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必须对劳动者因年老、体弱、患病等原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工作机会,部分或全部失去收入来源等情况,以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与无偿性,从经济上和物质上对老年人进行补偿和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主要通过"财政均富"、"公共财政"、"公共产品"等经济理论分析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短板",以解决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筹资及其方式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等.基本对策与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循序渐进、稳健实施的原则;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农村保障与城市保障相衔接、相协调,而不相互统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坚持自愿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使我国的养老问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缺陷,又满足了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老年人再社会化的现实需求。因此,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循序渐进地发展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社区养老因强调就地养老的原则,不仅可以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安度晚年,更符合中国安土重迁、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因而受到学者们的青睐。目前社区养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社会网络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资源整合、家庭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协调,机构承接服务以及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立青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社会中家庭养老已无法适应农村的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保障的作用弱化,农民自身的意识和经济水平的欠发达无法适应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因此,青海省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此相对应,政府应从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土地保障的功能、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让农民自己选择养老金的支付方式、承担有限的积极的财政责任、制定法律政策和监督管理职能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青海省尽快建立和实行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7.
李云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3)
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矛盾更加凸显.农村养老单靠家庭养老或社会养老等一种方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特别是精神需求.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农村养老要注重人们的不同心理需求,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出发,分层次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农民就地城市化及社会合作化养老,以及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和全国统一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农民养老水平的提升,为最终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和谐发展的养老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中。不过,老年人和中年人对所在社区养老现状的感受有较大差别,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整体上来说,农村家庭养老不仅没有始于空巢期甚至丧偶之后,实际上养老被不断地推迟和压缩,直至老人失去劳动能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的、具有社会化特征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总体思路是:多形式保障、低水平起步、全方位统筹、渐进式发展。在这个大思路下逐步建立起由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社区养老保障机制、家庭养老保障机制和个人养老保障机制组成的、相互协调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民办养老机构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理论,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个案,对该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综合服务支持、专业服务支持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家庭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中国,农村老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局的表层原因是孝道伦理的滑坡,而深层次原因却是农村老人缺乏可供交换的养老资源,因此,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津贴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基本步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已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由理论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14.
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新疆社会科学》2009,(1):106-110
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文化特别是哈萨克族养老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人长期以来形成了敬老爱老、社区互助、邻里帮助、家族保障、牲畜保障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但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现代养老文化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社会网络视角来解读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对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的冲击,认为现代化西部农民的培养和塑造,是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和根本要求.并基于此而提出了西部农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社会网络视角来解读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对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的冲击,认为现代化西部农民的培养和塑造,是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和根本要求,并基于此而提出了西部农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战略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加速推进,从重视制度覆盖面扩大转变为重视保障水平提高,是养老保障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也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农村牧区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其养老保障的发展既与国家同步,也存在一定差异.运用收入替代率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水平变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测度与预测,对于科学提高内蒙古养老保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既有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从“养儿防老”观念、子代养老意愿与老年人生存状况等层面得出了家庭养老弱化的总体认识,忽略了空间区域变量对农村养老形塑的非均衡格局。基于生成动力、责任主体、预期与实践形态几个要素,可以将农村养老分为伦理型、规则型与情感型。三种养老模式分别对应于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与中部分散型村庄。养老模式之所以与空间区域存在选择性亲和,在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与关联程度。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角度理解农村养老,对于我们深化农村养老的理论认识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着一定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优化农村于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应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优化农村干群和谐关系为抓手,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必须认真查找与科学分析当前制约农村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创新农村多元化社会管理格局,填补政府角色功能缺失;创新源头治理理念,提高农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实现政府与村民的良性互动;创新干部教育管理机制,锻造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创新农民素质提升机制,培育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