模式,给出该激励模式下的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研制成本的最优比例、最优努力水平和最优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大于等于努力阀值时,主制造商需分担供应商的努力成本,成本分担大小与供应商努力程度的平方成正比,且受单位收益系数和努力程度收益影响系数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机制中,主从关系的 Stackelberg博弈收益优于Nash均衡收益,应用分析进一步表明,主制造商通过分担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实现在主制造商供应商利益均增长的情况下,达到帕累托改进。本文系统地揭示了主制造商激励供应商的最优成本分担问题,为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激励策略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凯 《管理科学》2019,22(4):110-126
平台模式已然是一种全球化的商业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平台经济也成为当前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本文以京东商城、亚马逊等为代表的复合型电商平台中的第三方数量为研究视角,旨在回答:1)为何有些产品的第三方卖家数量较多,而另一些产品的第三方卖家数量较少? 2)第三方卖家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3)为何平台自营产品的售价往往介于众多第三方卖家售价之间? 4)复合型电商平台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平台自营业务还是第三方卖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特性的不同导致不同产品的第三方卖家数量呈现出显著差异;复合型电商平台应将第三方卖家数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平台自营的售价介于众多第三方卖家售价之间有助于平台在提高产品价格的同时增加销量;当第三方卖家数量较少(多)时,(非)平台自营利润占主导地位.此外,本文还将基本模型拓展到纯开放平台的情形,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定价机制.研究发现:在相同外部环境情形下,京东模式优于天猫模式优于淘宝模式和美团模式.对于纯开放平台模式,两部收费定价模式优于会员费定价模式和佣金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考虑消费者转移和平台差异对需求的影响,构建不同渠道结构和销售契约下的决策模型;基于水平和垂直Stackelberg博弈,获得8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探究佣金率、平台差异和消费者转移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获得最优的销售契约和渠道配置策略。研究表明:代理模式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升销量;垄断市场中,平台更愿意采取转售模式,而供应商更偏好代理模式;竞争环境下,优势平台一定条件下总是更偏好转售模式,而竞争平台销售模式偏好随着佣金率逐渐变化;供应商的渠道选择与消费者转移量有关,当转移量较高时,供应商偏向双渠道结构,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O2O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颠覆和创新,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缺乏理论支持。为此,以消费者购买评价为视角,通过对O2O模式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多构面要素体系。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O2O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社群关系模型。通过对社群关系模型的挖掘与提炼,提取了构面要素社群关系的子图与O2O模式下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变量相比,电商知名度、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构面要素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既协同考虑电商知名度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品牌与感知商品质量、商品线上价格与感知商品质量,又统筹权衡电商知名度与商品品牌、商品品牌与商品线上价格。最后,依据研究结果,论文为电商O2O模式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鹤 《管理评论》2023,(12):148-159
本研究针对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定价决策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问题,构建有无在线评论情形下电商平台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在线评论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会受到在线评论的影响,当制造商直销渠道与电商平台自营渠道的竞争程度足够大,或者渠道竞争程度较小但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足够低时,电商平台才会实施低价策略;在线评论会导致利润在各企业间的重新分配,当渠道竞争程度适中时,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有利,对制造商的影响不确定。其次,在线评论的存在会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渠道,尤其是部分消费者放弃直销渠道而选择自营渠道购买产品;然而,如果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满足一定条件,则消费者参考在线评论可能会放弃购买产品,由此导致产品需求降低。此外,本文还拓展了原始模型,进一步考察电商渠道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下沉式预售作为一种改善预售体验的新型模式已为许多电商企业关注。本文考虑有限理性消费者前提下研究物流服务不对称电商平台关于预售模式的策略竞争,得到不同条件下双方Nash博弈的均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当市场中有限理性消费者数量低于一定阈值时,两个物流服务不对称电商平台才会同时采用下沉式预售模式。(2)当市场中有限理性消费者数量高于一定阈值时,两个物流服务不对称电商平台仍将同时采用普通预售模式。(3)当市场中有限理性消费者数量适中时,普通预售模式下具有物流服务优势的电商平台如果决定下沉式预售时仍保持物流服务优势,最终反而不会采用下沉式预售模式,而竞争对手将采用下沉式预售模式与之竞争;普通预售模式下,不具有物流服务优势的电商平台如果决定下沉式预售下的物流服务优于对手,其竞争对手将采用下沉式预售模式,此电商平台只能仍使用普通预售模式与之竞争。此外,本文还分别分析了普通预售模式下具有物流服务优势的电商平台的商品交货时间、市场中有限理性消费者数量对两个电商平台决策结果的影响,并得到两个电商平台在四类预售竞争模式中不同条件下决策结果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日渐成熟和完善,已逐步发展为商业运行的重要模式。电子商务为运营型CRM(客户关系管理)带来了机遇,它可使资源充分利用、缩短商业循环周期、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运营型CRM的许多功能可由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机遇。由企业、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连成的价值链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型CRM是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0.
余航  田林  陈云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5):192-203
电商平台模式下,供应商决定产品价格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并与平台企业共享收益。通常,消费者与产品供应商/平台企业在产品属性(匹配)信息上存在不对称性。本文基于博弈理论,研究电商平台(如:亚马逊、京东等)的产品信息披露策略,比较两种信息披露方式:“平台披露”与“供应商披露”。首先考虑由一个平台企业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垄断结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策略取决于产品属性(匹配)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与平台披露相比,供应商更愿意披露全部产品信息。然后考虑一个平台企业和两个供应商组成的竞争结构。研究发现,与垄断结构不同,平台披露下,平台总是披露全部产品信息;而供应商披露下,信息披露策略取决于产品属性(匹配)信息的相对价值。此外,平台会偏好由供应商负责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电商平台组成的在线销售系统,构建了电商平台无服务投资下是否引入平台渠道、电商平台服务投资下是否引入平台渠道的四个决策模型,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电商平台服务投资决策对平台渠道引入决策的影响。发现:电商平台服务投资可促进平台渠道的引入,且促进效应随着消费者对服务敏感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只有当平台渠道的佣金费率处于中等范围且平台渠道的销售成本较小时,在线销售系统中才有可能引入平台渠道;电商平台服务投资是一种占优策略,且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最后,研究表明制造商使用两部定价策略可以促使电商平台提供使系统收益最大化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电商平台与实体门店两种渠道参与主体的质量决策对不同渠道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引致两种渠道下供应链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市场竞争。本文运用stackblerg博弈分析模型,研究由制造商、实体门店、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问题。在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双渠道下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收益分析模型,分析双渠道下制造商与实体门店的批发价格契约、制造商与电商平台之间收益共享契约两种策略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通过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物流配送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并对结果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之间的契约对三方产品质量控制具有交互影响,电商平台物流配送质量水平与实体门店仓储质量水平呈同方向变化,而实体门店产品市场售格的提高则不利于电商平台加强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消费者对产品售格敏感性越高,制造商越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反之,消费者对仓储和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敏感性提高,并不利于制造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业,提升产品物流配送质量控制水平,不仅有助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同时也将促使实体门店加强产品仓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破解不完全信息下平台电商的信用“监管困局”,本研究在平台电商、消费者与政府三元主体联动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政府动态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下平台电商与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平台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在政府监管下,平台电商与消费者通过长期的反复博弈、调整的过程,最终博弈系统演化轨迹呈逐渐收敛的趋势。具体而言,政府动态惩罚机制下,当政府惩罚力度逐渐增加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政府动态激励机制下,当政府对平台电商的激励逐渐增加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大于激励政策力度时,政府实施惩罚性政策但没有激励政策的效果要优于政府实施激励政策但不实施惩罚性政策的效果。而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小于激励政策力度时,政府实施激励政策但不实施惩罚性政策的效果与政府实施惩罚性政策但没有激励政策的效果几乎接近。由此可见,政府应将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适度监管,以此追求信用监管的动态平衡。另外,消费者对平台电商的声誉评价具有两面性:当消费者对平台电商声誉评价越高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而消费者对平台电商声誉评价越低,平台电商反而倾向于选择“不自律”策略。  相似文献   

14.

E-commerce is growing rapidly, but a majority of the Internet users is still hesitant to become involved in it. One big hurdle is lack of trus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rust in ecommerce and measures to increase it. It discusses one particular so-called web assurance service for business-to-consumer commerce in detail. It also analyses if such services remain viable in an era of more mature e-commerce, and how they should be adjusted to the business-to-busines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子商务价值理论,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能有效提升或创造客户价值,但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而已有关于产品创新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传统市场。依据电子商务客户价值、从众行为、多重创新、组织学习和信息过载等理论,以电子商务市场的两个主要特征市场信息和竞争强度为前导变量,构建它们对于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创新倾向和电子商务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变量间关系假设。通过收集中国最大B2C平台天猫商城内309家电子商务企业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市场特征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信息促进电子商务企业产品创新,但其效用受竞争强度的反向调节;竞争强度显著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创新倾向且不会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因为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阶段和电子商务市场特性的作用下,产品创新能获得熊彼得租金,主导产品创新的是竞争脱离效应而非熊彼得效应。本研究结论对电子商务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制造商主导的O2O供应链为背景,考虑市场需求受价格和网上交货期的影响,针对网上直销和网上代销两种O2O模式分别构建O2O供应链定价与网上交货期决策模型,研究渠道成员的最优策略并分析其性质。再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情境和网上交货期敏感型消费者情境下消费者网上销售渠道偏好程度和佣金率对O2O供应链最优策略和利润的影响,并探讨了制造商O2O模式的选择问题。发现:消费者网上销售渠道偏好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制造商和O2O平台,但不利于线下门店;佣金率越高,越有利于线下门店和O2O平台,却不利于制造商。当消费者更关注网上交货期时,缩短网上交货期并不利于制造商;而当消费者更关注价格时,延长网上交货期是有利的。制造商的O2O模式选择主要受佣金率的影响,只有当佣金率处于较低范围时网上代销O2O模式是制造商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由一个生鲜电商和社区零售店组成的生鲜O2O供应链中,生鲜电商可选择批发模式或佣金模式与社区零售店进行合作。本文考虑价格、保鲜投入水平和增值服务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需求,分别构建批发模式与佣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新鲜度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探究了生鲜电商的最优合作模式选择问题。针对生鲜电商和零售店可实现合作模式改善的情形,设计了转移支付契约,分析了合作模式改善对定价、服务和保鲜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佣金率低于(高于)1/2时,若保鲜效率较低,生鲜电商选择佣金(批发)模式,若保鲜效率较高,生鲜电商选择批发(佣金)模式。当保鲜效率很低且服务效率相对较高时,零售店总是更偏好佣金模式,但其要求的佣金率不宜过高,否则生鲜电商会选择对其次优的批发模式。当保鲜效率和服务效率都较低时,合作模式的改善不仅能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改善,还可以使消费者以低价买到优质的生鲜农产品,增加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供理论模型对比分析拼单模式和统一价格模式(正常模式)给商家带来的影响,为商家实施精准营销提供参考。对此,首先考虑消费者的社交关系并以此将消费者进行细分,随后分析社交关系的成本系数(社交成本)和潜在市场需求对价格和收益的影响。结果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拼单模式可以为商家带来了更大的收益,但是拼单模式只是正常模式的一种补充,并且随着两类消费者的社交成本差额逐渐变小或偏好拼单的消费者的潜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拼单模式的优势逐渐减弱。因此,建议电商平台与微信等社交平台合作,降低消费者的社交成本,以吸引消费者通过拼单模式购买商品,从而实现“商家、平台和消费者” 多方共赢。最后建议,平台对消费者进行二次或三次细分,开发新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信任保持过程中体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不足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以认知发生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信任建立特点,提出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信任维持过程中体验的作用机制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现场收集调查数据,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模型及假设。结果表明,信息搜索满意度与网络购物满意度均通过感知的企业网站的易用性、安全性和有用性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这反映了体验的满意度在消费者维持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企业可以藉改善体验的满意度来维持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