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推进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是我们探讨中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自由"为价值导向,人格完善与制度建设双向推进的观点。以自由作为中西文化通约的基点,充分发掘儒家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公民的人格塑造,促进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建设经验,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下的法治宪政框架,为民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如何推进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是我们探讨中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自由"为价值导向,人格完善与制度建设双向推进的观点.以自由作为中西文化通约的基点.充分发掘儒家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公民的人格塑造,促进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建设经验,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下的法治宪政框架,为民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民主话语体系。从整体意义上讲,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建构了两种不同的民主话语体系:一是"革命"民主话语,从理念一价值逻辑来看,它主要着眼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把握民主要义;从实践逻辑来看,它基于"革命一政权"思维框架来探索民主的现实路径。二是"建设"民主话语,从理念一价值逻辑来看,它主要着眼于公民权利、个体自由解放诠释民主内涵;从实践逻辑来看,它基于"发展一治理"思维框架来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话语呈现出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性变迁。  相似文献   

4.
西方民主治理模式下存在着民主决策规则、公民经济社会权利平等、政府权力之限制及多元组织运作等诸多问题。为克服这民主治理模式内在的缺陷 ,西方学界从宪政制度设计的高度进行了思索。这对于中国当前转型期的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我们需要从立宪的高度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包亚军 《阴山学刊》2004,17(4):55-61
西方民主治理模式下存在着民主决策规则、公民经济社会权利平等、政府权力之限制及多元组织运作等诸多问题。为克服这民主治理模式内在的缺陷,西方学界从宪政制度设计的高度进行了思索。这对于中国当前转型期的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需要从立宪的高度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从革命到改革、专政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成长过程,始终是现代性取向和主导的历史.社会主义宪政在曲折成长中积累了丰富的宪政资源和经验.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系统结合;制定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有序统一;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自由发展内在一致;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和与时俱进有效互动的现代性成长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陕甘宁边区的“钱袋子”民主实践,是一笔由千千万万民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彻底走上现代税收治理大道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其现实启示与借鉴在于:保障民众基本权利是优良财税治理的终极目的,财税治理的根本在于主权,公正决定着财税治理的基本结构,人道昭示着优良财税治理的价值导向,自由是衡量财税治理优劣的重要标准,法治是优良财税治理的基本要求,民主是优良税收治理的核心要件,宪政是优良财税治理的根本保障,监督机制是优良财税治理不可或缺的基础,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是优良财税治理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典宪政代表了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峰,但在制度形式和技术细节上存在诸多局限.它是19世纪以前世界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它具有鲜明的法治色彩,但法律制度乏善可陈.它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它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它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如果加以综合分析将会发现,其根本缺陷在于作为宪政三大基本要素的民主、法治、自由关系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谢姝玮 《理论界》2013,(10):79-81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公民自治权的实现能力和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真实的人权状态和民主程度,尤其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的活跃与理性发展是实现国家宪政的基石.笔者以城市居民自治为视角阐述公民自治与民主宪政的关系及自治内涵,分析我国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笔者从立法完善、重构自治组织结构、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整合业委会和居委会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期对推动公民自治权的实现,推进我国宪政进程尽自己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民国史上"经济民主论"的思潮与宪政化模式,以展示中西宪政理念的互动及其塑造中国宪政文化的过程.从五四前后混合经济、产业自治、职业主义、计划经济的多元的"经济民主"思想,到三十年代民生主义话语下的"统制经济"思想,均影响了宪法文本的生成.抗战胜利前后,知识界一方面追慕英美的政治民主加苏联的经济民主,一方面表现为工商业界在"经济统制"的压迫下以"经济民主"的名义要求经济自由,表现出自下而上的"经济民主"与自上而下的"经济民主"的对抗性.对"平等"的倾慕高于对"自由"的向往,成为中国宪政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对依赖于共同体参与的强势民主理论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对社区公民参与治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社区是实现强势民主所需的现实共同体,以公共审议和共同行动为核心内容的社区参与治理也是公民接受教育的过程.地方层级的政治参与在培育有能力的公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参与此过程中的个人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公共的公民,乃至这种能力意识将会逐级扩展到全国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强势民主.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2010,(5)
邦雅曼·贡斯当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政治理论家,西方最早探讨自由主义与民主关系的理论先驱。他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揭示了自由与民主之间的内在张力。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他主张有限度的人民主权,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把自由划分为两种类型:古代人的自由——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个人自由;主张代议制民主,并以宪政民主制度规制民主,保障个人自由。贡斯当毕生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视个人自由为最高价值,试图实现自由与民主的内在和谐,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宪政意识的变迁经历了从沉睡、萌芽到觉醒的发展轨迹。三十年来公民宪政意识变迁的基本特点是:公民宪政意识的觉醒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公民宪政意识与宪政制度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公民宪政意识的觉醒具有相对普遍性;现代信息科技在公民宪政意识发展中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公民宪政意识的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复杂多元的现代环境中回应公民的需求与期望,已经成为当代民主治理的最大挑战。这意味着需要超越民主理论的社会中心论范式,将回应性的研究从责任—控制框架转移到强调国家自主性的能力—建构框架之中。在此框架中,民主治理的回应性是通过一个以政策议程为中心的双边进程而获得的:一方面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有效回应。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造就了民主治理的回应能力,使不同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回应模式中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6,(7)
法国国家构建作为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一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民族国家垄断起对内对外的国家主权,为由内而外处理好法国内部关系、法国与欧洲以及法国与世界的关系打下地基;共和国家通过权力制约与平衡方式,为解决自上而下的中央政府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政治与社会之间关系树立框架;民主国家面临公民由低到高的参政问题,从选举代表到问责代表再到自身参与到治理中来,构建起现代化治理所需的"多权威中心"的网状治理结构。国家构建作为西方宪政国家的共识性存在值得后发展国家注意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凭借可行的正义原则,在公共理性状态下推论万民法的公共理性也就是人民社会的公共理性,它由宪政民主体制的一系列正义的自由原则所给定,并由公民的慎思、自由社会的善总念、公共社会的基本利益等一系列的基本理念所构成。在捍卫人权的基本维度上,作为世界社会基本结构的万民法,其内涵表现为:万民法的政治正义基本总念、万民法的社会契约总念、万民法的自由平等总念、万民法的公共善总念、万民法的宽容总念。罗尔斯的公民伦理思想,作为自由民主社会的公民之间接受正义体系的基本原则,它倾向于在人民社会根本民主原则的引导下按正义感的能力与善总念的能力行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刑事诉讼的民主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08,(10):119-121,131
现代刑事诉讼立基于公民与国家之间刑事纷争的平等对话与理性交涉,蕴含着民主、法治、自由、宪政等现代政治法律理念和构造。民主宪政制度架构构成了现代刑事诉讼坚实的政治法律基础,而现代刑事诉讼又是民主宪政体制的根本保障与制度展开,二者保持着高度和谐互惠及良性互动的制度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丁萍 《理论界》2008,(6):90-91
宪政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排斥任何人的民主政治。它指向一套确立与维持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有效控制的技术,旨在保障人的权利与自由。本文从什么是宪政这一问题出发,对我国近百年的宪政进行反思,探讨我国目前的宪政。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治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现实表明,突发事件有常规化的趋势,应急管理从理念到实践都面临挑战,“战略性治理”理念成为突发事件管理的新思路。战略性治理主张,对突发事件的治理应该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规划性和预防性,并以“社会风险一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为动态分析框架。系统治理、动态治理、主动治理是战略性治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论民主与宪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利 《江汉论坛》2003,2(9):56-60
宪政即民主是我国长期流行的一个观点。本文通过对民主与宪政历史、内容等问题的探讨,认为民主与宪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渊源、内涵、价值取向和人性预设。民主是一种有关主权归属的理论,价值取向偏于平等,蕴含着人性善的假定;宪政是一种有关控制国家权力的理论,以自由为其价值取向,蕴含着人性恶的假定。在某些方面,民主与宪政存在紧张关系,但两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补缺、矫正和强化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